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在“情景”中领略交响合唱的独特魅力——总政歌舞团情景交响合唱《列兵》浅析(李诗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9月29日09:19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诗原

  在中国梦强军梦主题文艺创演暨第十届全军文艺会演中,总政歌舞团倾情演出了大型情景交响合唱《列兵》。该剧以“交响合唱”为底色,将艺术视角聚 焦于人民军队中最普通的战士——列兵,配以规定情景、特殊对话、画外音效,以及舞蹈、舞美、灯光、服装、道具等多种舞台艺术元素,带给广大官兵一部高品质 的视听盛宴。

  以“列兵”作为主题艺术符号,让每一名观众都倍感亲切和震撼。“列兵”是军队中最低的军衔,是一个军人最初的身份,是军旅生涯的最初记忆。无论 你是一个士兵,还是一位将军,作为人民军队的一员,你都曾是一个“列兵”。“列兵”是人民军队这一道“钢铁长城”中最普通的一块砖,是人民军队这一列“巨 大战车”上最普通的螺丝钉,更是人民军队实现强军目标的铺路石。

  作为一部军事题材的音乐作品,《列兵》浓郁的军旅风格扑面而来,反映出军旅音乐与战斗生活共生、与军营文化紧密相连的特殊存在方式。这些主要表 现在,作品的“情景”都设计在军营里或战场上,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军情,每一首歌曲都是列兵生活的一个侧面,也折射了人民军队的整体面貌。

  《列兵》中一些具有军旅情结和军旅文化特质的元素格外引人注目,比如手风琴作为一件具有浓重军旅情结的乐器,传递出充满怀旧感的声音,娓娓讲述 的正是人民军队的光辉历史。再比如特殊“音效”的运用,无论是列兵们的脚步声、喘气声,飞机和战车的轰鸣声,还是军营里传来的口号声和口哨声等等,这些都 来自特定的战场环境,都打上了军旅的印迹。

  《列兵》浓郁的军旅特色还在于,其中大多数规定“情景”中的音乐,都能找到基于军营文化生活的解释。比如,男声五重唱《新兵第一次》,生动呈现 了部队在训练间隙开展歌咏活动的场面;男声独唱《列兵词典》,将教歌员给连队教唱歌曲的场面搬上了舞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列兵》通过人物“对话”取代 了传统合唱作品中的“朗诵”,这在中国军事题材合唱作品中别具一格。这些“对话”有军事口令,也有军营日常生活中官兵之间的交流,都与特定的战场环境、火 热的军营气氛、激荡的战士情怀、真诚的官兵友爱相联系。

  此外,《列兵》还显露出一种基于“情景”的叙事风格。这部作品自始至终都是在“情景”中推进的:开始是“列兵”初入军营开始新兵生活,接着便着 力刻画“列兵”的内心世界、表现“列兵”的意志和品质,然后是海空二炮不同军种中“列兵”的形象,在短暂的欢乐和瞬间的情感抒发之后,“列兵”立即进入一 种临战状态,最后则是胜利之后人们对“列兵”的热情赞颂和纵情歌唱,将观众带入一种“崇高”的审美境界。这种叙事推进方式,使《列兵》显露出一种“主题性 歌舞晚会”的创作思维和外在形式。

  “列兵”作为一个关键词,就像《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长征组歌》中的“长征”一样,成为一个象征符号。其中,有“列兵”的韧性与坚强, 豪迈与豁达,无所畏惧和勇往直前……正是通过对“列兵”这一符号的深度阐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都得到充分展现。比如,男 声独唱与合唱《将军与列兵站成一排》体现我军官兵一致,《列兵玉米提》体现我军军民一致、民族团结等等。

  透过《列兵》的规定“情景”,不难发现其深刻揭示的强国梦、强军梦思想主题。的确,从“列兵”混声合唱的强大动力性乐句中,从“列兵”整齐、强 悍的步伐中,从舞台上紧贴战场环境和军营生活的“对话”中,从画外音模拟出的各种“音效”中,都能感受到人民军队正大踏步走在强军之路上。

  纵观总政歌舞团60年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其音乐创作与表演始终是以合唱为依托,可以说合唱艺术既是该团音乐创作与表演的底色,也是使该团声震 神州、享誉中外的底气。60年来,总政歌舞团创作演出了多部合唱作品,但大型套曲性的交响合唱并不多,只有《祖国万岁》(1959年)、《友谊的旅客》 (1961年)、《长江大合唱》(1962年),以及《井冈山颂》(1977年)和《一束山茶花》(1979年)等较为有限的几部,更多的是合唱单曲。进 入20世纪80年代后,这种大型套曲性交响合唱的创作和演出几乎没有出现过。因此,大型情景交响合唱《列兵》的出现,填补了总政歌舞团近30年来大型套曲 性交响合唱创作的空白,也填补了全军大型交响合唱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空白。

  总体来说,大型情景交响合唱《列兵》继承了军旅音乐传统,保持了军旅音乐特色,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气息和创新精神,可谓新世纪军旅音乐中的扛鼎之作,也是近20年来中国合唱创作中难得一见的精品力作。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