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青春 >> 新闻 >> 正文
80后作家集体“奔三”,进入成人童话之时,90后作家还未入流。本期话题,我们邀请了4位武汉高校的文学社社长,一起谈谈他们的作家梦。
记者:作为90后文学青年,你关注哪方面?有想过出书吗?
秋迟:写作都是按照个人兴趣所在,我有学术方面的打算,至于出书现在说不准,学术研究和自由文学创作是两回事,出书涉及的事情也太多。
殷松亭:我关注外国文学翻译,想写一部小说或者剧本,类似于泰坦尼克号那样。不过现在,我应该会先找一份工作(最好跟文学相关)。
守拙斋主人:我对传统文化有着特殊的情谊,文学会成为自己的业余爱好,有机会会出版自己的诗集。
汪慎之:90后应该是那种主张身体力行的体验派,我坚持“要么旅行,要么写作,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这个观点。以后想留在大学任教,继续从事文学创作,希望能出书。
记者:80后作家韩寒和郭敬明“写而优则导”,受到粉丝热捧,你们如何看待他们?
秋迟:韩寒的书我没看过,郭敬明的书看得也不多。对比郭敬明早期和现在的作品,很明显,矫揉造作的感情不能掩盖物欲,教给人的是青春易碎的悲观情怀,而不是滋养心灵,帮助人成长的情感。
殷松亭:外国小说中大多带有深邃的哲学思想或者心理学建构。郭敬明我只看过一部《幻城》和几个短篇,实在找不到有嚼劲的东西。
守拙斋主人:郭敬明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但不是成功的作家,他的文章体现不了“文以载道”的精神,电影也是拜金主义风格,无法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对韩寒比较欣赏,觉得他更为真实,他的文章是很好的“公路文学”作品。
汪慎之:对于韩寒、郭敬明出书拍电影,我认为是个人自由,既然现在有市场,就不妨发展,好的作品自然会留下,不好的时间久了也会被遗忘。
记者黄津 实习生熊燕妮 张小雪
秋迟 武汉大学前任文学会会长
殷松亭 武汉大学现任文学会会长
守拙斋主人 华师传媒学院灵溪文学社社长
汪慎之 华中科技大学铎声文学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