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历史警言 时代强音——情景声乐套曲《西柏坡组歌——人间正道是沧桑》述评(刘海涛 尤国辉)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9月29日09:18 来源:中国作家网 刘海涛 尤国辉

  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参加会演的大型情景声乐套曲《西柏坡组歌——人间正道是沧桑》,是该团继《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之后,倾力推出的又一 部红色音乐力作。该剧以白描式的叙事、独特的艺术视角、深刻的思想提炼、细腻的情感描述,深入挖掘和阐释了西柏坡精神的历史意义、时代价值和思想内涵。

  历史的选择与现实的观照

  《西柏坡组歌》是一个重大的现实主义革命历史题材。选择“西柏坡”,就意味着选择了历史、选择了传统、选择了时代的呼唤。它要表达的是在新的历 史条件下,党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勇前进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它要反映的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重大历史课题和在这里发生的一 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它要发出的是“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的历史警言;它观照的是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西柏坡组歌》的每一首作品,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对现实的观照与影射。序曲《古道》,讲的是秦皇古道,我们能从中感悟到羊肠小道走出新中 国,感悟到西柏坡开辟了“中国道路”。沿着秦皇《古道》的征程走来,苦难、抗争、困惑、光明,我们闯过道道关隘,可还有人记得我们当初出发的理由吗?“我 们从哪里来,我们向哪里去,流血流汗打江山,为的是什么……”“我来的时候,你倾其所有。你盼的时候,我在哪里……”这是领唱与合唱《我的西柏坡》《天下 乡亲》的发问,这是明天对昨天的发问,是对党面临“四大危险”、“四大考验”的发问,层层发问,振聋发聩。

  哲学的思辨与精神的提升

  主创人员站在精神高度上表达信仰,非常注重提炼客观事物的精神、道德与哲学思想。领唱与合唱《巍巍太行》中唱出的是太行山的民族大气象、中华大 气派,提升的是太行山作为中华民族脊梁象征的精神高度。简陋出精神,精神出智慧,智慧出奇迹。在西柏坡简陋的指挥所里,缺地图也缺红铅笔,军事指挥家用老 百姓送来的红线绳代替红铅笔,“红线绳就是红箭头,它让枪炮长眼睛,出神入化显神通。”女声合唱《地图上的红线绳》唱出了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简陋,这是一 种被外国人称为“东方魔力”的力量之源和精神高度,共产党人就是凭着这种“简陋”造就了一个又一个战争奇迹。

  哲理性与思辨性是《西柏坡组歌》的一个鲜明特点。当细细倾听这部作品时,总会有闪耀哲学光辉的词语传入耳廓,“什么才见高山高,什么才见平地 宽。平地才见高山高,高山才见平地宽”(领唱与合唱《小山村大乾坤》);“霓虹穿不过沧海桑田,一灯能穿千年暗”(领唱与男声合唱《这盏灯》)。欣赏这样 的艺术作品,总有绕梁三日,不不绝于耳的回味感,总能感受到哲学的深邃光芒。

  追求艺术性与观赏性的统一

  《西柏坡组歌》创作采取以散点式小视角反映大事件的艺术手法,用西柏坡这个小山村写建国大业这个大乾坤,用发报机嘀嘀嗒嗒的发报声反映横扫千军 如卷席的三大战役,用地图上的红线绳反映战争指挥艺术,用一盏灯反映坚如磐石的理想信仰,用小磨盘讲述五大书记的平凡故事,用一个年轻士兵缅怀先辈的青春 岁月咏唱今天年轻一代的青春梦想。

  作品以舞台呈现为主,运用了歌唱、交响乐、情景讲述、造型表演、视频展示等多维立体综合艺术手段。音乐风格多种多样,既有领唱、合唱、男女对 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也有民族、美声、通俗和戏剧腔体唱法;既有雄浑磅礴的《巍巍太行》,也有幽默谐趣的《红线绳》;既有旋律悠扬、舒缓的《这盏 灯》,也有音符密集、节奏急促的《发报机的号角》;既有流畅、豪迈的《赶考路上》,又有清新、诗意的《亲爱的青春》。情景讲述打通历史与现实的时空隧道, 采用现代军人与历史人物对话的形式,展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件。

  舞美设计简洁、朴素、准确达意,始终以道路与大山的审美意象贯穿呈现,注重把独轮车、磨盘、煤油灯、红线绳等客观符号做舞台化的艺术提炼,营造 艺术真实;舞台装置上,以台阶取太行“山峦”状造型,推拉式横向移动,形成多场景、多空间、多变换的演绎风格,提升了呈现效果,深化了作品的感染力。

  艺术之所以伟大,在于它表现了人的真正情感、内心生活的奥秘以及变化多姿的世界。这批“西山脚下的追梦人”为打造立意健康、内容向上的主旋律艺 术精品,饱含深情、含泪创作,积极传递正能量,让观众由衷地感到钦佩和欣慰。考场是舞台,考官是观众,《西柏坡组歌》的“赶考”之路才刚刚开始,相信其也 能如《长征组歌》一样传唱成时代经典。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