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酷评 >> 正文

电影《后会无期》:关于成长的隐喻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7月30日09:24 来源:中国作家网 王人凡

  成长是电影属意的永不过时的经典主题之一。每一代人中都会有那么几个才华横溢的站出来,用影像记录岁月,代表同龄人对属于他们的成长经历进行追 索与反思。于是,韩寒当仁不让地交出了电影《后会无期》。而我们也惊喜地发现,在这个精神生活乏善可陈,人文关怀缺失的时代里,仍然有人愿意站出来,喊出 他们自己的声音,这一点,无论如何都是弥足珍贵的。

  从形式上看,《后会无期》属于公路电影范畴,但它摒弃了类型片的惯用套路,在电影语法和叙事节奏上都作出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创新。而影片在关于 成长这一母题所设置的隐喻上更是着力非凡,在保证影片整体流畅的前提下,留出了足够的空间供观者结合自身进行带入或者遐想。初涉电影,韩寒便做到了这些, 一方面是才华使然,另一方面,也是韩寒作为作者一贯认真的态度的又一次体现。影片故事从离开故乡东极岛的三个年轻人眼中伸展开去。他们是书生气十足的江 河,凡事喜欢吹牛的浩汉和傻乎乎跟着两个大哥哥的小兄弟胡生。其实,这三个主要人物在韩寒的语境里分别象征了智慧、世俗与纯真,而他们的共存共生则构成了 一个拥有复杂情感的完整的人。东极岛在这里有着极强的指征意义,聪明的韩寒用一首岛歌点出了象征着故乡或母体的东极岛所代表的破败与蒙昧,而兄弟三人远行 的目的和意义——送江河去远方教书——则明白无误地表达了作者寻求启蒙的决心和勇气。

  在路上,世俗一直渴望寻找某种具象的表达,也就是浩汉寻找的周沫和刘莺莺;而智慧也就是江河一直在做的不断地感悟与反刍,感悟爱情、友情和亲情 并最终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养分。于是浩汉和江河两个人不断地拥抱与反目构成了影片的主要线索,也就是推动成长缓缓前行的原动力。影片开始不久,便出乎所有人 的意料之外——三兄弟之一的胡生竟然丢得无影无踪。细想一下不难发现,这其实正是导演的神来之笔,暗喻成长伊始,不管情不情愿,第一步总是要告别纯真。

  周沫是浩汉寻找的理想,是每个人都曾有的饿的吃不上饭也要坚持的理想,但这样的理想虽单纯美好却遥不可及,所以很快就会过去,就像在片场被扮演 刽子手的演员用枪指着仍然回眸一笑,仿佛在向既残酷又美好的青春挥手作别。世俗寻觅的第二个目标则是欲望。刘莺莺就是浩汉的欲望。两人通信多年,浩汉对刘 莺莺有着各种隐秘的幻想,直到一场充满仪式感的会面彻底扼住世俗欲望的哽嗓咽喉——血缘关系的不可逾越象征了欲望无法达成的宿命及永恒。既然欲望永远无法 被满足,又相继丢失了纯真与理想,世俗生活只有依赖智慧踯躅前行,直至抵达幻想中真理的彼岸。于是浩汉与江河相互依偎着,一次又一次重新上路。

  如果说导演通过对浩汉这一角色戏谑式的刻画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温柔嘲讽,那么对江河的描写则展现了导演对人类智慧的敬畏与某种期许,阐明人类终 究要依赖智慧完成对于自我的再造。片中另一个颇具深意的“角色”要算浩汉从东极岛开出的那辆车。周书有云,物周为器,导演用车比喻人之处世所仰仗的各类器 物,如科技工具、专业知识、人际关系等,皆属这类器物之列,而世俗生活也必须依靠这些器物实现普世的认同。反观智慧则不需这些,这也是浩汉和江河在面对汽 车被骗走时截然不同的反应所在。最终,人类智慧与世俗生活分道扬镳,至此,一场私密的成人礼宣告结束,不断的寻找与遗失终于将成长的主题深化,青春就是挥 霍大把的时间无所事事,而只用几个瞬间完成成长,作为导演的韩寒巧妙地将这几个瞬间放大还原,同时完整而从容地表达了自己关于青春与成长的认知和态度。

  很多人喜欢拿《后会无期》与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系列放在一起作比较,好像非要通过票房、口碑、受众等等不一而足的标准将这两个片子分出个高 下。其实,这仅仅是一部电影商业属性的外在表现,而作者关于某一话题的思考以及这种思考的时代性才是一部电影的真正精神内核。诚然,《后会无期》与《小时 代》系列都取得了可喜的票房成绩,但是,就如同喝了陈年佳酿和兑水的酒精都能令人迷醉,而其中的滋味一定是大不相同的。韩寒自从出道以来一直在不厌其烦地 书写关于成长的感悟,并不断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梳理和思考,因而交出的作品往往富含理性的思辨。而同样作为“80后”领军人物的郭敬明则早已习惯在物欲崇 拜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在疯狂积累财富的同时他一直在做减法,但遗憾的是,他所减掉的恰好是人性中最可宝贵的品质与品格。说穿了,其实韩寒和郭敬明各自代表 的是迥然不同的青年群体,一类勤于思考,坚守独立人格;另一类则笃信世俗成功学,并甘愿为之付出灵魂也在所不惜。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