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教师当“为范”——专访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9月25日07:10 来源:人民日报 赵婀娜

  对于一所师范院校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有着特殊的意义。用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范生,待师范生成为教师,他们会将内化于心的核心价值观影响到自己的学生及整个民族的未来。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通过这样的校训,我们可以触摸到北京师范大学怎样的精神特质?记者专访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

  记者:北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如何精练地诠释了“师范”的意义?

  刘川生:校训是一所大学的灵魂,通过“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我们可以直接触摸到北京师范大学最核心的精神特质。1997年,北师大为迎接建校95周年,广泛征集校训,师生踊跃提出方案,最后经学校讨论,选定了启功先生提出的这八字校训,深刻概括了北师大百余年的办学传统,集中体现了学校的精神风貌。

  9月9日,习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代表座谈时特别指出,北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十分精练地诠释了“师范”的意义。教师要“为师”“为范”,必先使自己成为学识广博深厚、“智如源泉”的“大知”者。为师者不仅要“学高”,更要“身正德高”。崇高德行的养成要靠学问修养,高洁的品行又为“学”提供保障。“学为人师”与“行为世范”二者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突出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理想与实践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

  记者:您觉得应如何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神,让广大教师当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力军?

  刘川生:在近现代中国,由于师范教育的基础地位和承担的使命重大,师范院校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非常鲜明的。北师大老校长李蒸说过,“师大对国家的贡献不是煊赫的,而是潜在的永久的,为国家树人大计培植下优良种子。”北师大人始终以“治学修身,兼济天下”情怀,与国家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和各类人才,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功勋卓著。可以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早已成为北师大人的文化基因与精神坐标,深深融入北京师范大学的人文血脉之中。

  在新时期,广大教师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力军。习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广大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正是强调了教师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对学生的引领作用,强调了教师的扎实知识与实际行动对学生的示范作用。弘扬校训精神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逻辑的高度统一。广泛开展校训育人活动,进一步明确“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时代内涵和光荣使命,增强师生的品德修养与职业素质,是在学校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切入点,是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出了做好老师的四个标准,如何把校训精神和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标准结合起来,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刘川生: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做一名好老师一要有理想信念、二要有道德情操、三要有扎实学识、四要有仁爱之心,这对我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流师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是北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是北师大“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学风、“立身笃行,以身作则”教风的重要精神源泉,更是“京师风范”最核心的价值内核。北京师范大学作为教育家的摇篮,要始终意识到自己承担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把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

  要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首先要弘扬校训精神,加强师德建设。教师培养,首重师德。要引导师生自觉提高师德修养,坚持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兢兢业业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与楷模。要涵养宽厚仁爱之心,用爱、用心、用情去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上好每一门课,教好每一位学生,用知识启迪智慧,用爱心点化生命。其次,要提升教师队伍质量,打造卓越教师团队。学校将按照“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落实“高层次人才倍增”计划。要深入贯彻落实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鼓励更多优秀学生到农村、到边远地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国家教育事业建功立业。再次,要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努力造就未来教育家。学校将进一步创新教师教育体制机制,构建服务基础教育卓越教师终身成长的体系。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