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寓言 >> 新闻 >> 正文

《精彩作文与阅读》杂志开辟了“纪念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专辑”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8月25日16:32 来源:中国寓言网

  【本网讯】据中国寓言论坛消息 :由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少军主编的 《精彩作文与阅读》杂志,在2014年第3期,开辟了“纪念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专辑”。该 期在封二推出了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长凡夫的近影和简介。并且专门用了三个页码,发表了凡夫会长的系列寓言作品《小小的故事》。 在寓言专辑里,共用八个页码,分别推出了雨雨(孙建江)寓言《公鸡学叫(外一则》、钱欣葆寓言《爱吹牛的灰兔(外一则)》、周冰冰寓言《自鸣得意的不倒翁(外一则)》、余途寓言《火柴的风格(外二则)》、张鹤鸣科普寓言《瘸蝉与帝王蛾〉、洪善新寓言 《眉毛错位(外一则)》 、桂剑雄寓言 《猴子吃狮子(外一则)》 、筱枫寓言 《一只爱讲故事的小麻雀》 和贺维芳寓言 《蚂蚁游泳》 。 

  附作品:

  一、名作佳作:

  小小的故事(排三页)

  (寓言七则)

  凡夫

  小猫扑球

  大年初一,猫妈妈拿着一个皮球,对三个孩子说:“大毛二毛三毛,这是一只‘老鼠’,你们都去抓,看谁抓得稳、准、狠!”

  三兄弟听了,同声说:“好!”

  妈妈把皮球往地上一丢,三兄弟争先恐后地去抢。大家吵着嚷着,跳着蹦着,玩得十分开心,可是时间一长,大毛二毛就感到没意思了,脚步惭惭地慢了下来,最后,干脆躺在地上,看到皮球到处滚,也懒得动一动。

  只有三毛还要多扑上十下才肯休息。

  一天是这样,两天是这样,一年365 天,天天都这样。

  腊月三十,妈妈说:“孩子们,咱们再来开展一次抓老鼠比赛好吗!这次可是只真

  老鼠啊!”

  “呀,真老鼠!”三兄弟都很兴奋,一个个摩拳擦掌:“快开始吧!”

  妈妈把老鼠往地上一放,老鼠出溜一下就跑了,三兄弟跟在后面就追。最后,三毛抓住了这只老鼠。

  大毛二毛噘着嘴巴说:“比起我们来,三毛每天不就是多扑了那十下吗?”

  妈妈说:“孩子们,可别小看了这十下。你们的差距,就在这十下上。”

  小猫捉尾

  小猫无聊地躺在地上,屁股后那根又长又粗的尾巴却左摇右摆地舞动着,他看了很生气:“我没有伙伴玩,他却在那里悠闲自得哩!看来得惩罚惩罚这家伙!”想到这儿,他跳起来,扭过头,转着圈子,打算把尾巴抓住。但是,那尾巴好像很狡猾,他转的慢,它也转的慢;他转的快,它也转的快,始终只差那么一点点,让他够不着。小猫折转身,换成相反的方向转着追,追了半天,还是抓不着。这让他非常恼火,继而忽左忽右地加速追,只到把头都转晕了,仍旧没有把尾巴抓住。

  小猫又累又气又委屈,不由得泪水都流出来了。

  妈妈见小猫泪水涟涟的,问:“孩子,怎么啦!“

  小猫揉了揉眼泪说,“这尾巴好讨厌!我想惩罚它,追了半天,它就是不肯让我抓住!”

  “它也许是在逗你玩哩!“妈妈说,“今天,你不是找不到小伙伴玩吗?你就把尾巴当成小伙伴,跟它一起玩,看看怎么样?”

  小猫听了妈妈的话,站起来跟尾巴玩捉迷藏,发现尾巴很可爱,在一起玩很开心。

  妈妈说:“明白了吗?当你想惩罚别人时,自己也会受到惩罚;而当你给别人快乐时,自己也会得到快乐。”

  从此,只要小猫感到孤独的时候,就转着身子追尾巴玩。尾巴成了他最忠实最可靠的朋友。

  小雁学飞

  小雁渐渐长大了,妈妈开始带着他学飞。

  练习飞行,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从起飞,升空,到飞翔,降落,每个环节,都需要付出很多力气。

  大雁妈妈教得很耐心,在生活上对小雁的照顾也很周到。不会,就反复地教;有差错,就手把手地纠正;累了,就让他休息休息。像吃呀,喝呀,都满足他的需要。但是,在训练标准上,却要求很严很严。小雁的动作只要有一点点没做到位,她就紧紧地抓住不放,一次又一次,让小雁重做,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几天下来,小雁感到浑身都难受。脖子,胸部、腹部、翅膀、双腿,甚至连尾巴梢都是酸酸的,僵僵的,疼疼的。他的眼里,总是含着泪水。

  “妈妈,我不想练了!”小雁带着哭声请求说。

  “绝对不行。你必须得练下去!”大雁妈妈态度非常坚决。

  “我少练一会行么?”小雁的眼眶里泪花在打转。

  “绝对不可能,规定的训练时间和训练任务,一点儿也不能打折扣!”大雁妈妈毫不心软。

  小雁“哇”地一声哭了,哭得好伤心好伤心。

  麻雀扯扯大雁妈妈的衣角,在她耳边悄悄地说:“瞧,你把孩子逼成啥样了?难道就不能将就点儿?”

