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孙立群:社会不能丧失主流价值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8月26日10:34 来源:北京晨报 周怀宗
  孙立群  著名历史学家、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  孙立群  著名历史学家、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

  学界的疏远

  北京晨报:我们发现,很少有历史学家所写的人物传记出版,是否在学界并不重视这一方面的工作?

  孙立群:并非如此,在学界,历史人物的研究仍旧是很重要的领域。其实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学术界普遍的浮躁状态。一部真正好的传记,不是一蹴而就的,非得经过艰苦的工作、漫长的研究才能写成。但当前社会中,追求市场,追求快速的经济效应成风,很多人更加注重短平快的项目,注重印数印量,追求短时间内获得更高的知名度。因此很难静下心来好好写一部书。

  北京晨报:这种浮躁的状况来自何处?

  孙立群:一方面是整个社会的导向问题,环境如此,学界也难避免。另一方面,当前的学术评价体系中,量化的标准,使得更多人追求看得见的效果,一个人一年可以写好几本书,不是说这样不好,但是大多数好的书,毕竟还是时间磨炼出来的,做学问,忍受寂寞本是应该的事情,但是不论是外部的诱惑,还是学术界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都使得真正潜心学术变成了一个很艰难的事情。

  传记由谁来写

  北京晨报:学术界缺席,很多传记都是非历史学家所写,因此也有批评认为专业素养不够是传记作品不好的原因之一,是否有这样的问题?

  孙立群:历史的门是敞开的,所有的人都可以进行历史研究和写作,并非只有历史学家才能写。关键在于,既然是写和历史相关的作品,最起码就要符合历史的规范,不能弄的不伦不类。明明写的是历史人物,却偏偏全是现代人口吻、观念,这就不太合适。

  北京晨报:那都需要遵循什么样的规范呢?

  孙立群:比如说尊重历史,放在历史的环境下去写。比如说要有一些历史学基本的功夫,能够审别资料。历史资料往往非常繁杂,并且很多时候真伪夹杂,这就需要研究者有一定的审辨能力,能够鉴别真伪,能够寻找到资料的来龙去脉。再如,资料的互相佐证等,孤证不立,仅仅依靠单一的资料,很容易就出现偏颇,甚至以假为真。这些功夫其实并不是很难,但又并非凭空就有,需要一定的学习和训练。

  一个社会需要榜样

  北京晨报:人物传记的出版在一个社会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孙立群:一个人的成长中,总是会有一些偶像,而这些偶像,往往是从各种传记的阅读中慢慢树立起来的。所以说,传记的写作和出版,对于人们形成一个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的人生中,总会有那么几本传记,对他影响深远。以我来说,我印象中非常深刻的传记,首先要算是《马克思传》,大约是在我20多岁的时候读的,那个时代,这本书非常流行,影响极广。然后是吴晗的《朱元璋传》,这本书是影响整个当代历史人物传记写作的书籍,写的非常好,直到今天,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北京晨报:现在这样的书不多?

  孙立群:早年读传记,阅读本身就是享受崇高的一个过程。但是现在出版的书籍中,很少有这样的作品。很多传记中,历史事实不清,价值混乱,基本的历史观不存,确实很少有能够让人享受的作品了。

  历史应当敬畏

  北京晨报:好的传记缺乏,会造成什么样的问题?

  孙立群:一个社会,总是需要有主流的价值观,总是需要大家认可的榜样,英雄豪杰,他们对于这个社会中生活的人们来说,具有非常好的示范作用,对于一个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建立,也有很好的帮助。而怎样使人们真正认识这些人,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就需要好的传记作品。如果到处都是调侃,都是恶搞的作品,其一是无法起到示范作用,其二是使人们对历史失去了敬畏。

  北京晨报:失去了敬畏会怎么样?

