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网络时代 书店不能只卖书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8月05日10:45 来源:北京晨报 周怀宗

  网络时代 书店不能只卖书

  上个月,北京民营书店单向空间第三家店在望京开业,这家被定位为旗舰店的书店,也是单向空间实现自己文化理想的平台。

  从2005年第一家单向街书店开张,到如今更名为单向空间,经历了数次搬家的单向空间,在许多人的眼中,不仅仅是一家书店,也是城市中不多的能够让人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交流的收获的地方。

  对于单向空间的创办者来说,或许这也正是他们所追求的效果。在单向空间的微博上,他们如此介绍:“单向空间不仅是一家书店,一间咖啡馆,一所出版机构,还是一个文化自媒体平台,一个活跃的沙龙主办方,一个创意工作室。”

  创办之初到现在,九年来,许许多多的文化沙龙在这里举办,无数的作家、艺术家乃至各个文化领域的名流都曾在这里停驻,小小的书店里,承载了许多人关于阅读、关于文化的记忆。

  单向空间的创办人之一张帆说:“从创办开始,单向空间就不曾把自己定义为一个传统的书店,我们更希望它是一个文化传播的机构,一个以书为灵魂,以阅读为核心的交流空间。”

  是书店也是社交空间

  北京晨报:近年来,许多书店关闭,而单向空间的规模却在逐渐扩大,单向空间有什么特别之处?

  张帆:我们几个人因为兴趣和爱好创办这家书店,从一开始就没有把自己定位为一家传统意义上的书店,而是想把它做成一个文化传播的平台。当然,这种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活动,仍旧是以书为灵魂的。

  北京晨报:在今天看来,这个想法实现了吗?

  张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开的这家店应该是我们的理想状态,它不像一家书店,而像一个客厅,我们希望来到这里的人们,就像在自己家客厅里,或者在朋友家的客厅里,放松而自如地交流,因此在书店的环境、装潢等方面都经过特别的设计。

  北京晨报:如果仅仅是一个放松的交流空间,那么交流的地方很多,为什么一定要来书店呢?

  张帆:当然,可以交流的地方太多了,饭馆里、公园里、家里等,但我们想做的是,提供一个和阅读、智力碰撞有关的交流空间,使得人们在生活琐事、在八卦之外,还能有一些精神上的交流和享受的空间,一个多维度思考的地方。包括我们的沙龙、嘉宾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其实都是平等的交流式的,而不是听和讲的关系。

  一组图片 也能是一次好阅读

  新的传播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互联网、移动网络等,大量地分化了传统的阅读。纸香墨韵式的阅读,不可避免地在渐离人们。

  对于一家书店来说,这可能不是一个好的时代,对于习惯了纸质阅读的人们,书店越来越少的城市,似乎也在逐渐失去了文化的味道。

  张帆说:“有房子、有图书的书店,并不是唯一提供文化氛围的方式,我们希望人们能够更多的阅读,但却未必以纸质图书的形式,有时候,可能一篇文章、一组图片,也是一次很好的阅读体会。”

  单纯卖书难生存

  北京晨报:书店生存的艰难屡屡被人们所关注,在您看来,情况如何?

  张帆:在今天,书店业本身的发展状态,乃至图书产品利润的不理想等,都使得单纯的卖书,难以支撑起一家书店的生存。实际上,从创办之初,单向空间就没有想过单靠卖书来生存。我们想做的,是一个传播文化的平台,通过生产好的内容来实现价值的回报。比如说我们的沙龙、出版业务、线上自媒体以及衍生品等,都是我们扩大自己影响力的方法。

  北京晨报:单向空间已经开了三家分店,是不是证明了这种方式的成功?

  张帆: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把它当做一个赚钱的事业,并不是因为要靠书店来养家糊口才做的。更多是因为业余爱好,大家有些闲钱,拿出来支撑自己的兴趣而已。但当兴趣延伸到现实,变成一家书店之后,必然会有一些商业上的运作,最开始会不成熟,但是随着书店的经营,慢慢也摸索出来一套比较有特点的经营方式,比如我们的沙龙活动,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在坚持,后来也有许多人在模仿,我想这样的方式,其实也是一种品牌的推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进入到阅读的世界。

  线上线下

  同时发展

  北京晨报:在今天,新的传播技术正在影响着人们的阅读方式,对于一家书店来说,是好是坏?

  张帆:在新的传播领域,我们一直都走在前沿。2005年第一家店开业时,传统门户网站刚刚兴起不久,博客、校园网正是火热,那时我们就已经开始在网络上经营我们的品牌,在开书店的同时也开网站,在网络上发布我们的信息,嘉宾的文章等,后来,豆瓣出现,我们也在上面建立自己的小站。包括现在的微博、微信等,我们也都是第一时间进入。这些年来,我们可能经历了几乎所有的新传播方式,从早期的邮件、BBS到现在的微信。

  北京晨报:为什么会想到用新媒体推广书店?

