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资讯 >> 正文

演自己亲历的《龙须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0月07日10:45 来源:北京日报

  80岁的于凤,在金鱼池住了大半辈子,见证了这一地区的每一次改变。如今,他跟社区居民们一道排练老舍先生名剧——

  演自己亲历的《龙须沟》

  一九五三年,北京人艺奠基之作——话剧《龙须沟》演出剧照。  一九五三年,北京人艺奠基之作——话剧《龙须沟》演出剧照。
  二○一二年六月,年近八旬的于凤(右)老人报名加入金鱼池群众话剧团,和老街坊们一同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复排话剧《龙须沟》。  二○一二年六月,年近八旬的于凤(右)老人报名加入金鱼池群众话剧团,和老街坊们一同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复排话剧《龙须沟》。

  身穿对襟儿布褂,脚蹬圆口布鞋,手里一把破蒲扇,不耐烦地对空扇着蚊子。舞台上的赵老头台词念得字正腔圆:“别再下雨吧!屋子里、院子里,全是湿的,全是脏水,叫我往哪儿藏、哪儿躲呢!有一天,沟不臭,水又清,国泰民安享太平!”话音刚落,台下一片叫好声。

  天 坛街道居民排练了两年的社区版《龙须沟》,不久前在金鱼池文化活动中心上演了。老舍名剧《龙须沟》写的就是金鱼池地区的故事,而赵老头的扮演者、80岁的 于凤一直住在金鱼池,“自个儿演自个儿的故事,这还是头一遭。要说这龙须沟几十年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啊!” 

  1950年,16岁的于凤从河北涿州老家来北京,在建筑工地当小工。他常去龙须沟一带买工具,那时,刚刚迎来新生的北京城正在进行龙须沟清淤改造工程。“劳动大军在能开得进大卡车的龙须沟底砌砖、埋管道。”于凤说。

  而 解放前,北京城区的下水道大部分年久失修。一到雨季,街道污水横流,变成一条条臭水沟。刚解放时,城内有一百多条大的臭水沟,龙须沟是最大的一条,全是烂 泥浆,夹杂着各种垃圾,又黑又臭。一下雨,北京外城的雨水都流到龙须沟来,沟水四溢。党和政府决定整治龙须沟,最终把这条臭水沟从明沟变为了暗沟。

  1956年公私合营,于凤结束了在一家烟斗作坊里的4年学徒生涯,和几个单身汉一起住进了东晓市胡同18号院。

  “出院门往南走上二三十米就是龙须沟,1950年改造以后,这儿环境好多了,胡同口就有公厕,还修了马路,通了电车,安了电灯,有了自来水。”于凤说。龙须沟清淤工程一年两期,光下水道就修了9300多米,污水和雨水管道严格分开。

  于凤在龙须沟沟沿一共换过四处住所,其中居住时间最长的就是金鱼池小区的前身——龙须沟简易楼。

  1966 年,龙须沟地区经历了继1950年后的第二次大改造——拆除平房,新建楼房。三层高的简易楼一排连着一排,新楼刚一建好,钥匙就发到了各家各户。于凤一家 被分到思甜街(后称龙须沟北里)8号楼201,一间建筑面积30.03平方米的屋子,“长这么大头回住楼房,一天也不想等,钥匙一到手,马上搬家。”

  “说是搬家,哪有什么家当。用老式童车拉了两趟,就全搬完了。”于凤说。毕竟是简易楼,不通暖气,大伙儿都靠烧炉子做饭取暖。炉子点着后,屋里一热,潮湿的墙壁上就渗出水珠,两口子就得赶紧找布擦。

  30平方米的这套屋子,于凤一家住了三十多年。2001年,政府对这片地区第三次大改造——简易楼被拆除,原址新建住宅小区。按照政策,他家分到70多平方米楼房。2002年秋一领到钥匙,没等小区种上绿植、铺平道路,于老爷子就急火火地搬进了新家。

  “新家真可心啊!”于大爷说,新建的金鱼池社区,楼房错落有致,绿地、花园、图书室、棋牌室一应俱全。“龙须沟就在小区北侧的一片空地下,金鱼池就在小区里,水换得勤,鱼儿都清晰可见。”

  “你看我这一辈子,上世纪50年代住9平方米小破房、14平方米平房,60年代住上30平方米简易楼,现在住着70多平方米新楼房,真是步步高啊!”看着竖立在金鱼池中街南口的老舍先生半身像,于大爷自言自语,“老舍先生若来寻故地,一定会开怀大笑的……”

  本报记者 李洋文  

  通讯员 张昕 本报记者 孙戉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