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美文 >> 正文

李洁非:与《文艺报》的点滴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9月24日14:52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洁非

  30年前,我甫出校门来京供职,因对文学爱好未忍轻抛,而在业余写点东西。1985年初,草成《从英雄到普通人——论我国当代文学观念的转变》,觉得较之前他稿可取处稍多,而敝帚自珍,不甘心将它匆促发落。但那时,我们这些“外省青年”,在京无根无柢、四顾茫然。偶与单位里一位文字忘年交聊起,他说可介绍给《文艺报》编辑部主任刘锡诚看一看。于是,某晚便与合作者张陵一起,冒昧登门。其时,两个毛头小伙愣头愣脑,携一卷稿子,只手来敲刘家的门。刘老师和蔼地请我们入内,在有些昏暗的灯光下,对我们说鼓励的话。我们则笨嘴拙腮,没坐多久留下稿子就回来了。稿子字数有15000字之多,我们没想过,单这篇幅《文艺报》就不能用,况不惟篇幅,其内容亦与《文艺报》并不相宜。但不久得知,经刘老师推荐,文章被《当代文艺思潮》采用,以1985年3期头条发出。后又辗转听说,刘老师逢人提起该文热情称扬,不吝好评,至以“别林斯基风格”形容。时隔多年想此事,益感敬纫。我们与刘老师确实素昧平生,况当日年轻行事亦显懵懂,刘老师非但不见怪,且未虚予应付,而是将稿子认真看过,虽不用于《文艺报》仍为荐诸别处,令它有好的出路。

  也是同一年9月,我参加了“《文艺报》青年文艺理论批评工作者座谈会”。此会背景,是所谓“青年批评家”群体崛起。当时亦有以“第五代批评家”相称的,但何为第一依次而至第五代批评家,我个人不曾了然。约述之,大致从1983年起,文学批评中有一群年轻人趋于活跃——这显然得益于恢复高考后大学教育的进展,亦即七七、七八级大学生学成毕业、走上社会及工作岗位。内中有两件事对“青年批评家”崛起,可谓具有楬橥之效。一是1984年12月杭州“寻根文学”树帜有青年批评家存在与参与,二是1985年3月厦门文学方法论讨论会上青年批评家表现引人注目。不过截于此时,青年批评家虽让人领略其活跃身影,但作为群体在文坛亮相或者登台,还缺少一个仪式,而“《文艺报》青年文艺理论批评工作者座谈会”,大抵就是为此而备。那时,这确系惟《文艺报》及其背后中国作协方能执其牛耳的事情。文坛井然有序、一丝不乱。《文艺报》也深知个中意蕴,故于此会,努力造成一种规格上的印象,对与会人选之拟邀,兼顾活跃度、知名度和地区分布;总之,虽未冠以“代表”名目,实际是要开成有那种况味的会,最终来体现中国作协对青年文学批评队伍建设的引领——这是我个人从会中氛围所领略的一点感受。

  这两段我与《文艺报》有关的经历,本无联系,之所以在这里撮为一述,是因想到一个典故。1954年,《文艺报》因对李希凡、蓝翎红学文章的处理,触怒毛泽东,被批对“小人物”“往往加以阻拦”,留下了压制新生力量的恶名。从当代文学史课堂上学过这一段,印象颇深;加上后来“两个批示”,毛泽东还以“做官当老爷”形容文联各协会,我想象中的《文艺报》风度更油然是一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样子。可是等到亲自接触,体验刚好相反。上述两事中,刘锡诚老师作为个体具体展示了《文艺报》编者对无名后生热诚汲引的作风与胸怀;“青年文艺理论批评工作者座谈会”则让我体会到,作为机构或部门,《文艺报》对青年人才与队伍的培养,不光有主动的意识,也有及时的行动。总之,脑中先入为主所预存的那个不知爱惜新生力量的《文艺报》,我终于没遇见。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