  孙立群:历史是我们的来路,是现在的基础。随意地调侃和恶搞,其实不仅仅是对历史人物本身的不尊重,也是对自身的不尊重,对主流价值的认同就会降低,就可能变得浮躁,过于追求短期的利益,而失去了对生命、对生活的思考。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这样的环境是应当警惕和重视的。对历史的淡漠感,其实也是对现实的淡漠。在传记写作上,这样的势头也应该特别引起注意,尽早刹住。

  从传统到现代

  北京晨报:传统的中国历史非常重视人的写作,为何在今天难以出现好的作品呢?

  孙立群:今天并非不重视,而是因为社会环境、学术评价等问题而导致质量不高,泥沙俱下。而且,传统的历史人物写作和今天也并不相同。

  北京晨报:您认为不同在哪里?

  孙立群:我们知道,传统的历史写作中,人物的写作非常重要,二十四史都是以人物为主线的。但是传统历史写作,不论是人物的选择还是描述上,都是以政治为标准的,是官本位的,以《史记》为例,它的“本纪”、“列传”,本身就是按照等级分人的。同时,不同时代的历史写作,因为所持的道德标准不同,因此不论是选择人物还是所写的内容,标准也不尽相同,很多人因此无缘名列史书之中。而在今天,这些标准显然并不完全适合,时代在发展,当然不能再以官本位、以政治、传统道德的标准去选择,而是应该以他对社会的贡献作为标准,用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去写作。

  怎样写好一本传记

  北京晨报:在您看来,怎样写好一本传记呢?

  孙立群:当代史学并不同于传统的史学,西方的各种流派、思想已经进入到内地的史学之中,可以说是一种多元的史学,这是正常的现象。也因此,如何进行历史研究和思考,也和传统不同,怎样才算是一本好的传记,这很难有固定的标准,不过就我想来,有一些基础是共同的,首先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史观,并且尊重历史事实,其次要有正确的人物观,能够客观地去看待人物。其三,需要有一定的史学功底,能够用科学的方法去辨别史料,去分析历史材料。当然,此外一定的文笔也是传记能否生动的条件。

  北京晨报:在当前,有哪些问题是需要注意的呢?

  孙立群:比如说很多翻案的书籍,特别是近代史上的一些人,比如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等,有一些翻案是走极端化的。实际过去的定论是经过深刻的研究之后得到认可的,要真的翻案,需要下很大的工夫,并非易事。当然,有些结论受时代的局限,确实有一些问题,在今天应该重新研究和发掘,但这绝不是简单地翻案,不可能出现过去是卖国贼,现在忽然就变成忧国忧民的圣人这种情况。再如一些书中可能作者的观念过于强烈,对材料的选择、人物的刻画就难免偏颇,有些用历史人物来佐证自己观点的问题,这其实也是历史学训练不足的结果,对历史的认识出现了偏差。

  学术最怕媚俗

  北京晨报:怎么才能改变当前人物传记质量低下的状况呢?或者说让更多的学者进入到这个领域之中?

  孙立群:很多问题都是环境所致,要改变,也自然需要整体的环境变化。就社会环境来说,过于追求短期效应,过于追求眼球效应,都会导致历史人物传记写作的种种问题。当然,时代在变化,过去说“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而现在,一个学者要花数年,乃至十年写一本书,可能就要面临基本的生存问题,甚至连工作都丢了,哪怕坚持下来,最后出版了还好,如果不能出版,就会很麻烦。所以,不论是社会环境也好,还是学术评价体系也好,都应该有所改变,使得真正做学问的人能够生存,能够安心研究,并且获得认可。就个人而言,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关照现实,以此去返照历史,同时坚持学术的理想和原则,即便回报可能并不丰厚,但一定能够做出好的成绩。最怕就是媚俗,就是和市场中那些不好的现象同流,去追逐短期利益。

  北京晨报:如何才能让坚持学术原则的人可以生存和研究呢?

  孙立群:这就需要开发新的学术自主渠道。当前,学术资源主要掌握在行政机构之中,学者们都盯着政府的项目,想方设法让掌握资源的官员认可,学术研究必然会受到干扰。因此,如果学术资源的来源能够多元化,比如说各种社会组织、企业等,在国外,很多学术研究的资助都来自于民间,这是值得借鉴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