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全国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 >> 正文

郭艳:网络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传统的关系

——以网络类型文学写作为例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7月17日14:52 来源:中国作家网
郭艳在全国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上发言

  网络文学是个很庞杂的概念,在谈论和传统关系的时候,还需做一些必要的界定和解释。网络媒介是一种新传媒载体,它出现在20世界90年代,属于媒介传播的第五次革命。网络传播是继语言、文字、印刷、电子传媒之后人类又一次传播方式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作为媒介载体出现的网络其实容纳多种形式的文学写作,文学电子期刊杂志、出版社、行业协会的文学网站利用多媒体载体,扩大自己的文学影响力;在新媒体界面上,博客、微博、微信、各色文学社区和文学论坛写作充分释放和表达个体精神价值诉求;各种文学网站麾下的类型文学写作是整个网络文学写作最受关注的部分,其庞大的阅读群体和随之而来的高额商业利益展示了大众传播方式变革带来的阅读消费方式的巨变,突显了网络新媒体迅捷、海量的传播特性,同时以点击率的方式刺激大众阅读背后强劲的资本利润空间。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文学电子期刊杂志、出版社和行业协会的文学网站利用多媒体载体,是将纸媒承载的文学文本转换为新媒体,扩大自己的文学影响力,依然依托传统写作方式,写作对象和写作主体本身并没有太多新质和新变。同时网络媒介上依然大量传播纸媒时代的各类文学题材和作品,且以个人化数字图书馆的方式延续着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博客、微博、微信、网络论坛等写作与个体精神空间的释放相辅相成,在各类新兴媒体上最大限度传播个人精神特质和审美趣味。海量的古体诗词歌赋甚至于对联等等以某种自娱自乐的形式存在,同时各类以现代白话文为书写工具的小说、诗歌、散文、游记等等随时随地产生,这些写作继承了中国古典和现代文学传统,也和中国古代、现代文学有着天然的传承关系。在这两种文学传统的滋养下,中国人在虚拟现实的赛博空间继续以古代汉语或现代汉语书写着当下的中国经验。中国文学写作从纸质传媒的单一维度传播走向互联网的多维、发散、高效、迅捷、低成本的传播交流,同时以某种无名和非功利的方式广泛存在,其功能和意义则直指网络时代个人精神空间的释放,在各类数字化空间寻求中国人个体之间精神上互动与交流,也试图能够达成某种多声部的理解与共鸣。与此同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流变,当下网络类型文学已经形成了自身发展的现状和迥异于传统写作的特征。网络类型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传统有着必然的勾连,同时又在新的消费主义时代呈现出自身的独异性。本文主要是从网络类型文学的角度来阐释网络文学和传统之间的关系。

  从网络类型文学自身赛博空间的独特性来看,网络文本的海量存在形成了名目繁多、种类芜杂的各类聊天室、社区、论坛等等,同时具有民间社会文化所共有的良莠不齐和泥沙俱下的特征,由此也呈现出网络写作庞大体量中难以辨识和无法准确估量评价的问题。与此同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流变,形成了几个大的文学网站,同时在网络写作这个巨型金字塔的顶端已经涌现出了一批塔尖处的作品。“网络文学十年盘点活动”是新世纪以来传统文学界与网络文学界最大规模的交流,是对于一批优秀网络类型文学作品严肃的梳理、点评和确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评点出的十部网络文学作品基本代表了当下网络写作的一流水准,也大体呈现出了集中类型写作的主要特征。当下网络类型文学主要有都市言情、武侠(仙侠或剑侠)、新历史、官场职场、穿越灵异,魔幻玄幻、盗墓冒险、悬疑惊悚和耽美等等。

  一、大众通俗文学表现形式与网络类型文学的口传性特征

  通俗文学表现形式无疑是大众化的,以普通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见长,在叙事表现形式上多顺叙,人物对白和动作特征鲜明,典型人物典型性格具有平面性,即善恶分明、优劣自现。当下网络类型文学在叙事方式和语言表达上很好地继承并发扬了通俗文学的这些特征,很多自觉选择章回体故事与口语化叙述方式。网络小说注重故事性,有着类似于传统说书定时定点更新的特征,且这种说书人所提供的内容还具有随机性和互动性,让真正的粉丝在等候和满足之间回转往复。网络写作无疑更带有口传文学的某些特征,比如口传文学活的传统——双线(two ways communication),作者或传诵者不但可以随时感到听者的反应,而且可以借助这些反应而改变传送方式与内容。如爱斯基摩人的讲故事人经常会在讲述过程中收到听众的抗议,而不得不改变内容以适合当时的需要。口语文学中的这种应变能力,确实比书写文学更能快速地发挥文学的互动和交流的功能。口语文学不但传诵于听众之前,实际上也经常表演于观众之前。很多情节需要传诵者当场表演,传诵者的面部表情与身体动作经常构成作品的一部分(如傩戏)。网络文学恰恰在新媒体平台的帮助下,回归了口传文学的很多特质。文学从某种程度上是人类调试心理所必须的一种样式,可能口语文学要比书写文学更能够直接地发挥这一功能,而网络文学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这种直接而有效的沟通方式,从而达到高效迅捷的心理调适能力,缓解现代阅读者的心理压力,调适被环境所挤压的身心,这也是现代类型小说所具有的一种重要功能。

