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艺术评论 >> 正文

美术家为何偏爱“少数民族”题材?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9月26日11:3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阿诗玛插图之《妈妈的好女儿》 黄永玉阿诗玛插图之《妈妈的好女儿》 黄永玉
根藏 吴长江根藏 吴长江
塔吉克新娘 靳尚谊塔吉克新娘 靳尚谊
织地毯 苏天赐织地毯 苏天赐
垛草的妇女 妥木斯垛草的妇女 妥木斯
苗岭踏歌 叶浅予苗岭踏歌 叶浅予
天安门前 孙滋溪天安门前 孙滋溪
欢腾的草原 黄 胄欢腾的草原 黄 胄

  青藏高原的人文风貌、新疆青年的俊美样貌、内蒙古大草原的欢腾景象……一直以来,少数民族题材都是美术家们关注的焦点;少数民族题材作品在艺术品市场上的表现也非常突出。中国著名的美术家几乎都有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名家名作多,已成为中国美术独特的现象。

  少数民族题材为何如此受美术家们青睐?为了更好梳理、更深入研究少数民族美术创作,9月24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文学》杂志社、《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主办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有关方面领导及30余名艺术家、艺术理论家、文学家、少数民族专家探讨了少数民族题材在美术创作中的特点。

  美术作品的“少数民族现象”

  新中国成立以来,许多经典美术作品都是少数民族题材。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创作,在各个时期也为学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被称之为新中国美术上的“少数民族现象”。

  “没有少数民族就没有我们今天中国。” 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委主任朱维群表示。60多年来,民族地区翻天覆地的变革和变化,给艺术家以强烈的震撼,反映各民族崭新的生活,已经成为他们笔下的重要题材选择。

  新中国成立后,一批画家开始深入到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出现了一批与之相关的作品,比如上世纪50年代董希文的《千年的土地翻了身》、吴冠中的《扎什伦布寺》、潘世勋的《我们走在大路上》等。而少数民族地区的画家也以反映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生活的作品崭露头角,如维吾尔族画家哈孜·艾买提的《罪恶的审判》等。这些少数民族题材的创作,很多都成为上世纪50年代以来美术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凸显了少数民族题材的意义。

  自1954年董希文到康藏地区写生之后,相继有无数的画家到少数民族地区写生。因此,越来越多反映少数民族风情的作品问世。其中,西藏题材成为上世纪中期以来主题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出现了许多专攻西藏主题的著名画家。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丁绍光为人民大会堂所作的壁画《美丽、丰富、神奇的西双版纳》,袁运生的机场壁画《欢乐的泼水节》,刘秉江和周菱的北京饭店壁画《创造·收获·欢乐》,都在一个时期内掀起了少数民族题材创作的风潮。同时,以丁绍光、蒋铁峰为代表的一批云南画家,以反映傣族风情的装饰性绘画则成为影响广泛的“云南画派”。

  少数民族创作成为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

  今天大家看的美术展览很多,每次展览几乎都能看到有关少数民族创作。在历届全国美展中,都有许多少数民族题材作品入选和获奖。比如韩书力的连环画《邦锦美朵》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1984年),韦尔申的油画《吉祥蒙古》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金奖(1989年),方增先的国画《母亲》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1989年)。

  丰沛的创作和获奖数量,不能不令人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少数民族创作创作究竟在整个20世纪以来的中国创作中占什么样的比例?给予中国美术创作乃至中国社会什么样的影响?在研讨会上,专家们也给予了充分的阐释与总结。

  据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介绍,从2009年开始,中国美协做了西藏专题展览,去年又先后做了西藏、新疆、内蒙古、云南、贵州等6个少数民族专题创作的展览,出版了大型文献画集,梳理了65年来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创作方面的历史脉络、艺术成就、人文价值和社会影响。

  这一系列的展览、优秀作品、文献画集、历史资料、视频影像不仅包括许多近现代少数民族题材经典美术作品和知名艺术家的深度个案研究,还有中国美协组织美术家赴各地写生创作的精品佳作。这些作品展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奇幻壮美的地貌山川,各民族纯朴豪迈的民风,边防战士的英姿以及人文社会发展风貌等,共同构筑了一部20世纪中华民族的现代视觉史诗,受到了学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好评。

  《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指出,从这6个展览和出版活动中,可以看到,少数民族美术创作是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这个重要组成占到了一小半,或者一半分量。

  画笔讲述民族大团结,记录社会变迁

  如何来评价20世纪以来少数民族题材对中国美术创作的影响?专家们一致认为,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扩大了20世纪美术历史表现范围和领域,甚至使得一些美术史审美品格获得了扩充和发展,也丰富了20世纪流派风格和样式。

  “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是最能代表中国美术特色的作品和艺术。”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表示。不仅如此,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创作也是最能表现社会变迁的。

  从宏观上看,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宋晓霞认为,整个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使社会生产力发生很大变化,尤其在文化发展上,20世纪可以说是中原文化和边缘少数文化一个大的融合时代,这样一个融合时代可以通过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得到呈现。从微观上看,少数民族美术作品记录了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和情感。在朱维群看来,少数民族美术作品是最为直接、最为酣畅淋漓地表现少数民族的艺术。

  当代民族题材创作指向何处?专家们一致认为,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创作,应该既真实爱护少数民族基因和传统,又注重他们对现代文明生活的期待和努力,注重表现中华民族共同成员的精神贡献,即体现各民族物质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