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杂文 >> 正文

韩少功 方华:随笔二题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7月29日10:09 来源:天津日报 韩少功 方华

  想象一种批评

  当代最好的文学,也许是批评——这当然是指广义的批评,包括文学批评、文化批评、思想批评等各种文字。

  这种揣测可能过于大胆。

  如此揣测的理由,是因为电子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已经告别信息稀缺的时代,进入了信息爆炸或信息过剩的时代。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拐点。在拐点之前,没有网络、电视、广播以及发达的报业,文学家是生活情状的主要报告人;文学作品享受着“物以稀为贵”的价值优势,更以其具象化、深度化、个性化的特质,成为效率最高和广受欢迎的信息工具,帮助人们认识世界与人生。但在拐点之后,如果不是对文学鉴赏有特别的训练与爱好,通过波德莱尔去了解法国,通过托尔斯泰去了解俄国,通过鲁迅和沈从文去了解中国人,对于一般大众来说已很不够用,至少是不太方便。现在的情况是:细节与叙事不再是文学的专利,段子、微博、博客、视频、报刊、电视剧等都充满细节并争相叙事。每天揣着手机和敲击鼠标的很多人,不是信息太少,恰恰是苦于信息太多、太繁、太乱,以至自己的大脑形同不设防的喧嚣广场,甚至是巨大的信息垃圾桶,常处于茫然无绪和无所适从的状态,就好像一个人不饿,而是暴饮暴食之际需要一个好胃,来消化铺天盖地的信息淹没。

  文学当然还能继续提供信息增量,而且以其具象化、深度化、个性化的看家本领,成为全球信息产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广大受众更迫切、更重要、更广泛的需求,似乎不再是这个世界再增加几本小说或诗歌,而是获得一种消化信息的能力,关系到信息真伪的辨别,信息关系的梳理,信息内涵的破译和读解——这不正是批评要做的事情?即使就文学本身而言,当文学日益接近快餐化、泡沫化、空心化的虚肿,一种富有活力的批评,一种凝聚着智慧和美的监测机制,难道不是必要的自救解药?

  把批评总是视为文学的寄生物,既不聪明也不公正。体裁本身并无高下之分。从唐诗到宋词,从宋词到元曲,从元曲到明清小说……文学从来不会消亡,但会出现演变,包括体裁高峰形态的位移。那么,在一个正被天量信息产能深刻变革的文化生态里,批评为什么不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点、新的精神前沿,以及最有可能作为的创新空间?批评——那种呼啦啦释放出足够智慧与美的批评,那种内容与形式上都面目一新的批评,为什么不能在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应运而生,成为今天无韵的唐诗和宋词?

  对于未来,我们需要一点勇敢甚至猖狂的想象。

  我不是批评家,充其量只是一个批评写作的学习者。收入这个随笔集子的部分文章,与其说是与读者对话,不如说首先是与自己对话,是帮助自己消化繁杂信息的一点尝试,以协调感性与理性、实践与书本,防止消化不良之后的病入膏肓。我知道,海峡两岸受制于不同的社会形态、历史轨迹,以及文化实践,展开心智对话并不容易。双方依据不同的语境,因事立言,因病立方,会形成不同的兴趣重点、知识性格以及言语习惯。但同为中华文化的传薪者,大家共同努力于批评的写作和阅读,因应当下这个万花筒似的文化大变局,以继续精神的发育成长,也许不失为与时俱进之举。                                

  不同的自然

  四十多年前,红卫兵退出中国“文革”舞台,都市中学生绝大部分都被动员上山下乡,去穷乡僻壤摸爬滚打,接触土地、农民、社会底层。我是他们中的一员。没想到的是,三十多年后因缘再续,我避开都市的诸多应酬和会议,与妻子回到当年务农之地,盖了一间房子,在那里种菜植树,抗旱排涝,晴耕雨读,一晃又是十五个年头。

  准确地说,是十五个半年——因每年秋收后我们都返城越冬,处理若干家务和业务,也让自己能保持左看城右看乡的不同视角。

  与都市不同,乡村景观要恒定得多,其山脊线和溪流声越过千年甚至万年,几无时间痕迹。于是这里的明月、野渡、鲜花、飞鸟、竹篱、樵夫等,早已成为文学中的陈词滥调,小资笔下的心灵脂粉和美文味精,与当地居民没有太大关系。一些令雅士们惊艳的红叶,其实是脱水或失温的表征,想必是树木备受折磨之证,不一定值得赞美。一些时尚男女所赏玩的流萤,其实意味着虫害迫近,把菜园、瓜园、果园送入危机时刻,足以让某个农夫焦灼。作为现代生产力的庞然怪物,一条水泥公路割去了往日的马帮和独木桥,常被旅游者觉得大煞风景,但由此带来的物流畅通,包括钢材、水泥、塑料、玻璃、电器的进村入户,倒可能让山民们欢天喜地。

  由此看来,所谓“自然”因人而异,因文化和财富而异。乡村不仅仅是风景画,不仅仅有浪漫主义消费的保留节目,还有自然中的人。这些人五花八门,其各不相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其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沉浮福祸的平凡故事,同样是自然的一部分。这些人不是隐居两年的梭罗,更不是带上旅行装备去咬咬牙狠狠心呆上三两周的仿梭罗,而是在这里搭上了一辈子,因此他们的形迹构成了对自然更直接、更深入、更可靠、更活化、更具有历史感和生命感的诠释,潜入人类骨血中深藏不露。若离开了他们,目光越过了他们,任何人笔下的自然都有几分可疑,也许不过是盆景的放大,恒温花房的延展,几首田园诗的现场模拟再现,甚至是某种霸权者施展文化劫持和生态剥削的伪自然——恰恰表现了他们对自然的严重误解。当事人无论如何激动或深情,与这一片天地的真相其实仍相去甚远。 

  2013年冬,我应邀在台湾讲学一月,有机会游历这里的美丽山河,有机会与不少农民、志工、有关专家交流乡村建设的经验,交流某种走近自然的体会。我相信还有N种别样的自然有待我们前去认识。 题图摄影:方华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