  二、网络文学的玄幻、灵异、穿越与传统母题再生

  当下网络文学大多从主题角度对作品进行分类,大量的玄幻、穿越与灵异小说显然和古典叙事传统中的诸多原型和母题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下凡历劫、悟道成仙、济世降妖、人鬼或人妖之恋甚至于感生异貌等,这些都以各种新的面目出现在当下网络类型小说中,且往往打上了当下中国人现代生存的印迹, 因此在网络文学中出现的“装神弄鬼”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中国民间鬼故事、志怪、传奇的变种或再生。尽管儒家不语乱力鬼神,中国传统民间社会天然是相信鬼神存在的,佛家的神人魔三界和道家的修仙炼丹依然普遍存在。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中国文学历来是以精英文化为主流和正统的,其人文传统以散文诗歌为正宗,近百年来小说的地位得到了相当大的提高,但是民间通俗文学依然以某种被主流意识形态遮蔽的民间亚文化方式呈现。但是随着消费主义的兴起,中国经验的表达在网络写作上更多呈现出了这种民间性特征,由此传统文学母题中的很多“乱力鬼神”自然而然成为民间叙事的对象。从民间性和大众文化的角度来看,在一个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文化语境中,中国人为何热衷利用最新的互联网技术进行装神弄鬼的叙事。其实剥开所谓的网络小说玄幻、穿越和灵异的外壳,它们往往呈现的恰恰是最为原初的文化母题和原型。

  下面以唐七公子《三生三世 十里桃花》(曾经获过西湖文学类型文学双年奖)来看玄幻、穿越与灵异中的悟道成仙与仙侠爱情。在古典小说传统中,始终有着下凡历劫、悟道成仙、济世降妖等文学母题,具体在三言两拍和唐传奇文本中都有很多仙侠神魔之间的纠缠和争斗,如《韩湘子全传》、《神仙传》、《吕祖全传》、《吕仙飞剑记》等等。《桃花》讲述了一个爱桃花的女人和一个很冷很酷很俊的男人历经三生三世的轮回的爱情,爱情磨难和历经劫难相辅相成,尤其是经历三生三世的劫难,穿越尘世仙界幽冥之间而依然故我,经历几万年的世事沧桑依然浓烈率性,这样的爱情自然引得凡夫俗子艳羡不已。这种叙事已经从唐传奇的悟道成仙、济世降妖转换成现代人对于衷情的渴望。因为现代读者从言情文本中一抬头,眼前便是无法满足的一摞摞的欲望,身体的生理的心理的,在层峦叠嶂的人世间,现实的人生在惨淡的日光灯下,原形毕露,我们依然很难找到自己真正的另一边,所谓的言情只是遥远淡然飘渺的一个梦而已。现代人还没有做梦,便深知梦是潜意识,而潜意识仅仅是被压抑的欲望的表现形式而已,所谓的梦也仅仅是一厢情愿的欲望倾诉而已。《桃花》又一次探讨了人类的钟情和衷情。在欲望的年代其实我们更加怀念一种情怀——对一个人一辈子的生死相许。因为现代人的理性、智慧和自私,这似乎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事情。我们似乎有N多的机会和N多的选择,但是这种两情相悦终身不渝的选择实际上一辈子只有一次,且是绝对无功利无目的无回报超奉献也是高风险的一次。精明如斯的现代人已经忘记了没有算计和利益的事情,于是在我们的现实主义作品里,的确无法去描述生死相许的爱情,因为在巨大的欲望与物质主义面前,真爱已变成一个古老的神话。人类历来流行演绎这样的神话或童话故事:中国化蝶的梁祝,孔雀东南飞,断袖的刘欣和董贤,北欧的美人鱼和王子,魂断蓝桥、廊桥遗梦、自恋的阿都奈斯……无论是异性、同性和自恋之爱,无不荡气回肠,感天地泣鬼神。同样当下网络写作的新历史和新武侠写作依然非常受读者欢迎。新历史小说(如《新宋》、《梦回大清》和《回到明朝当王爷》等)更多利用时空移置的穿越功能,主人公能够游走在不同的历史时空中。武侠小说更多带上神仙异能,让普通人成为仙侠和超人,完成一系列的英雄传奇。这种忽略现代科技和文学想象规律的写法无疑是具有中国式传统思维模式的,依然能够看到黄粱一梦的时间意识以及天上一日人间千年的民间神话意识的再生。网络类型小说尽管利用了玄幻、穿越和灵异的形式,其内容往往都是对某个传统文化原型或母题的再认知和再叙事,在新的民间话语中表达当下人对于这一母题和原型新的感受和体现。通过某些固定的母题来叙述当下大众亚文化所热衷的民间传奇,寻找民间英雄和草根人物形象,体现了民间话语和价值体系,这些都在当下优秀的网络写作中有着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说,恰恰是类型文学从民间故事、神话和叙事诗中寻找到了传统文化密码中独特的文学元素,并整合了当下市民社会和民间经验,以一种大众文学方式来表达新的人生经验和情感诉求。

