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酷评 >> 正文

青春科幻要见成长(胡祥)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9月25日08:00 来源:北京日报   胡祥
	      《分歧者:异类觉醒》剧照  CFP供图 《分歧者:异类觉醒》剧照 CFP供图

  从表面上看,《分歧者:异类觉醒》(以下称《分歧者》)是一部卖相很好的电影。它可以被归为青春科幻类型,剧情上非常类似《饥饿游戏》:一个即将成年的少女被投入一个充满残酷竞争的乌托邦世界,她完成了对自我的认识与对成人法则的探知,在努力求得生存的过程中逐渐成长为一名救世主式的战士。冒险、成长、励志的主题很容易获得青少年的热捧。

  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它所展现的世界观颇有新意——人类被划分成五大派系,无私,无畏,诚实,友好,博学,这是一个过度理想化的世界,这几乎是人类社会发展追求的终极状态。按理说,在这种高度进化的乌托邦不会再有和平危机,因为罪恶的土壤被清除干净,人类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派系,从事自由发展的。很明显这五大派系对应着人类自认为的五个最重要的美好人性,但是这种表面祥和宁静的背后却激流暗涌,人类真实的阴暗面蠢蠢欲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影是对人性终极进化心存怀疑,这种悲观就构成了电影最基本的戏剧矛盾。

  女主角碧翠丝被设定为一个异类分子,她天生不属于任何一个派别,她背叛自己的血缘派别无私派,加入了无畏派,电影正是通过她的视角揭穿美好世界后的真实罪恶。不出意外,碧翠丝最终摧毁了博学派的阴谋。这是反乌托邦电影常用的手法,加之片中不断出现的人脑意识流画面展示,本应该是很出彩的青春科幻,电影呈现的效果却不理想。

  最大的问题在于女主角的成长的模糊性。反乌托邦类型的电影,一定要将人物的成长过程交代清楚,比如《V字仇杀队》中的伊薇,《饥饿游戏》中的凯尼丝,人物性格被强权逼压之后的反弹才有可看性,但是《分歧者》中,碧翠丝直到完成派系选择大典时,我们依然看不到她身上任何让人印象深刻的性格特质,所以她在接下来的考验中所做的一些惊人之举难有可信度,我们看到她能力提升了,但是她的性格与选择派系之前几乎没有两样,女主角僵硬而单调的表演也是败笔之一。

  事实上,在整部电影中,大多数角色都存在这个问题,导演对人物做了非黑即白的处理,不是好人就是坏人,这种简单的处理恰恰与它反乌托邦的深刻主题有些相悖——本应该是带有一点黑色电影味道,活生生地被拍成了浅显的青春校园风格,但是两个多小时的片长又明显不符合校园类型,所以会造成冗长无味的感觉。

  另一大问题在于电影的整体性没有保持,出现了分裂。影片在开篇较为详细地交代了五大派系的特点,它们之间本应该有更多的互动与冲突,但是电影进行到中途全部变成了无畏派的故事,而对最应该表现的反派博学派交代得不多。他们为何要打破这种平静的局面?他们获取统治权的优势是什么?无畏派为何要与他们结盟?这些最基本的动机电影都没有给出答案,如果采用更为紧凑的多线索多角度交叉叙事,电影才能更好地阐明小说之所以设定五大派系的初衷,这是编剧和导演功力的问题。

  《分歧者》是青春幻想类小说改编成电影的又一典型案例,小说的容量可以允许作者对内心构造的世界进行详尽描述,作者必定对这个世界中的矛盾与冲突有整体上的把握,对人物性格的成长与变化了然于心。但是电影需要对小说文本进行取舍,如果不能把这种矛盾与冲突表现得清晰明了,不能呈现人物各方面的改变轨迹,电影就会成为小说简单的影像化作品,虽迎合了青少年的口味却容易失去深度。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