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外国文艺 >> 翻译 >> 正文

如何翻译当代文学作品(阿齐兹)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8月20日10:07 来源:中国作家网 阿齐兹

  根据这些年从事翻译工作的经历,我意识到在将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翻译成阿拉伯语的过程中,存在许多文化差异问题。基于此,我想先说明一下自己对“文化”这个概念的理解,因为对“文化”的定义一直以来就是争论不休的。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19世纪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所下的定义,说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我基本认同这个定义,而我要着重讨论的是自己如何应对在翻译中遇到的信仰、道德、习俗这几方面的差异。

  在选择文学作品时,我会首先选择在道德取向上自己认为大多数阿拉伯读者可以认同的作品。因为我首先是一个读者,然后才是译者,如果我认为作品的主题取向违背了阿拉伯社会基本的宗教、道德原则,那么,我是不会翻译的,无论作品的艺术价值有多高、发行量有多大。因为这种文化差异并不是可以靠翻译策略或技巧来解决的。关于这一点,南京大学的许钧教授说得很好:“译介外国文学,意义是多重的,它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中,翻译总是承担着根本的角色。对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翻译什么、引进什么作品,不仅仅是语言转换层次的译者的个人活动,它关系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借鉴什么、吸收什么的重大问题。”我想,这也是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含义吧。

  至于已经选定的作品,对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传统或风俗的差异,原则上我是按原文全部翻译,不会任意删去任何内容,因为译者的任务是完整、准确地传达原著者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所诉说的,以及如何表达这一切的艺术构思,包括语言风格,也就是原著的本来面目。这也是严复先生所提出的翻译三步法中的“信”和“达”所要求的。再者,正是由于这类文化差异的存在,我们的翻译和交流才有意义。但是,对作品中一些明显属于宗教社会禁忌的词句,我会换成较为含蓄的阿拉伯语词句,但不会改变原文的含意,因为,阿拉伯语的词汇像汉语词汇一样,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只要具备足够的母语水平,又用心琢磨,两种语言终会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

  在作品的文本结构形式和个人艺术风格方面,就目前我已翻译的作品来看,中文作品虽然与阿语文本有写作习惯上的差异,但不足以引起误读或阅读障碍,故无需做任何改动,只是有的作品在用词上,会出现同样的词多次重复的情况,我想,这也许是作家本人的语言风格,但在阿语中反复使用同一个词,是会让阿拉伯读者难以接受的,同时也会降低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可读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会用多个近义词来替换相同的一个词或一句话。而对一些成语或民间谚语,我会尽量找意思相近的现成阿拉伯成语或谚语来翻译,但也不会牵强附会,如果没有合适的替换,就可直接将原文译成成语或谚语的形式,以保持原文的文体美。这也是“雅”字的含义吧。

  解读中国故事,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会和阿拉伯读者们一起,在阅读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一步步走进这个伟大的国家,解读一个个谜一样的故事。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