  由此,当下的玄幻、穿越和灵异小说更多和六朝志怪、唐宋传奇接轨,而和近现代通俗文学的传奇性具有本质性的差异。近现代通俗文学的传奇性主要表现为故事情节的传奇性,往往是以真实性为基本叙事框架,在日常中见奇绝,在巧合中见真实,通过对于日常经验的夸张、虚拟和变形塑造传奇人物形象,从而达到传奇性的美学特质。例如明代的《今古传奇》,清代《警世奇观》,民国时期的《近代侠义英雄传》等等。当下网络文学的玄幻、灵异与穿越往往建立在离奇古怪的叙事情节中,人物具有明显的现代特征,在虚拟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时空中恣肆穿越,时时给人以炫目刺激的阅读感受,同时又的确给人以荒诞不经的非现实感,其主要功能依然表现为消费性的娱乐功能,从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通俗文学写作自身的社会学意义和民俗学价值。例如张恨水做了五年记者开始写《春明外史》,以百万言再现旧都在新旧流变中的社会众生相。李涵秋的《广陵潮》以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许多重大事件为背景,再现七十年间的稗官野史,使得当时中下层社会的民间风情、闾巷习俗跃然纸上。当时当下这种类型的通俗演义小说非常少见,可能和网络写手自身的学识修养密切相关,写作不仅仅是求新求异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触摸历史和人性多维度的过程。尤其是大量金字塔尖之下的跟风仿制作品,内容庸俗贫乏,语言粗制滥造,思想平庸肤浅,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网络类型文学自身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追求,也是网络文学写作最需要提升的部分。由此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骚与史传传统依然作为一个挥之不去的背景悬置在网络媒体的上方,有着这种影响焦虑的写作,才会真正和传统形成相互辉映的关系。

  三、大众通俗文学的“娱心”、“劝善”与网络文学阅读快感中的励志与成长

  鲁迅:“俗文之兴,当兴二端,一为娱心,一为劝善”,以宋代说话和明清话本小说为代表的通俗文学是满足日益壮大的市民阶层的精神需求,精神娱乐性即“娱心”成为通俗文学消费最为重要的美学追求。为了消解日常生活压力,通俗小说更多非日常性的故事叙事特征,追求轻松愉快地阅读感受,甚至于是远离现实生活的传奇故事和神仙鬼怪和野史杂谈。同时通俗文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劝善”,冯梦龙曾经说过:(明代话本)有着“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当下网络类型文学在娱心方面可以说是大大超越了传统通俗文学,仙侠小说的灵异加武侠,穿越、魔幻、玄幻小说中历史人物和神仙鬼怪穿越时空时腾挪跌宕,充满时空错位和惊险刺激的非现实感。当下逼仄的现实生存和被压抑扭曲的人性在这样的虚拟场景中得到释放。但是相对于传统通俗小说来说,“劝善”的内容往往被欲望化和功利主义的价值观所消解。例如当下流行的盗墓类型中的谶纬,官场职场类型中的厚黑(甚至于翻译英剧和美剧的字幕,都直接用上了“宫斗”这样的词语),都市情感类型中的欲望等等。不是说网络写作中不可以触及这写内容,如果说六朝志怪和唐传奇中的乱力鬼神相对于当时的政治文化体制来说,具备了某种民间亚文化的活力和先锋性,那么当下一味地呈现前现代社会传统民间文化中早已失去活力和先锋性的元素,仅仅在对于历史、宫廷、武功的猎奇猎艳中架构故事和人物,无疑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负面效果。民间亚文化原本是和各类宗教信仰、民间风俗和宗族乡约等乡土社会文化道德秩序相辅相成的,曾经作为中国儒释道文化的某种补充。当下在网络写作中,这种属于前现代社会的民间亚文化和功利主义、欲望话语结合之后,的确不能提供任何属于现代观念范畴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如果做解构性地批评,可以对当下包括甄嬛传在内的一批网络类型写作进行批评,但是我更愿意探讨如何继承中国古代通俗文学传统中“娱心”和“劝善”。

