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资讯 >> 正文

不能仅从票房看中国电影对外传播的成败——访中国影协秘书长饶曙光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8月06日09:33 来源:中国作家网 任晶晶

  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10余年来,市场规模迅速崛起,已经跻身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可就在国内市场快速崛起的同时,中国电影 海外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国内、国外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面临着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7月29日,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批准,中国文联 电影艺术中心主办,DMG印纪娱乐传媒集团和《世界电影》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电影家协会国际传播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中国国际传播(电影)发展论坛在京举 行。会上,来自国内外的电影人和研究专家就“东西方审美异同谈中国电影对外传播策略”和“从全球电影产业发展趋势看中国电影国际化合作模式及青年电影人才 培养与交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会后,本报记者就此问题深入采访了中国影协秘书长饶曙光,他认为中国电影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要高度重视中国电影对外传播 的问题。同时,中国电影人要凭借自身的实力,开拓自己的表现空间,把合作引向深入,由中国的元素引向展现中国的形象、中国的精神,让中国电影真正走出国 门。

  记  者:据你的观察与了解,近年中国电影对外传播的现状如何?有观点认为在好莱坞本土影片占据97%以上的北美市场,不该成为我们重点打入的市场,你怎么看?

  饶曙光:首先我认为“走出去”这个词改为“对外传播”比较合适,因为“走出去”是个技术性的概念,而不是战略性的考虑。相对于国内市场的发展, 中国电影近几年的对外传播不太理想,它没有与国内市场同步发展,这个情况是比较复杂的。有人认为北美市场不应是我们的重点,我们应该首先打入华语圈、儒家 文化圈,然后再是非洲、拉美这样一些国家,但是非洲、拉美这些国家的电影市场根本还没有发展起来,所以这不仅是“走出去”的问题,还是一个对外传播的问 题。其实,北美市场不仅是中国电影打不进去,韩国、意大利、日本、法国等各国的电影要进入北美市场也都是很难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对北美市场的传播存 在一个很大的结构性的障碍。因为所有的外国影片、非英语影片,美国都把它称为艺术电影,所以进入它的主流商业院线很难,即便是进入了,观众的接受度也存在 很大的问题。

  记  者:有观点认为,由于文化的差异以及话语方式、产业结构和电影理念的迥异,中国电影与海外市场对接将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对此,你怎么看?

  饶曙光:中国电影与海外市场的对接是短期内难以完成的任务,但并不是一个永远不能完成的任务,只是短期内存在很多结构性的障碍,比如前面讲到的 美国把非英语影片都看成是艺术电影。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对美国的传播,首先有两方面的工作要做,一方面要做大做强国内市场,我们的市场强大后,影响力 也会增强;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做好北美市场观众的调研,建立好发行渠道。这两方面要同时做。当中国市场强大到一定的程度,然后又对北美电影观众有了一定的了 解,并有发行放映渠道,那么就有可能水到渠成,取得成功。

  记  者:为什么我们的影片会在国外遭遇水土不服?在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把中国故事讲述成国际化的故事方面你有何思考?

  饶曙光:除好莱坞电影是全球化的之外,其他国家的电影到中国来也有水土不服的问题,这是除好莱坞之外所有民族电影都要面临的问题。但它并非是完 全的水土不服,而是表达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我认为,讲好中国故事最重要的还是要体现中国文化内涵,具有中国文化标识和中国文化风格,在坚持这个原则的基础 上再去考虑他的国际表达,考虑以海外观众能够接受的方式去讲故事。说到底,这对我们来说,主要还是能力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缺乏国际化的视角和阐述,所以 在国际表达方面存在短板,我们的很多表达方式与海外有差异,在这个方面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国际化的人才。目前看来,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记  者:从文化交流层面上,中国电影应该是走向了全球,但在经济层面上似乎还稍有不足,你如何看这种对外传播的不平衡现象?

  饶曙光:这个问题涉及到我们应该怎样从战略上来认识中国电影的对外传播,我们不能仅仅只有一个经济指标,不能仅仅看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获得了多 少票房,更重要的是中国电影进行了有效的海外传播,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提升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应该有一个更具有战略 性的考虑,不能只停留在经济层面上,最重要的是要为中国的大国崛起做好文化沟通的工作,我觉得这个对中国更重要,只有这样,我们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上才能走 得更顺畅。所以,从战略上考虑,中国电影应从这方面下更大的功夫,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记  者:说到合拍片已经成为近年来的创作热点,通过与国外电影公司的合作,也充分利用了他们遍布全球的发行和营销网络,使合作的影片在全球有了一定的票房保 证。但就已经上映的合拍片来看,似乎出现了一些误区,或是简单的中国演员的参与,或是中国元素的点缀,都是浮于表面的东西,很难看到中国文化的深层表达, 你怎么看这个现象?

