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文学评论 >> 正文

往事被叙事复活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9月05日10:19 来源:中国作家网 倮伍拉且(彝族)

  我与北来最后几次见面,已是大约10年前。一次在成都他家书房中,一次在西昌我家里,喝了不少酒,谈了不少往事。就是那时候,他给过我尚处于创作中的长篇小说《大凉山往事》部分初稿,并一再谈论。我很看好他的这部作品,期待早日完成问世,10年后的2014年5月,这部关于凉山的厚重之作终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读了北来的长篇小说《大凉山往事》,我首先想到的是生我养我的大凉山,想到我的童年生活、少年生活,那些生活里的季节,季节里的云彩,云彩下的大地,大地上的山川河流,还有我,我的欢笑、遐想,还有我认识的那些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人,有的人偶尔还见,有的人了无踪迹。

  继而我想,大凉山这个地方,无论多少年前、多少年后,无论过去有没有别的名字、今后会不会有其他名字,客观上它都是同一个地方,大渡河以南金沙江以北,群山连绵起伏的地方。这个地方生息繁衍着一个古老的民族——彝族。客观上的大凉山对于北来和我来说,也是同一个地方,在大凉山,我和北来,还有我们的朋友们,那时候青春年少,激情满怀,我们品茶、喝酒,谈小说、谈诗歌、谈音乐、谈绘画,谈论人生、谈论情爱。我们谈论的人生和情爱无一例外地浸透了艺术的汁液,浸透了艺术汁液的我们谈论的人生和情爱像一枚枚汁液充沛的果子。多么神奇的果子啊,温暖,伤感,苦苦的,甜甜的,涩涩的,酸酸的,浸透了我们那时候的青春生活和我们所生活的大凉山。

  当然,北来的《大凉山往事》里的大凉山和我的诗歌里的大凉山绝对不是一个大凉山。从文体来看,我的大凉山为抒情的大凉山,北来的大凉山为叙事的大凉山;从写者本身来看,我从大凉山来到大凉山,北来从北方来到大凉山,我视北方为他乡,大凉山为故乡,北来视北方为故乡,大凉山为他乡。

  北来的《大凉山往事》给予了我另一个大凉山,丰富了我对我的故乡大凉山的感知和认知。更有意义的是,我认识到我的这些想法可能提供给了我全面认识大凉山的一种方法或者路径,这一点对我尤其重要。

  北来的长篇小说《大凉山往事》共40万字,内容浩瀚、复杂,人物神秘、野性,叙事方式直白却诡异、魔幻。另外,这部作品的结构格外独特,语言高度口语化。读这样的作品,不能浮光掠影,光图痛快。当我只是把《大凉山往事》粗看了一遍,就很快就明白,这部小说给我的总体感觉很好,与当前很多长篇小说比较,显然是上乘之作。

  这部作品值得花时间去慢慢研读,读它传奇的故事情节,比如发生传奇故事的神秘背景、惊心动魄的社会动荡、社会动荡下的人物莫测的命运;读它关于如梦似幻的彝族民风民俗、鲜为人知的原始宗教、文化冲突、族群争战的描写;读它充满灵性的叙事语言和叙事风格,以及叙事所呈现出的从北方迁徙来的家族成员的隐秘的内心世界。

  还需要读什么呢?我希望能够在慢慢研读中体会到民族文化、地理文化方面的意义,我认为《大凉山往事》作为小说,无疑能够满足小说读者的基本阅读需求,还完全可以当做一本文化人类学著作来研读。

  当然,小说就是小说,它不是历史地理,不是民族文化,也绝不是人类学,要求一本小说拥有其他学科的学术功能相当不科学。如此要求,小说家们绝不会同意,北来也绝不会同意。我觉得需要解释一下,我希望并且相信我能够从《大凉山往事》里体会到民族文化、地理文化方面的意义,把它当作一本文化人类学著作来阅读,完全属于我自己的事情,与其他读者和小说家无关,也与我青年时代的朋友北来无关。

  《大凉山往事》这种类型的小说,小说家们都可能写有一本,也只能写有一本。这种类型的小说与小说家血肉相连、呼吸相同、灵魂相依。这种类型的小说不可复制,属于真真正正的原创。

  生活里的一切一切,因时间像河水一样不息流淌成为过去,成为往事,一切一切在漫长的时间里渐渐由清晰而模糊,渐渐远去,如云如烟渐渐消失。一些往事被一些人讲述,被一些人记住,然后一代一代往下讲,一些往事便复活了,甚至成为不朽。生活里被复活了的甚至成为不朽的往事大多因为文学艺术家们的讲述。文学艺术家们讲述的方法很多:绘画、雕塑、音乐、诗歌、戏剧、散文、小说等等。

  我认为对往事的讲述,没有比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更适合的了,我称小说为叙事的文体。北来的叙事《大凉山往事》复活了我的大凉山的往事。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