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酷评 >> 正文

绘制中国儿童电影的璀璨星空(马力)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9月05日10:10 来源:中国艺术报 马力
  中国儿童电影编年纪事(1922-2011)    林阿绵  主编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12年12月出版  中国儿童电影编年纪事(1922-2011)   林阿绵 主编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12年12月出版

  林阿绵主编的《中国儿童电影编年纪事》(1922 - 2011) (以下简称“编年纪事” )洋洋洒洒36万言,已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编年纪事”与各类文学作品不同,来不得半点虚构,“钉是钉,铆是铆” 。但编者也有他的权力,那就是对史实可以进行选择,并在拾起和漏掉之间呈现自己的编写个性。

  当我读到1924年蔡元培提出“中国应该有一流的电影教育的主张”的时候,我会为我得到这个新的闻所未闻的信息而感兴趣。据记载,此后在1931年,蔡元培在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立时,曾致《开会词》指出:电影“对于教育实有莫大影响” ,“电影里的动作影响最大” 。“因此,坏的影片,如淫戮之类,宜禁止放映。 ”编者在介绍这些史料时评价道:“这个《开会词》当年便成为中国儿童电影思想体系的纲领,是‘中国儿童电影思想’诞生的标志性事件。 ”读到此,我突然领悟到编者非常注重儿童电影灵魂的东西,所以蔡元培的电影思想才从众材料中脱颖而出,这正体现了编者善于抓灵魂、“撄人心”的编写特征。

  “编年纪事”还记载了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百忙之中看了童话影片《小白兔》之后,建议孙维世导演派人与北影联系,将之拍成电影,在全国放映,好让更多的人看到从中受益的事件。后来《小白兔》在北影拍成之后,在国内外上映,引起轰动,受到小朋友们的热烈欢迎。这件事也被编者视为人民总理关心儿童电影传播的一段佳话记录在案。细细品味,这段佳话的精神内涵正是儿童电影要为中国最广大的儿童少年服务,它无疑属于中国儿童电影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读“编年纪事” ,一部部原创国产儿童电影的名字会赫然呈现在你的眼前。编者对这些影片的介绍惜墨如金,言简意赅,但又不乏专业水准。从这里读者会获得关于这些影片最基本的信息:片名、出品年月、编导、主演、主要内容。若是重点片,编者还要捎带介绍主要内容即主题,甚至放映情况与观众反馈信息都会呈现。尤其可贵的是编者对于品种的介绍,由于史料翔实可信,随着年月的逐年积累,不难得到关于某一片种的详细发展史材料。那些材料再也不是零散的点,而是活了起来,仿佛它们自己在向你述说。每一部作品就是一颗璀璨的星,经过编者的擦拭,显得更加明亮耀眼。

  另外,编者十分关注儿童电影工作者的个人命运。对于著名导演、编剧、演员乃至其他电影工作者,如张石川、石挥、蔡楚生、曹进之、崔嵬、唐澄、张平、李亚林、包蕾、王澍忱、张圆、特伟等人,编者都有记载,为他们永垂史册留下宝贵的一笔。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