  大雁妈妈说:“我要是从小将就他,让他养成将就的习气,等他长大了加入大雁的队伍,谁还会将就他?我现在这样严格要求,就是要让他在学本领的同时,彻底打消‘将就’的念头。如果让这粒不好的种子在心中扎了根,那他以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小驴摔跤

  小驴在玩耍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趴在地上“啊昂啊昂”地大哭起来。驴妈妈赶紧跑过去,把小驴抱在怀里,用脚使劲地跺着地面说:“都怪你!都怪你!把咱宝贝摔痛了!踩死你!踩死你!”接着,又安慰小驴说,“好乖乖,别哭了,我已经踩了它好几脚,狠狠地惩罚它了!”听了这话,小驴好像受了多大的委屈,哭得更响了。

  没过一会儿,小马也摔倒了,他扭头看了马妈妈一眼,撇撇嘴巴想哭,马妈妈好像没有看见一样,管自做自己的事。小马只好慢慢地爬起来,揉了揉眼睛,自己找小驴玩去了。

  牛妈妈走过来,责备马妈妈说:“孩子摔倒了,你怎么像没事一样呢?最起码得把他拉起来啊!”

  马妈妈说:“对孩子绝对不能骄宠。刚才他摔倒了,摔的并不重,要让他自己找教训。如果大人一味地教他去怪别人,等他长大了,再遇到什么挫折,就还会去怪别人。而一个不会从自己身上找教训的人,是做不好事,也做不好人的。”

  小熊猫开店

  熊猫在马路边开了一个玩具商店,每天早晨开门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门口一个公用垃圾筒擦干净。平时,如果看见谁丢下废纸片、水果皮等等东西,他总要及时捡起来,塞进垃圾筒里,并且微笑着提醒一声:“朋友,请把垃圾丢进垃圾箱里。”一年到头,他的门前总是干干净净。

  年底,熊猫被评为动物王国环保卫士,大花猪不服气地嘟哝说:“小题大做,不就是擦擦垃圾筒,拣拣废纸片么?”

  狮子大王说:“擦擦垃圾筒,拣拣废纸片,这事的确很容易,但是,能把一件容易的事坚持做好,一天如此,天天如此,这就很不容易了。如果不服,你试试瞧!”

  小蜜蜂采蜜

  油菜花开,满地铺金。

  一群蜜蜂对跟前的菜花视而不见,却飞到很远的地方去采集花粉和花蜜。

  蝴蝶看了,在一旁怪怪地笑。

  一只蜜蜂问:“蝴蝶先生,你笑什么呢?”

  蝴蝶说:“我笑一群傻瓜,脑子灌水,舍近求远。”

  “这你就不懂了,”蜜蜂说,“我们的长辈告诉我们,身强力壮的,要把近处的花,让给年幼和体弱的同伴去采。”

  “这是哪朝哪代的皇历啊,还抱着不放?”

  “世间有些道理,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小羊过桥

  小羊正在一条不太宽也不窄的路上匆匆走着,迎面匆匆走来另一只羊。小羊赶紧往一边让,没想那只羊也往这边让;小羊扯身让到另一边,没想到对方也让到了另一边;如此重复了两三次,小羊有点恼火了:“你是成心捣乱还是怎的?我好心好意给你让路,你怎么老是挡在我面前?”

  这劈头盖脑的一番指责,把对方也惹火了:“见你走过来,我赶紧给你让路,你却挡在我面前,怎么说我捣乱?”

  “但是,我立即就让到另一边啊!你为什么又挡在我前面?”

  “我是见你挡住了我,再次给你让路哇,你为什么要转过来挡住我?”

  两个你一句,我一句,越吵火气越大,要不是喜鹊及时赶来劝解,说不定他俩要动手了。

  “这是为了啥呢?”在回家的路上,小羊边走边想,“人家也许真和自己一样,好心好意地一次又一次让路呢?”不禁有几分后悔。

  过了几天,小羊刚巧又和那只羊相遇了,而且更巧的是,跟上回同样的一幕又发生了。这回,小羊抢先说:“对不起,挡住您的路了。”

  起初,对方还有愠色,见小羊一脸的歉意,立即也露出抱歉的笑:“是我挡住你了,对不起。”

  两双手握在了一起。

  喜鹊在一旁拍着翅膀笑了:“待人接物,态度很重要。同样一件事,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啊!”

  相关链接

  寓言漫谈

  寓言作家应该是杂家,有比较宽的知识面。要用经典作品充实自己。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小说、诗词、戏剧、美术、音乐、哲学、传记、历史等等,都应该有所涉猎。大凡寓言大家,无一不是学问家、思想家。正因为有了可称为“子”的先秦诸子,才写出了流传后世的先秦寓言。我们要想写出传世寓言,也必须博览群书。读书面太窄,写不出有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的寓言。

  寓言作家还要拓展自己的写作面。写寓言的不能只会写寓言。寓言要创新,必须要有创新的能力和底气。先秦寓言作者,全部是散文大家。宋代寓言高手苏轼、柳宗元,都是诗词名家,散文巨匠。当代寓言大师黄瑞云先生的老子研究、庄子研究、诗词研究都出过专著。寓言作家如果同时会写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等,那么,他创作寓言的表现手法就会丰富多彩,故事结构就会引人入胜,叙述语言就会生动感人。寓言的表现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

  作者简介:凡  夫  本名段明贵,湖北襄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长,湖北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结集有《摘掉金箍的孙悟空》《知识寓言故事》《猫的礼物》等十余种。《古利特和罗西》《团结友善的乖乖兔》分获2002、2006年度冰心儿童图书奖。《凡夫当代寓言》《100个动物寓言故事》和《黄鼠狼的名声》蝉联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一、二、三届“金骆驼奖”。《快乐》《狮子和兔子》《瘸蝉》《云雀明白了》《小老鼠立志》分别入选人教版、北师大版、冀教版和香港版中小学语文课本。《苹果的味儿》选为辽宁省2011年高考作文题。部分作品被译介到国外。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