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少儿 >> 新书推荐 >> 正文

王一梅《一片小树林》:这个世界拥抱理想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8月06日09:11 来源:中国作家网

  很久没有读到纪实小说了,最近几年满眼看到的,似乎是幻想文学居多,天马行空、五彩斑斓、汪洋恣肆,而眼前这本朴素不起眼的、被戏称为“封面像语文课本”的《一片小树林》,竟带给我一份异样的感动。

  因为书中写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人物。

  杨瑞清,这部纪实小说的主人公,一个师范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不肯留在城里工作,写了请愿书要求到最偏僻的乡村去做一个村小教师,如果说,这事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尚不算太稀奇,那毕竟还是个充满理想主义氛围的时代,但是19岁的杨瑞清来到五里村小学,从普通教师到接过老校长的班,扎下根来,一做就是30年!中途并不是没有机会调去城里升官发展,竟也被他毅然放弃了。有人说他傻,是啊,当下社会聪明人太多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追名逐利是大多数人奋斗的动力,可是这位杨校长,心里只揣着一个理想,要办好一所如前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小而美”的中国农村小学校!他怀着这个朴素而纯粹的理想,把一个只有15亩地、白墙黑瓦的一排平房、周围都是水稻田的村小,建设发展成为一个占地300多亩、20个班级、50多名教师、500多名学生、新校舍、体育馆、纪念馆、行知基地等现代化设施的气派的新型农村小学,当年为了打制课桌椅而种下的小树林,今天则吸引了世界各地来参观的外国学生在这里漫步留影。

  这是怎样的一个人、怎样执著的情怀、怎样坚定的信念才能够做到!

  《一片小树林》的作者王一梅,用质朴而流畅的文字,描绘了这位不同寻常的杨校长丰富而宽广的内心世界。作为一名教师,他怀有睿智和大爱,像呵护易碎的玻璃器皿一样呵护着那些质朴的农村孩子们的纯真和自尊,譬如用“奖励法”来引导那些有不良习惯的学生纠正错误行为,用“晚开花”的道理说服老师们取消损害学生自尊心的留级制度,从学生偶然的闯祸事件中细心发现其潜在的天赋并及时予以鼓励,对想要安慰苦命妈妈而偷拿茶缸的贫困女孩,他想尽办法避免让那幼小的自尊心受到打击。作为一名校长,他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有深入独到的研究,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办学方针,带领老师和学生们,因地制宜开展“知行合一”的教学方法,有条不紊地一点一滴实现“小而美”的办学理想。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有理想有抱负的创业者,他执著于理想,脚踏实地,坚信“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在整个中国社会都在反思教育问题的今天,在应试教育体制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显得弥足珍贵;在不少学校困扰于行政化、逐利化和学术造假的今天,“小而美”的办学模式显得纯粹高尚,令人肃然起敬。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刷一切的当下,竟有人在偏远的乡村怀着远大的理想默默地办教育,不图名不为利,只为了办好一所“小而美”的学校,有多少人应该为之感动,又有多少人应该为之汗颜!我们的教育,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因为有了杨校长这样的人而有了希望,有了前途。行知学校的那一片郁郁葱葱的小树林,正是这样一个百年树人的伟大事业的见证。

  我非常欣赏这部小说的写作手法。首先,它出奇地好读,虽然全书并没有严谨贯一的故事情节,而只是一些松散关联的生活事件所组成,但是作者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构思和叙述方式,利用一些小小的道具,有时候在上一章末尾和下一章开头之间,有时候在上下句或者上下段落之间,营造出近乎“顶针”或“接龙”的效果,使那些原本松散的故事情节、细节衔接得十分紧凑而又自然,尤其是从第一章直到第十八章,阅读起来一气呵成,行云流水一般。此外,小说中有许多生动诙谐的校园生活细节描写,几个农村儿童形象描绘得异常生动,颜海军、颜娟娟、朱大洲、杜斌斌、曲小琴,“江南七怪”、“蛤蟆回家路线图”……这些建立在大量扎实细致的采访基础上的描写,常常令人忍俊不禁。孩子们纯真活泼的天性与杨校长杜老师们对教育方法的不断探索形成了引人深思的互动。

  作者王一梅是一位成熟的儿童文学作家,虽然这部纪实小说的题材是记录一所村小的创业和发展历程、叙述一位杰出的小学校长的事迹,但是王一梅显然记得,她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少年儿童。因此我们看到,作品有明确为小读者量身定做的特色——流畅的可读性、活泼的情趣、生动的细节。

  最后来说一说《一片小树林》别具匠心的开篇。朱大洲,全书第一个出现的人物,在南京火车站的月台上重温朱自清的名篇《背影》,与他的母校恩师杨校长的背影相重合,有一种浓浓的怀旧感及父子般深厚的情愫,也托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心愿:师生如亲人,师恩重于天,愿这份浓浓的情感能够在一代代师生之间不断传递下去。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