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资讯 >> 正文

一次忠实于原著的演出

——观法国圣丹尼国家剧院作品《四川好人》有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8月11日09:25 来源:中国作家网 段耀国

  2014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演暑期单元从8月1日晚拉开大幕,首场演出是由法国圣丹尼国家剧院带来的《四川好人》。这部戏的作者是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由法国新时代导演让·贝洛里尼执导。

  让·贝洛里尼对这部戏从舞美、灯光到音乐等各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此次演出的剧本虽然是由意大利文翻译为法文的,但还是能够原汁原味地把剧作呈 现在人艺舞台之上。本剧女主角沈黛的扮演者,是与让·贝洛里尼从学生时代就相识,并为戏剧共同奋斗了11年的女友。因此,两人对戏的处理可谓是珠联璧合, 心有灵犀。冥冥之中,这也符合布莱希特最理想的演剧模式,因为布莱希特的夫人魏格尔也正是他戏剧演出中的御用女主角。布莱希特曾说,只有魏格尔才能真正领 会他的意图,对他的戏能够作出最精确的阐释。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陈颙和“鬼才”魏明伦曾经先后将这部戏引入中国舞台,魏明伦将《四川好人》用川剧来演出成为了当时的热点。此外还有其他单位 团体也曾做过尝试。但此次演出是截至到目前,在中国舞台上演出过的众多版本的《四川好人》中最忠实于原著的演出之一。布莱希特对东方文化非常向往,也曾对 中国的哲学和文学做过一定的研究。但是,毕竟他从未到过中国,也未曾深入并系统地了解中国,说他对中国戏曲了解,也仅仅是偶然在莫斯科与梅兰芳的相遇。因 此,这部戏虽然名为《四川好人》,其实与中国并无太大关系,只是采用了中国的人名和地名。而正因为其中的人名、地名取自中国,使中国观众对其有了莫名的好 感。但实际上这部戏的创作是布莱希特想象中的中国的场景,与中国实际的国情有些不符,在情节设计上也多少有些偏差。因此,对于中国观众来讲,情节的发展难 免有些难以理解。

  但这次演出的《四川好人》,从欧洲人的角度对这部戏作出了新的阐释,使中国观众有了更直接的体会。这部戏的舞台呈现贴有明显的布莱希特标签, 让·贝洛里尼导演把舞台分割成上下两层,在上层空间中,乐队一览无余地展现给观众,而所有的演员则坐在下层舞台的右边,依次站立起身径直走向台中央进行演 出。这些细节设计,都最大化地实现了布莱希特所倡导的“陌生化”效果。在整个演出过程中,首先起到“陌生化”效果的是演出的语言。剧场中在座的大多数中国 观众是不懂法语的,很多精力都放在了观看字幕上,这无形之中就将观众与角色、剧情疏离开来;再次,法国演员的表演也与中国演员的表演存在些许差异;三是在 情节的发展过程中,有大量的叙事性情节,演员既参与演出,又抽离出来向观众叙述情节的发展。可以说,此次《四川好人》在舞台呈现的各个方面基本都符合布莱 希特的演剧理论。其中有些遗憾的就是,由于演剧的语言是法语,当演员从演出中抽离出来与观众进行交流时,观众基本没有反应,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演出的效 果,但对于演出整体效果并无大碍。

  法国圣丹尼国家剧院的《四川好人》在人艺舞台上的演出是非常成功的,这与导演与演员及整个团队的精诚合作是密不可分的。让·贝洛里尼是法国新生 代导演的代表性人物,而参与演出的众多演员也是蜚声国际的知名演员。有专家对这部戏的演出作出了高度评价。认为演出中亮点众多,从舞美设计到音乐的运用都 与演员的演出配合默契,充分烘托出了剧本的核心。演员表演非常到位,全情投入且十分放松,对于戏剧节奏的把握非常到位,既能表现出戏剧的主题又符合中国观 众的接受习惯。

  值得一提的是,让·贝洛里尼导演对于音乐的追求十分苛刻。在他导演的众多剧目中,音乐一直是戏剧的核心之一,这可以说是让·贝洛里尼所导演的戏 剧的标志。但他不是单纯地追求音乐,而一直是将音乐作为突出戏剧主题的关键。这部戏对于音乐的运用十分合理,既悦耳动听又恰如其分;舞台的各种音响效果亦 是如此。比如:沈黛小烟店的铁门一次又一次关闭的巨响,犹如一声又一声的惊雷,猛地惊醒观众,迫使他们马上对剧情作出判断;在最后法官审判沈黛的情景中, 低沉的鼓声不断地敲击,犹如人内心怦怦的悸动,让人觉得窒息。每一次鼓声随着情节不断前进,就像一声声敲到了人的内心之中,不仅仅是对沈黛,也是对每一位 观众心灵的质问。

  从整个演出效果来看,此次《四川好人》的演出更加符合布莱希特最终的戏剧理想——“辩证戏剧”。众所周知,布莱希特最知名的标签便是“叙事剧” 和“陌生化”理论,但这都是他在早期戏剧实践中片面的追求。在其后来的戏剧理论中,他将辩证戏剧作为他的终极追求。在这部法国人导演的德国戏剧中,必定存 在着双重误读的事实,而这恰恰得到了“负负得正”的效果。让·贝洛里尼导演将法国戏剧多元化、包容性强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有意无意之中实现了布莱希特的 目标。该戏不仅在演出过程中追求“陌生化”效果,让观众在演剧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作出理智的判断;同时,也能够让观众不断地投入到戏剧情节中去,没有 失去观剧的乐趣。 (王雨晨/摄影)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