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资讯动态 >> 正文

差异共生与文学共和——2014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侧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8月06日12:18 来源:中国作家网 刘大先

  少数民族文学之于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海外华文文学等其他文学学科,特殊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由于文学主体的身份差异而形成的文学门类,更在于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实践,关联着丰富的文学现实——包括文类、语言、审美风格、运思模式、价值观、伦理态度、认识观念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与中国族群、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息息相关。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在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支持力度的增加、作家创作与活动的繁荣而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正是在这种态势下创办的,之所以称作“多民族文学论坛”,是因为各民族文学之间已经形成了多元互动的局面,各民族文学平等交流、共同进步。

  7月20至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杂志社与大连民族学院联合主办的“2014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在大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40家单位、120位各民族学者共提交了88篇论文,对各个议题进行探讨。这是“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经历了10年后的重新出发,此前10年的成果已经凝结为汤晓青主编的《全球语境与本土话语: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十年精选集》一书出版,并于此次论坛首发。

  本届论坛议题设定为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民族文学研究;二是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动态、趋势与理论总结;三是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回顾;四是多民族文学论坛的学术反思。这个设定预留了广阔的争鸣与论辩空间,实际的发言与讨论超出了原有范围,在文献资料的发掘、个案的批评、理论的推进、跨学科方法的运用等方面显示了学科过渡阶段的特点。同时可以看出,随着边疆民族地区出现的一系列相关问题,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的范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姑且可以称之为“问题主导的转向”,即在审美技法、文化传统研究积累的基础上,侧重对现实关切的问题的针对性研究。这一方面是学科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学者们也有意识增强了文学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

  此次论坛的收获,可以归纳为四大方面。

  首先,李晓峰、席扬、谢刚、姚新勇、王菱等学者通过“十七年”少数民族文学的再解读、革命话语与民族国家话语博弈中的民族文学述评、少数民族身份与主体性生产的曲折流转,重思社会主义与少数民族文学之间的历史关联,并且在与诸如德勒兹、斯图亚特·霍尔及后殖民理论的对话中,于历史与审美、政治与情感的交织中寻找到多民族文学的合法性定位。这是一种宏大视野的再度强调,其背景根植于对1990年代以来偏向个人主义研究范式的反拨。

  其次,阿迪里·居玛吐尔地、杜国景、李长中、吴道毅、张立群、段炳昌、张直心、陆卓宁、哈达、马梅萍、崔荣、车红梅、郭明军、王玉、杨红、严英秀、王菊、张羽华、阿荣、包海青、银浩、宝音达、李国太等分别从各自的研究对象出发,回顾了20世纪以来的少数民族文学总体研究,特别是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状况。大家还就满族、藏族、彝族、蒙古族、仫佬族、哈萨克族等民族的文学,西北、西南、东北等区域的少数民族文学,以及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少数民族生态文学等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其成就与不足。述往知来,这些文学史与学术史的梳理,指向的是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思想范式转型——“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探究。大家注重从更广阔的范围来观察少数民族文学,发现了之前未发现的领域和内容,也反思了之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为下一步的深化夯实了基础。

  第三,在理论探讨中亮点迭出,比如刘俐俐、李苗苗、张琼洁利用故事学的理论阐释有关写狐小说、二十四孝故事的个案研究,卓玛从藏族小说文本中梳理出的母语思维,穆宏燕、黄玲在纳瓦依研究和中越跨境的宋珍故事研究中的族别文学比较、跨国传播问题,在方法论上都有所更新。徐新建、苏珊、赵静蓉、李元乔、史芸芸等人提出一些关键词与核心概念,如文学治疗、安全与记忆、动物伦理、原生情感与公民政治等,既有民族文学的特殊性,也具有辐射其他学科与领域的普遍性和前沿性。

  第四,关纪新、李骞、龚举善、纳张元、祁晓冰、张放、李晓梅、陈玲玲、孙诗尧、高云球、晁正蓉、多洛肯、陈水云、于东新、刘嘉伟、冯文开、汪文学、赵延花等人的古今作家作品评论,对民族文学、民族主义、民族性、地域文化与族群互动形成一系列开放型的文本,显示了沟通古今、联结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的路向,正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成果,来自不同民族、地域、专业的学者们逐渐达成了一个学术共同体“差异共生”的共识。

  对于当前的多民族文学现状,可以形容为“文学的共和”。多民族的“文学共和”(价值的共存、情感的共在、文化的共生、文类的共荣、认同的共有、趣味的共享)通过“不同”的文学,而最终达致“和”的风貌,这是对“和而不同”传统理念的再诠释。我们应该恢复与重新阐释本土文化传统中的一些概念与观念,将多民族文学的文化文学遗产做创造性的现代转化。

  如果要对本届论坛的特点进行描述,可以说它体现了学者的人间情怀,感知他人疼痛和创伤、相互理解与沟通的愿望,走出封闭文化圈的姿态和高度,追求与开拓多元和谐共同体的愿景和实践。作为学术转型的一个重要节点,弦歌相继、薪火不绝,老中青三代学者济济一堂,也显示了民族文学学科日益壮大、深化与细化的态势。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