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杂文 >> 正文

路明:九月的随想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9月28日10:07 来源:文汇报 路明

  每年九月开学,头一件事情是补考。照例的,提前几天收到了十几封求情邮件,以及各种“高抬贵手”的招呼。试卷收上来,有两份让人过目难忘:一份是洋洋洒洒一整页,从苦难的童年写到迷茫的现在,写到女朋友威胁“挂满N科就要分手”,巴望老师成全爱情的;另一份则直接贴了五张百元大钞,注明“只带了这点,不够还有”。考场外,几个家长候着,“借一步说话”。有暗示跟某校领导交情颇深的;有言辞恳切,说到动情处几欲泪下的;有拎着大盒保健品,或揣着小张购物卡的;有追着任课老师讨手机号码的。我现在不太敢给家长手机号,去年给过一个,说是“方便联系孩子学习情况”的,十分钟后短信提示,“充值500元”。我只好去ATM机取了现金,又费了一番周折找到该学生,恶狠狠地,硬把钱塞还给了他。

  我估摸着,在这些学生及家长眼中,老师大约是个只手遮天、翻云覆雨的角色。考多少分、及不及格都是老师一句话的事情。拜一拜,奉上些香火,便能遍洒甘霖、普渡众生。哪年考卷略难一些(其实是一年比一年简单),便有学生嘀咕“学校是不是缺钱了”——所以得挂一大批学生,好多收重修费——当然是调侃的成分居多。往往是刚考完高等数学,网上便出现“学校要盖楼了”的段子,过几天考完大学物理,又有人恍然“原来学校不止要盖一幢楼”。

  别的科目不论,就说说我所熟悉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这样的大面积公共课——多是学生心目中的“N大名补”——从来就是集体批改、流水阅卷,改完了再加分、核分、签字,任课老师都得回避自己的班级。末了考卷封存,以备专家组核查。我见过老师批卷时痛心疾首,“这个学生可惜了”,却从未见过谁在考卷上做手脚。“狷者有所不为也。”

  忙完了补考,便迎来了教师节。每年官方非官方的都会组织一些活动,比方给老师献花、帮老师擦黑板、制作感恩视频等等。感动之余,难免有一丝奇怪的感觉:仿佛老师也像中秋节的月饼,过了日子就不值钱了。这回在学校团委的官方微博上,出现了这样一段话:

  老师,是最值得我们尊重和感恩的人。他们虽然生活清苦,却情系祖国未来,心联学子之心;虽是一烛微火,却燃尽自己,照亮别人。

  我很惶恐,生活固然“清苦”,但还不想“燃尽自己”,听起来分分钟要挂了的样子。本想晒晒这几日运动饕餮的照片,看到这段话,活活吓回去了。

  如今的生活中,最不缺的就是“老师”。从主持人到演员,从歌手到发型师,从传销小头目到广场领舞大妈,“老师”无处不在。更别提娱乐节目中动辄端出的“几大导师”,一个个正襟危坐,当之无愧的模样。另一方面,真实的老师却在逃离。朋友中有小学老师辞职开淘宝店的,有初中老师准备司法考试的,有高中老师复习公务员国考的。原因不外乎两点:待遇低、压力大。大学里的青年教师呢,倒是不太听说有主动离职的。大约是读到博士,尤其是基础及冷门学科的博士,选择余地不大,留任高校已属福星高照,何况听起来也算是份“体面”的工作。然而,体面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尴尬。这些被称为“青椒”的人群,二十多年寒窗苦读,筚路蓝缕拿到了学位,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便一头遭遇了功利的评价体系。一方面是理想不灭,一方面要养家糊口。科研经费、职称晋升、学术成果、教学评估、学生工作……种种压力让人疲于奔命,“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他们承担着学校最主要的教学科研工作,领着最微薄的薪水,面对着最现实的社会。这些年,不断有青年教师过劳死的消息传出,堪称是最悲情的逃离。

  其实,说白了,教师就是一种职业,三百六十行之一。和别的职业一样,靠本事吃饭。教师是最普通最正常不过的人,无需被神化,也不必矮化丑化;发不了横财(贪污科研经费者另说),也不是越穷越悲情越好。

  职业本无高下卑贱之分,但教师有其特殊之处。“传道授业解惑也”,除了言传,还有身教。一个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如同放大镜,高尚者恩泽更大,卑下者伤害更深。

  教师不应是春蚕,不应是蜡烛,不应是园丁,教师应该是向导,引领孩子们走出蒙昧的沙漠,领略这世界的美,并鼓励他独自继续前行。教师不一定是一面旗帜,但最好是一扇窗子;不必是道德楷模,但必须有底线。不是每个教师都得去贫困山区支教,献血募捐冲在最前,但至少,在地动山摇的刹那,不拔腿就跑;在火光冲天的会场,让学生先走。

  教师,作为一类职业人,不像妇女儿童那样需要保护,不像阿尔茨海默艾滋病人那样需要关爱,不像圣诞夜情人节那样需要纪念。我们付出努力,收获回报;无需怜悯,拒绝仰视。

  我欣赏莫言的一段话:所谓的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那么,我愿意当这样的一棵树、一朵云、一个灵魂。

  前两天有位辅导员来信,先从我的两篇文章谈起,说是从字里行间读出了对学生“大爱”。接着谈他自己的“大爱”,具体表现在“还没成家”,“把时间和爱都给了学生”。之后点明正题:某某同学,这次补考再不及格就要退学了,“一个孩子的前途、好几个家庭的希望”在此一举,“父母的哭诉声让人揪心”,希望我能“给他这个机会”。

  我这样答复:XX老师您好,听过您的名字,钦佩您的精神。该生补考成绩47,很遗憾。并不是我不给他机会,而是规则使然,否则成绩和文凭都无意义。我和您一样热爱教师这职业,而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是我的底线。不然,有何面目站上这三尺讲台。

  时光飞快,眨眼间我已从一个经常挨训的学生,成为一名经常挨训的教师。感谢我的老师们,感谢你们教给我不合时宜的坚持、不曾泯灭的良心、直面人生的勇气、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感谢林黎老师、许伯威老师、崔容强老师、陈险峰老师,以及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们。师如一炬之火,万焰引之,其火如故。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