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外国文艺 >> 艺术评论 >> 正文

《哥特的莎士比亚》:打通雅俗的有益探索(刘玉红)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7月18日09:34 来源:中国作家网 刘玉红

《血溅剧场》《泰特斯》电影剧照《哈姆雷特》电影剧照《哈姆雷特》电影剧照          《泰特斯》电影剧照            《血溅剧场》    

  《哈姆雷特》中的鬼魂,《麦克白》中的谋杀篡位、梦游洗手……莎士比亚的剧作融入了许多哥特要素,如悬念、鬼魂、复仇、恐惧、文化焦虑等。在历 代《哈姆雷特》的舞台表演中,一直不乏哥特元素,如秘密通道、鬼魂和阴郁的氛围,这一传统一直延伸到1947年劳伦斯·奥利弗主演的同名电影。同时,哥特 小说作家在“引语”和“引事”两方面经常模仿、借用、改编莎剧。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移植、类比和隐喻也影响了哥特文学自身的发展轨迹。

  哥特小说与莎剧存在着怎样的互动关系,莎剧对后世的哥特式文学(其中一个重要表现为影视文学)有怎样的影响并如何得到新的阐释。《哥特的莎士比 亚》(Gothic Shakespeares,2008)以互文性的思路,运用影响和比较的基本方法,从18世纪的哥特小说到现当代的哥特式小说和恐怖电影,讨论了莎士比亚 和18世纪流行的哥特罗曼司的互动、哥特文学与莎士比亚的复杂对话,并运用当代文学理论考察哥特精神在当代拥有的众多流行的呈现方式(包括影视)。

  《哥特的莎士比亚》一书共10篇文章。第一篇“莎士比亚的夜世界”认为在《威尼斯商人》《罗密欧和朱丽叶》《仲夏夜之梦》等剧中,黑夜与幻想催 生出充满哥特意象的欲望。第二篇“莎士比亚与哥特人”以平行对比的方式探讨莎士比亚最血腥的早期剧作《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的哥特特质和现代读者对该剧 的道德阅读。第三篇“哥特精神与《哈姆雷特》的鬼魂”以开阔的视野概述早期哥特小说对莎剧情节和氛围的“挪用”,提出在对《哈姆雷特》的“挪用”中,服 丧、鬼魂等都是重要的建构元素;作者还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比较了《哈姆雷特》和《密林罗曼司》《尤多弗的秘密》等几部哥特小说。第四篇“犯罪现场:沃尔波尔 的‘哥特的莎士比亚’的虚构权威”从德里达关于体裁和法律话语的观点来分析哥特小说的奠基之作《奥特兰多城堡》,认为该作品在讨论文学源泉时,有力地挑战 了“在场”这一幻觉。第五篇“寻找浪漫的阿登:安·拉德克利芙与威廉·莎士比亚”探讨了小说家和戏剧家微妙的互动,英国18世纪哥特小说作家安·拉德克利 芙的写作重现了莎剧的一些主题,而拉德克利芙对莎剧的兴趣多源于18世纪后期出现的新版莎剧和一系列引人关注的戏剧表演。第六篇“浪漫主义舞台上的哥特式 莎士比亚”评述英国历史上著名的造假者W.H.Ireland对莎剧的伪造,特别关注他伪造的哥特式莎剧《沃蒂根》(Vortigern,1795)。这 种行为有时是一种策略,使当代文化政治的某些方面取得合法性地位,获得一定话语权,对这种伪造的文本可进行寓言式解读。第七篇“血的剧场:莎士比亚和恐怖 电影”将研究带入当代文本对莎剧哥特元素的借鉴,指出莎剧的电影改编融合了“恐怖”文学的诸种特征,而恐怖电影也经常引用或借用莎剧。第八篇“‘作为死 者’:‘暮光’地带的《罗密欧和朱丽叶》”探讨斯蒂芬妮·迈耶的吸血鬼小说《暮光之城》系列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互文性。第九篇“‘哥特比亚’和文化研 究的起源”划出了文本分析和戏剧表演的界线。第十篇“结语:莎士比亚-哥特关系的‘地基’”把莎士比亚的浪漫主义神话和莎剧多元化宗教源泉并行比较,认为 这些宗教源泉又与哥特精神相结合,成为一股革命性力量。对“莎士比亚”不断的虚构化使错位的叙述摇摆于东西方之间。

  “莎士比亚的夜世界”一文强调莎剧和哥特小说都注重夜的作用,它不仅营造氛围,而且推动情节。《罗密欧和朱丽叶》和《仲夏夜之梦》分别是同一故 事(偷情)的悲剧版和喜剧版。在《罗密欧和朱丽叶》中,夜是内心世界的象征,“游走于变化和梦想的中间世界”。爱情与黑夜的共同点就是,二者都包含着盲动 之力,换言之,夜是“心灵的舞台,心灵的状态”。罗密欧和朱丽叶著名的阳台对话表明:情人不需要白天,只想要由爱的誓言构成的夜世界。白天的争斗和世仇与 黑夜的浪漫和爱情水火不容,两个世界截然分离。朱丽叶在墓室里喝下神父给她的药水前,抒发了一番关于黑夜的狂想;罗密欧走进墓室时,称之为“死亡的子 宫”,也意为在黑暗的“死亡”中诞生新的生活。

