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作品 >> 正文
雨一下透就停了,风刚吹过又来了,云还没有散开,彩虹就出来了。塔楼在密密的寨子中间,花旗在灰灰的石头上,长号从垛口四面伸出,是阿细人扬起的臂膀。寨门上扎满了女人一样的野花,寨门下站满了野花一样的女人,客人们要进寨子,不把女人们手上的酒碗喝干可不成。
在山地最干净的阳光下,侗族乡亲迎接远来的客人。酒碗高高地端起,包谷酒飘散醇香;山坡成千上万的蝴蝶,是侗族乡亲的盛装。
层层叠叠的山坡,长满了果树花草。杉木造的房屋,就像童话中的城堡。屋后红色的山地像旗帜扬起,村前清清的水塘像明镜闪耀。乌鸦和老鹰云一样移过寨子,寻找遗失的珍宝。有种鸟高声喊叫,清清楚楚就像口号。鞭炮卷起漫天的硝烟!孩子们像吮足奶水的马驹,头饰和耳环叮当悦耳,月亮一样的是侗族女子的脸。群山逶迤,林海苍茫,溪河纵横,古榕依依,山名那么好听:月亮和雷公。依山傍水的,是侗族村寨。
黔东南榕江县,旧称古州,为江南八百州之一。上世纪80年代在榕江出土了石斧石镞,发现了榕江远古的人类遗迹。榕江古州和三宝地区在春秋战国时代后成为苗侗的宗祖家园。榕江34万多人,其中侗苗水瑶等少数民族人口占87 %,是苗侗祖源文化集散地。
裁麻乡的大利侗寨,一个古老的侗寨, 200多户人家, 1000多人,掩映在森林里的花桥流水木楼人家,是侗族建筑的活态博物馆。
五座花桥横跨于利洞溪上,分布寨头、寨中和寨尾。最具特色的寨中花桥,亭廊式,木结构,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桥面由七根长条杉木并排铺架而成,六排五间,悬山顶,小青瓦;桥廊两侧设有栏杆和长廊;桥廊正中有桥亭,重檐四角攒尖顶,葫芦宝顶。花桥是溪水东西两岸寨民相互交往的通道,也是他们集会议事、歇脚乘凉、行歌坐夜的最佳场所。
“三百磴”的石板古道镶着石雕。全杉木的四合院立于穿室而过的利洞溪畔,楼屋层叠,花桥处处,溪流回环,田畴绿野,茂林修竹,尽收眼底。炎炎夏日,竹椅一把,廊中品茶,临风赏景,听鸣蝉叶间小唱,看孩童溪中裸泳,十分情怀,尽在画图之中。
祖祖辈辈生活在依山傍水的遥远溪谷,体验着自然带来的果实与快乐,自由而独特地创造自己的宗教、习俗、服饰、语言、歌舞、饮食以及情感表达和生产方式。
侗寨的保护神是萨玛。新年伊始,带着悠久的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祭萨的人们绕寨一周,最后到达固定的耶坪,围成圆圈,手拉手跳起舞来,齐声高唱赞颂萨玛的“耶歌” 。边唱边舞,古朴而热烈。
“萨”即祖母,“玛”意为大,“萨玛”即“大祖母” ,整个侗族共同的祖先、共同的社稷神。为了村寨安乐、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们对萨玛虔诚崇拜,年年举行盛大的祭典。
古榕犹如巨龙翻腾,与侗寨、鼓楼一道形成历史的风景。
所有这些浮在乡村时间之河中的场景,都渐渐进入侗族儿女的歌唱,形成至今闻名遐迩的侗族大歌。在侗族,人们说:会走路就会跳舞,会喝水就会喝酒,会说话就会唱歌。
在侗族村寨,家家户户,年长者不论花甲,年幼者刚到学龄,无一不会大歌:感情纯真炽热,形式淳朴稚拙,像他们种植的庄稼一样生气勃勃;质朴而又多情,浪漫而又绚丽,充分显现出乡土气息和人的原初性天真和生命力。他们的歌声浑朴一如天籁,让你从中感受到原始的生命之美,心灵便无法不产生共鸣,由不得你不用呼吸去感应、去了解那片土地挥之不去的深厚情结。你可以说这是一片偏僻之野,它却是艺术的沃土。农民艺术家依偎着土地,怀抱着坚韧和信心,用心的律动来描绘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及生活和梦想。
大歌的内容以节庆喜事、特色民俗、田间劳动为主要题材,许多作品即兴创作的成分很大,往往是触景生情创作出来的,看到什么唱什么,与环境密不可分,在体现他们对自然认知的同时,鲜明地反映出当地民间文化的风采。他们的歌是他们的现实追求和审美追求的统一体,是人类与自然交流互动的产物,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的美学模式。侗族大歌这种艺术活动灵活简便地贯穿于他们的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之中,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直接而充分地表达了他们自己的思想、爱憎和道德观念以及他们的理想、愿望和人生哲学,这是许多艺术形式所不能完全取代的。
侗族大歌之乡宰荡侗寨,古枫挺立,溪水潺潺,山清水秀。居于此地的侗族属于榕江县侗族六大支系中的苗兰宰荡侗族支系,民族风情保存完好。这里有着享誉世界的侗族大歌,以歌唱爱情、歌颂本民族的英雄人物、再现生活和历史、歌唱美好的大自然为主。女生大歌声音清脆、纤细,男生大歌悦耳浑厚、刚劲有力,堪称世界音乐殿堂之珍品。
“谁有天才,谁就是真正的诗人。 ” (别林斯基)宰荡大歌的艺术家们以自己的才能表明了民间艺术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民间艺术的巨大生命力。
火塘和玉米疙瘩在一起,大歌和烈酒在一起,星星和月亮在一起,时间的河流无始无终,侗族乡亲和快乐在一起。
描述侗族大歌,就像描述火焰。侗族大歌的语言,却又像冬天的树木一样简练:无拘无束的节拍,是生命力量的震颤;原生状态的抒发,是对山川大地的礼赞。
谁能相信,唱出这歌声的,是砍柴的人、牧牛的人、犁地的人、扛石头的人、背草运肥的人、月亮出来之前才从田里拔出脚板的人?
大歌是侗族人最骄傲的才华。侗族寨子最受敬重的,没有一个不是大歌的行家。
侗族大歌是土生土长的音乐,侗族大歌是无名无姓的杰作。侗族大歌唱到了京城,侗族大歌的曲子是世界名曲。刀耕火种的祖先,用大歌诠释了劳作。于是侗族大歌成了传世之歌,于是侗族人有了永远的欢乐。
侗族大歌是山里的大树,有自己的地力和脉搏;侗族大歌是天上的云彩,有自己的阳光和魂魄。
从此我记住了那朴素的拨动和旋律,哪怕走遍了世上的城市山河;从此我懂得了什么是艺术的永恒价值,哪怕世俗的装点纷纷剥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