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杂文 >> 正文

杨自沿:玉树的前世今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8月04日09:00 来源:人民日报 杨自沿

  到青海工作近30年。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已经深深地融入我的生命当中,再也离不开了。如果说,青海是我心灵深处盛开的花丛,那么玉树就是其中最美的那一朵。

  2006年金秋时节,因为落实东仓家族收藏的《大藏经》保护工作我才第一次到玉树。2013年,玉树地震灾后重建之际,又一次来到玉树。仅有的两次玉树之行,让我见证了玉树的前世与今生。

  2006年的金秋,高原的一切都在悄悄地成熟当中。沿着214国道从西宁出发,路越走越高,人越来越少,风景越来越纯粹。过了湟源峡,大片大片 待收割的麦田和油菜,正伏下头享受着清风的抚摸。再往西南方向前行,过了共和盆地,一望无际的草原开始在眼前出现,阳光温暖,牛羊懒散。翻过姜路岭,草原 的金黄色更加浓郁了,远处的山头上已出现雪的颜色。路上少有车辆,在博大、空旷的原野之上,感觉车就像大海上的一叶小舟,在奋力地向前靠岸。行走在巴颜喀 拉山上,地平线一望无边,无论如何让人不敢相信这是海拔4300多米的高度。夕阳西下的时候,我们终于到了玉树,这个青藏腹地藏语意为“遗址”的地方。

  是夜,一切归于平静。酒楼瓦肆欢快的歌声渐渐淡去,伴之而来的是忽高忽低,此起彼伏的犬吠声,让玉树这个有月之夜显得更加安静起来。我由此而生出一种莫名的感觉,玉树,是世俗之中的神圣之地。

  占青海总面积三分之一之多的玉树,长江、黄河和东南亚第一巨川湄公河(即澜沧江)均发源于此,而巍巍唐古拉、茫茫昆仑山、绵绵巴颜喀拉,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横空出世,留下无数动人的传说和神话。

  翻阅玉树的历史,从古代的羌人之地到魏晋南北朝时的苏毗王国,从隋的“女国”到唐、宋的吐蕃属地,再到后来元明清时期归中央政权统辖,玉树的文 化发展既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又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魅力。从唐蕃古道走来的玉树,让我们依稀看见了16岁的文成公主,逗留在玉树那段时日的青春芳 华,看到勒巴沟里拜佛冥思的文成公主,是怎样用个人的幸福换来汉藏百姓的安居乐业。我相信,也许这正是文成公主在勒巴沟的山上、石头上命人镌刻六字真言和 佛像的真实意愿。她只希望用一个人的牺牲能够换来天下的和平。从历史的深处中走来的玉树,让我们真切地感知,这是一片热爱和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土 地。

  说到玉树,就不能不说结古。这颗镶嵌在玉树大地上的明珠,藏语意为“货物集散的地方”。古代它是西藏和中原联通的必经之地。一定意义上讲,因为 结古,才有了唐蕃古道这千年的传奇。据说历史上川西雅州每年要发出9万驮茶叶至结古,然后由结古发5万驮至西藏拉萨,4万驮在青海省南部各蒙藏族聚居地区 销售。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玉树人精明的商业头脑,他们既尊重传统,也敢于创新;他们既富有康巴儿女勤劳、豪爽和不屈不挠的品格,也有着聪明、果敢和抢抓 机遇的精明。他们和汉、回等民族一起,创造着财富,也创造着民族团结的佳话。当你看到他们一手捻着佛珠,一手按着计算器;一边用藏语通手机,一边用不太流 利的汉话讨价还价时,你就会深深地明白,康巴人的自信和骄傲,不仅仅来自于马背。

  是的,我还得说,康巴人是执著的。2006年因为东仓家族的《大藏经》我第一次去玉树,而多年后,守护了《大藏经》40多年的次成文青和他的女 儿更松代忠,在地震中罹难。为了保护《大藏经》,次成文青在年近60岁的时候开始整理那些久不见天日的经文,并修复了300多卷。但因为地震,那些耗费时 日和金钱,甚至让次成文青一家入不敷出的经书,又一次遭到损坏。好在,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大藏经》有了它最好的栖居之所。但让我一直唏嘘不已的是,如 果当年藏经阁落成之后,及时将《大藏经》搬入,次成文青和他的女儿就不会罹难,《大藏经》也不会遭到损坏。

  玉树大地震转眼过去了三年。我依然记得地震十天后那个大地呜咽、山川含悲的景象。但是,一顶顶蓝色的帐篷,帐篷上面升起的青烟,又似乎让人看到 一份豁达与从容正在玉树的土地上生长。格萨尔广场边上的帐篷里,一盏盏长明酥油灯闪烁着吉祥的光芒,把人们的哀思与祈祷送给渐行渐远的逝者,似乎一切的开 始与结束,都是这样安详和宁静。鲜红的旗帜,插在废墟之上,见证着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救灾援建者,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从死神手中夺回一个又一个鲜活 的生命。

  参加完玉树重建公共文化设施和游客服务设施布展的论证会,我漫步在结古街头。冬日的结古依然有着别样的美丽。远山盖雪,近处炊烟升起,温暖的阳 光照耀着新生的玉树。在格萨尔广场,工人们还在忙碌着清扫,巴塘河边的文化娱乐休闲走廊河水清澈,曲径幽回,州博物馆主体已经完成,康巴艺术中心正在进行 装修……而更令人欣慰的是,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下,玉树民俗展示、民间工艺研发展示、民族非遗艺术培训等文化产业重点项目都已经或正在落实当中。一 些在地震中受损的文物单位,也得到了妥善的修缮和维护。我发现,“苦干三年,跨越二十年”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党和政府庄严的承诺。玉树的前世固然辉 煌,玉树的今生也毫不逊色。

  特殊的地理区位、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决定了玉树重建堪称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海拔最高、难度最大、条件最苦的一次大规模重建。三年里,我们看到 的是攻克一系列难以想象困难的智慧和勇气,是“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抗震救灾精神。我相信,在这片高天厚土上,玉树不倒,青海常青。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