  张帆:单向空间在线上的自媒体发展之所以这么早,我想和创办者很多都是媒体人有关,对于新媒体的敏感度比较高。到现在,很多时候我们的各种信息和动向,大部分都是通过新媒体传播的。

  书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商品

  北京晨报:当前,网络书店方兴未艾,很多人已经没有逛书店的习惯。

  张帆:在我们看来,线上线下的功能和影响力并不相同。在网络上,一篇文章可能阅读量数十万,但是现实中的书店,我们举办一次活动,能够有三四百人就很不错了,空间有限,不可能无限地容纳人群。但这并不表明现实中的书店不重要,一个人,到书店去,坐一会儿,读一本书,和在电子屏幕上阅读是完全不同的。当然,两者之间本身并不矛盾,读者在线上可以轻松获得更多的资讯,但在现实中的书店中,则会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氛围。同时,两者之间又会互相促进,实际上,我们在线上也有网络书店,并不因为我们开书店而拒绝网络。

  北京晨报:在现实中,单向空间是一间特别的书店,在网上,是否也如此呢?

  张帆:我们的网络书店,和我们一贯的风格相同,包括书店本身的设计,不仅仅是图书的罗列,有我们书店的推荐、每期的榜单,以及方便的搜索功能等。同时,读者买了以后,收到的也不仅仅是一个千篇一律的包裹,我们的包裹也是特别设计的,非常精美,还有书签、明信片等随书赠送。我们一直认为,书是一个好的商品,也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商品,不论是卖的人还是买的人,应该有不一样的感受和心情。

  让人们能够去读好书

  北京晨报:当前,图书的阅读率下降,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你怎么看现在的局面?

  张帆:影响人们的阅读,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让人们能够去读书,读好书。至于在哪里阅读并不重要,甚至阅读的对象是不是纸质的书,也不是最重要的,可能一篇好的文章,一组摄影图片,都会是一次非常美好的阅读体验。

  北京晨报:如何才能做到使人们有好的阅读体验呢?

  张帆:首先,单向空间一直都在做阅读推荐,这是从一开始就有的,不论是在线上还是在线下,都没有中断过,而且推荐的目标不仅仅是书,各种好的内容都在推荐之列。其二,就是我们的图书推荐,我们联合出版部门、媒体人、嘉宾等,每周都会有一个单向空间的每周新书推荐。其三,我们也做一些自己认为值得阅读的产品,比如我们会邀请一些思想界优秀的人写文章,最终集结出版,成为现实的出版物。此外,还有线上的阅读介绍、沙龙活动中的各种推荐等。今天是一个资讯和阅读产品极其丰富的时代,很多时候,找一本自己心仪的书不容易。我们希望,我们的工作可以把那些好的东西推荐给人们,也使读者能够减少一些自己寻找好书的工作。

  卖书从读书开始

  北京晨报:很多人经历过在书店找不到好书的经历,也难以得到卖书人的建议,实际上,卖书人不读书,也是不少人对书店失望的原因之一,单向空间是否有这样的问题?

  张帆:确实如此,现在的书店,可能卖书的店员只能帮你用电脑检索书籍,但很难给读者好的建议,但恰恰现在的书太多了。我们当然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间书店,四五千本书,同时新书的流动速度非常快,可能不太容易了解店中的每一本书。但是我们一直都极为重视我们本身的阅读素养,鼓励和提倡店员多读书,其实这也是一家书店的魅力之一。基本上,我们的店员的闲余时间都是捧着书在读,他们可以给读者很好的推荐和介绍。包括我们的内部设计,也尽可能地不给人一种单纯的买卖的印象,比如我们的收银台,并不非常明显,也并不单纯是一个收银的地方,而是一个工作台式的,店员本身也在这里读书、工作。

  书店不仅仅是卖书的店

  北京晨报:很多人对书店的未来并不乐观,在您看来,未来是什么样的?

  张帆:未来的书店,要说到共同点,可能有一个,就是书店不仅仅是卖书的店。除此之外,能够生存下去的书店,可能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以单向空间来说,我们更加注重提供内容和实物的产品。

  北京晨报:目前单向空间已经开了三家店,还会开更多的店吗?

  张帆:线下的书店,我们暂时没有太着急去开更多的店,本身这个行业也不支撑做这样的事情,通过大规模地开店赚钱。而且,开店也并非唯一的提供文化氛围的方式,其他的方式也可以,比如出一本书,做一场文化沙龙,哪怕并不是在我们自己的店里做,都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目前来说,我们下一步的工作,要打通线上线下的社交空间,在线上的自媒体会有更多的活动,多开几家线上的书店,同时我们的自己的出版物也会是比较重要的工作。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