  饶曙光:从全球范围来讲,合拍片都是一个有效的对外传播方式,因为它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对参与国家有一定的票房保证,这在全球是一个最基 本的做法。就目前我们合拍片出现的这些问题,我认为短时间内还很难改进。比如《变形金刚4》,尽管戏份增加了,但你永远还是处于次要的和被支配的角色,要 实现中国文化的深层表达,最重要的还是你的话语权和主导权。这个话语权和主导权除了你的经济实力和经济规模之外,还在于整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这需要一个 过程。我们要在合拍中实现更多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一要扩大投资规模、主导的能力,另一个要选择国外有实力的大公司合作。有实力的大公司与你合作也有一定的 前提,就是要对等,经济实力、技术实力、人才实力和整个电影工业的运作能力都要大幅度的提升。就国内的情况来说,能与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媲美的大公司还很 少,最近10年可能会出现这种大的集团公司,到了那个时候情况可能会有一个根本的改变。

  记  者:你认为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拍片?

  饶曙光:所谓真正意义上的合拍片,它其实有两个概念,一是经济方面的主导,一是文化方面的主导。经济方面的主导很简单,就是根据投资所占的份 额。文化方面的主导权是与经济主导权相关的,只有有了经济上的主导权,才会有文化上的主导权,这两方面需要同步的实现。真正的合拍片对我们来说,一方面是 要学习人家的先进理念、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运作,另一方面要在合作中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和话语权,从经济和文化层面实现更多的主导权和话语权,那么我们的 合拍片就能在对外传播中发挥更积极主动的作用。

  记  者:中国影协刚刚成立的国际传播工作委员会,将在推动中国电影对外传播方面发挥怎样的作用?

  饶曙光:中国影协国际传播工作委员会,首先是要站在中国电影对外传播的战略层面上考虑和开展工作,不能局限于票房,局限于经济层面,我们要考虑 到怎样更好地为中国形象、中国文化软实力发挥积极的作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国电影对外传播应该建立一个立体化、多层面的传播体系,我们需要把政府、市 场、社会、民间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中国电影对外传播的新突破,开创一个新的局面。这就是说,不仅仅是政府和企业这个层面,而是整个社会,包括我们 的整个外交都要为中国电影的对外传播发挥积极的作用,形成合力。特别是要利用社会资源、民间资源,而中国电影家协会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我们可以建立 一个社会平台、民间面孔,把社会和民间的力量整合起来,与政府和企业协同发挥作用。

  记  者:在青年人才的培养和交流方面你有何建议?

  饶曙光:在人才培养方面,将利用和中国影协国际传播工作委员会合作公司的优势,请一些好莱坞的制片人、编剧、导演来讲课、交流,提高中国电影海 外传播的能力,在这方面培养更多的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借鉴韩国电影经验,韩国电影在海外的人才培养上,派出了一大批相当于是高级蓝领到美国的各大公司、各 个专业、各个环节去学习,从最底层的工作干起,把现代电影所需要的各门技术都学到手,所以韩国电影最近20年进步特别大。再比如说,现在美国电影有100 多个工种,我们满打满算也就30多种,甚至有很多工种我们甚至都还不知道。这是电影工业尤其是现代化电影所需要的,这方面我们要加强自己的人才培养,国家 也需要从战略层面来考虑,加强电影高科技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这方面很重要,比如像《唐山大地震》《集结号》这样的影片,我们都是请韩国、新西兰的公 司来做特技。李安也说过,在中国拍片有很多专业环节不到位。我们缺乏专业的团队和公司。只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配合,才能完成一个现代化的电影产品,在这 方面我们也希望能开拓出新的模式。中国电影的对外传播,需要的是整个行业的强大和电影系统每一个环节的完善,否则有再好的故事也拍不出来。好莱坞电影之所 以能够打动全世界观众是因为从源头的剧本开发阶段就面向全世界观众的需求展开,且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从剧本开发到制作宣传的每一个环节都很强大,这才是他 们致胜的关键。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