  “莎士比亚的夜世界”一文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莎剧中夜的多重功用,富有启发意义,不过涉及的莎剧只有三部,且没有讨论夜在其中有重要作用的《麦克白》,行文也逐渐偏重莎剧本身,淡化了莎剧和哥特小说的关系。

  第七篇“血的剧场”讨论莎剧与恐怖电影的复杂关系。莎剧和恐怖电影存在两种关联:莎剧的电影改编吸纳恐怖因素;恐怖电影采用莎剧题材。恐怖电影 一开始便有莎剧的影子:在美国环球影业1931年拍摄的《德库拉》(恐怖电影的奠基之作,改编自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同名吸血鬼小说)中,德库拉的助手伦菲尔 德便引用了《哈姆雷特》第二幕第二场中哈姆雷特对波洛涅斯的反驳:“空话,空话,空话。”

  “血的剧场”一文讨论了三部电影:波兰斯基的《麦克白》(1971)、肯尼思·布拉纳的《哈姆雷特》(1996)和朱丽·太莫的《泰特斯》 (1999)。三部电影各有特点。在布拉纳对《哈姆雷特》的改编中,鬼魂出现的一幕没有渲染恐怖,而是突显美,树林、干雪等乡村背景在上世纪60年代的意 大利和美国恐怖电影中很常见;但影片也不乏恐怖效果,如鬼魂的手突然出现,抓向哈姆雷特,还有演员戴乳白色隐形眼镜的眼睛等。以复仇为主题的《泰特斯》被 称为莎士比亚最血腥的剧作。改编成电影后,除了故事本身的恐怖因素,演员霍普金斯的表演在细节上也渲染了影片的恐怖气氛:契伦和狄米特律斯被倒吊割断喉 咙,做成馅饼,这类似于霍普金斯后来主演的恐怖片《汉尼拔》中煮食人脑的情景。《哈姆雷特》和《泰特斯》中这类恐怖人物可看做一种广告策略,意在把莎剧框 入流行媒介,使之接近当代观众。

  相比之下,波兰斯基的《麦克白》的个性表现在结尾与原作截然不同。在莎剧中,正义统治最终得以恢复;而在波兰斯基的电影中,无序社会在麦克白死 后仍继续存在。这一改变缘于波兰斯基身为犹太人在二战中的不幸经历以及他怀孕的妻子被谋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动荡则成为结尾改变的社会原因。由此, 该电影融入恐怖元素并不奇怪,但以莎剧为题材源泉,说明《麦克白》不可能是百分百的恐怖电影。

  “血的剧场”一文还讨论了两部不以莎剧为名、但多方“挪用”莎剧的电影。英国电影《血溅剧场》(Theatre of Blood,1973)的谋杀情节据称取自《奥赛罗》《理查三世》《罗密欧和朱丽叶》等,被称为“低俗的莎士比亚”,所塑造的连环杀手开恐怖电影中类似角 色的先河。影片并不尊重原作,但拥有独特的情感力量:结尾处,杀人者莱恩哈特抱着死去的女儿穿过燃烧的楼房,嘴里朗诵着李尔王的台词。电影《血肉之秀》 (The Flesh and Blood Show,1972)的杀人者和妻子在片中出演过《奥赛罗》,后妻子出轨,他杀了妻子和情人,开始仇恨并伏杀了所有的演员。该片和莎剧一样,以历史反照现 在,是一种文化行为。

  哥特文学与莎剧的多元互动关系背后存在着多种意图。首先,从市场效应看,哥特小说欲借莎剧的风光哗众取宠,以“怀旧”情结吸引读者眼球。其次, 从社会历史角度看,哥特小说显示了对“历史”的多重理解,它通过表现非理性的、超自然的过去与理性的、“现实的”当时社会(18世纪)之间的张力,通过神 话式的善恶对立与争斗使得当时政治矛盾、社会和文化的不确定性和焦虑感具有普适意义。最后,从文学的话语权看,哥特文学对莎剧的移植是一种先解构再建构的 行为。哥特小说大量引用莎剧,结果是将“普遍性”主题引入另一种语言标记中,从而实现自身的独立。

  莎剧属高雅文化,恐怖电影属通俗文化,雅俗有别,加上时代鸿沟,二者互动的机会不多,但已经出现了有益的探索,还有更大的拓展空间。这种探索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莎剧和恐怖文学,也会在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之间找到出人意料的共同点。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