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青春 >> 新闻 >> 正文
日前,首部写工农兵大学生的长篇小说《工农兵大学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著名作家王蒙鼎力推荐说:“王金昌先生的新作《工农兵大学生》告诉了我们往事,也告诉了我们一种更加平实可信的人生体味。”
《工农兵大学生》以忠实于历史真相的态度、以尽量保持生活原型的创作姿态,讲述了毕业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最具中国时代特色的一代大学生的青春、奋斗与命运。这一代大学生,赶上了“文化大革命”,赶上了上山下乡,赶上了推荐上大学,赶上了改革开放。时代赋予他们特殊的青春、特殊的使命、特殊的爱情、特殊的命运。三十多年过去,他们的青春浪漫、他们的艰难跋涉、他们的成功转型,在这部小说中,留下了典型的时代印记。
我国从1966年大学停止招生到1977年恢复高考的十年间,全国高等院校共招收了94万基于推荐制的大学生,统称为“工农兵大学生”。他们中的一些人,后来成为了政界的各级领导、学界的各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商界的精英。他们的经历和命运,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引发了许多人的追忆和思考。王蒙在推荐本书时评价这一代人说:“回顾一段历史,回顾一个曾被隆重命名、又被转眼间忽略了的人群,高调的宣扬当中可能暴露出尴尬和无奈,煽情的诅咒当中,也可能挫折了探求与改善的苦心,还有年轻人的奋斗与热情。其实,多是普通的人,又是各式各样的人,被历史涌动,也被历史冲刷,偏偏历史也有曲折与妄动,历史也有粗枝大叶,造就了酸甜苦辣。”
作者王金昌也曾是工农兵大学生,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自己创作本书时的使命感,和三十余年萦绕心头的特殊情结,说:“当我拿起笔后,多年前的那一群人的面孔就渐渐浮现在眼前,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他们的经历,他们的磨难,他们对于不公平命运的抗争,他们极力要从外在的羁绊与内心的深渊中挣脱而做出的种种选择,常常让我心潮激荡,甚至夜不能寐。写出百万工农兵大学生的命运似乎就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