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作家访谈 >> 正文

《川园子》:尽现川人生活巴适风雅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8月14日10:32 来源:海南日报
《川园子》 作者谢伟《川园子》 作者谢伟
谢伟 著 天地出版社 2014年2月谢伟 著 天地出版社 2014年2月
《川园子》书中的川派园林插图《川园子》书中的川派园林插图

  说到园林,人们往往会想到规模宏大的颐和园,或者书卷气十足的苏州园林。很少有人知道,在中国古典园林派别中,四川园林也因其天然之趣而自成一派。

  近日,四川作家谢伟推出随笔《川园子——成都园林的前世今生》,将镜头对准川派园林。跟着谢伟逛园子,可以体会到川派园林崇尚自然,飘逸出尘的灵秀清新之气,更能体验到川人造园乐享人生、巴适(美好)风雅的人文品格。四川园林看似简陋、粗犷,背后恰是川人崇尚自然、不拘小节的豪放。

  ■ 本报记者 梁昆

  川园子:飘逸出尘有灵气

  文化周刊:四川园林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与颐和园的宏大,苏州园林的精巧相比,川园子有着怎样的特点?

  谢伟:在园林学中,园林的分类有好多种,其中按地域划分,有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和川派园林。按产权归属来划分,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和官署园林。什么是官署园林呢?就是地方政府出资建造的园林,而川派园林中保存较为完好,数量最多的就是官署园林,这类园林又以成都平原最为典型。你看,无论从地域上还是产权上划分,川派园林都在其中,所以它的地位是很重要的。

  它的特点有这么几点:

  1、官署性质。川派园林中由官府建造的园林很多,是供地方官员办公和休闲游乐的场所。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在历史上发生了功能改变,变为了供百姓游玩的公共园林,称为官家园林。川西平原历史上也建有许多私家园林,但都没留存下来,多数毁于南宋和明末的战乱,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是官产性质的园林。

  2、纪念性。官家园林主要是纪念历史上一些著名的人物,如武侯祠纪念刘备、诸葛亮,草堂纪念杜甫,罨画池纪念陆游,桂湖纪念杨升庵,东湖纪念唐代宰相李德裕,望江楼纪念女诗人薛涛,离堆公园纪念蜀郡守李冰,等等,几乎都是。

  3、历史悠久。北京的皇家园林,苏州的私家园林主要是明清时期所建,而现存的川派园林代表作品则主要建于唐宋,比如,唐代的有桂湖、东湖、望江楼和杜甫草堂等;宋代的有罨画池;还有更早的,始建于三国的有武侯祠;而望丛祠和离堆公园则为先秦园林。其他地区极少有这么多年代久远的园林。

  4、大小居中。皇家园林硕大无比,私家园林精致小巧,有的私园仅占地几亩,多数为二三十亩,官家园林一般在百亩左右,所以视野较为开阔,布景较为疏朗。

  5、风格秀雅。江南园林精致典雅,充满书卷气,川派园林则更崇尚自然,描摹蜀地的秀丽山水,显得清新脱俗。四川是道教文化的发源地,受此影响,川派园林也具有一股仙气,有飘逸出尘之感。

  造园:让躯体和灵魂回家

  文化周刊:成都历史上,以摩诃池为首的古典园林,曾经受到杜甫、陆游等诗人的赞颂。到了清代,成都还涌现出以“四大花园”为代表的私家园林。当时为何老成都人会修这么多园子?它展现了一种川人怎样的人文精神?

  谢伟:川西坝子历来富庶,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这里的人们当然最懂得享受生活了,有钱人家造园子乐享人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不管你造园是为了享乐还是退隐避世,都是让躯体和灵魂回家。成都生活的安逸让这里的人们过着一种风雅的日子。他们也想明白了一个道理,拼死累活地去追求功名利禄,最终不也是为了把日子过得“巴适”吗?所以,显得比较淡定从容,他们建设了一个最宜居、最具幸福感的城市,这不是现在才这样的,自古就如此。有句古话说“少不入川”,就是怕本该奋斗的年轻人让这里的舒服日子消磨掉了意志。你可以说成都人小富即安,不思进取,但他们骨子里就是这样,注重生命过程的体验,而不是目的。他们也在奋斗,但从不忘我,把自己都忘了,活着干嘛?获得幸福是最重要的,这就是成都人的生活观。所以说,我写《川园子》的目的不仅是介绍川派园林,更重要的是阐述成都人的这种人生哲学。

  文化周刊:在你的书中,对四川古典园林和私家园林的风光,不无赞誉,这些古典园林在今天留下了怎样的历史遗痕?

  谢伟:前面说了,由于战乱等原因,成都平原历代的私家园林尽数损毁,甚至连遗址都很难找到,只能在一些典籍中找到记录部分西蜀名园的文字,还有就是一些文人的诗词所记录的游园所感。现在我们还能见到的古典园林遗存全部都是官家园林。

  文化周刊:我们曾经去过武侯祠或是杜甫草堂,看园子觉得是些寻常风景,但跟着谢老师的书逛园子,却逛出了不一样的文化味,看到了很多鲜见的风景,可否介绍一下您逛园林独到的经验之谈?

  谢伟:每一次游园都是一次文化之旅,需要我们有一些文化上的准备,特别是传统文化的准备。不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游园就只能流于表面,看看楼台亭阁,赏赏山石花草,觉得美,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所以玩儿园子是有门槛的,需要文化积淀,要懂得一些最基本的园林知识,要对历史典故、文学常识以及园主的个人经历有所了解,你才能读出造园者的匠心,才能因为在一幅楹联中发现一个历史典故而窃喜,才会因读懂了园主的心事而有所感悟,才明白这个园子为什么意蕴如此隽永。还有就是,要有好的心情,像读一本好书,慢慢品,跑马观花式的游园只能照几张像,表示到此一游。除此,别无他法。

  跟着谢伟逛园子

  文化周刊:如您书中所述,在四川崇州,陆游等文人曾参与经营的罨画池,是否最能代表“四川特色”?到成都旅游,可以怎样展开别致的川园子之旅?

  谢伟:罨画池是宋代的园子,保存比较完整,结构没有大的改变,川派园林的特点较为明显。如果外地朋友到成都,除了武侯祠、杜甫草堂这些必看的地标性园林,当然是有必要去看看罨画池的。还有锦江边的望江楼、新都的桂湖、新繁的东湖也值得一看。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去都江堰看看离堆公园,去眉山看看三苏祠,去广汉看看房湖。这些都是很好的川派古典园林。另外,一定要去看看易园,这虽然不是一座来自岁月深处的老园子,但它却是诸多古典园林要素的现代构成。这座园子仅有十多年历史,却是最能代表川派园林特色的经典园林。它既有皇家园林的大气,又有江南园林的文气,还有川派园林的仙气,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集大成者,是当代最优秀的古典风格的园林,就是放在全国,也很难找到比它更出色的园林佳构。

  文化周刊:四川园林雕琢间对自然的崇尚的造园理念比较明显,四川园林为何如此崇尚自然?

  谢伟:这个问题前面讲到了一些,四川文化受道教文化影响很深,道教文化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所以超然飘逸,四川文人也便流露出仙风道骨、自然随性的气质,追求自由与洒脱。这种气质表现在园林上,就是追求自然之美,不事雕琢,像文人画,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注重意境。川派园林是写意山水,江南园林则像工笔山水。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