  如果说网络文学写作更多青年读者,那么除了“娱心”之外,“劝善”的内容往往可以置换成“励志”和“阳光成长”。在我的阅读视野中顾漫的小说可以划归这一类。她的小说被喻为“微笑青春”,同时和一切网络写手一样,她又很诡异地用“泥泥妈”笔名专写耽美小说。《微微一笑很倾城》(曾荣获第三届国家版权博览会年度最佳作者)开篇网络上的网游,原本是读不下去的,对于《微微一笑很倾城》的印象很是清晰。可以毫不犹豫的说,如果我是十到十八岁的女孩,我一定会热烈地喜欢顾漫的书!对于我这样专业的阅读者来说,这本书让我惊奇。这本讲述微微和肖奈爱情故事的书,其实很主流很权威话语啊!故事是老套的才子佳人,才子佳人的观念也超保守落伍,即便在网络上双飞双宿,在现实中也克己守礼,最后是男婚女嫁,还凤冠霞帔地很传统。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结婚便生子,结尾是未来的奶奶很没趣地要给未来的孙子起名字。但是整个文本让顾漫演绎出俗套故事中的新内容,完全是新的不同的对于以上主流话语的理解,但是又合情合理,值得让读者颔首以待。

  这本书让我对于网游有了新的理解,在网络的虚幻空间里,很多年轻人实际上寻找到了现实生活中已经不复存在的诗意浪漫,比如骑马扬鞭,任情狭义,书剑恩仇以及低成本地游历宇宙……网络让困在现代城市钢筋混凝土中的人有了片刻虚幻的放松、发泄、自由乃至某种程度上的狂欢,或许这些弥补了我们日渐稀薄的仪式、传统、信念乃至宗教。这个文本讲述了梦游江湖游戏内外发生的爱情故事,让人感动的是,青春的游戏中流露的是真情和某种程度的道义和价值观念。微微的勤奋好学与仗义侠气,肖奈的超高智商与坚定执着,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两个人的正直与大气,大气的是对于生活的自信与对于情感的坚定不移,正直的是自食其力和做好自己手头工作的现代人品性的坚持。甚至于我在阅读的时候,会产生这样的慨叹:养女当如微微,养男当如肖奈!结尾凤冠霞帔的婚服的确是一个很美好的设计,尽管我对于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种种一贯凝神以待,非常警惕!但是毋庸怀疑,微微和肖奈联手的游戏江湖和游戏之外的生活必定是淡定而充盈的,正如顾漫说:她的愿望很伟大,要天下太平,然后,渺小的微不足道的她和父母还有朋友们也很太平……。

  这是一本很美好的书,一个关于青春的校园版童话。热爱生活的人都爱童话,青年是热爱生活的,无疑他们憧憬着童话般纯净的校园和爱情。这是一本非常有价值有意义有情趣有智商的爱情教科书。绝对正面的价值理念和传统的爱情故事包裹在网络游戏的戏谑和搞笑中。我们的纯文学似乎已经很难发现纯粹的以身相许终成秦晋的爱情了,剩下来的就是对于爱情幽暗面的钟情,对于欲望过渡的渲染。可是作为教科书,纯净的爱情似乎更能够保有青春的色泽和光润,所有陷入爱情的男女终究都愿意相信爱情会有结果,琼瑶阿姨尽管很让女孩子思春厌学,但是她文本中的贞操观和爱情观的确影响了一个时代的青春脑袋。

  总而言之,从网络写作的评价体系来说,从母题、原型角度对网络写作进行分类和评价,对网络写作进行社会学和民俗学意义的评价和考量,从而发现网络类型写作在当下民间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从社会文化身份认同多元性的角度出发,评价网络写作对于现代个体精神状况关注的深广度,从而引导网络写作者深入思考当下中国人的现实生存处境与穿越、玄幻和灵异之间的关系,真正能够通过变形和夸张的象征性来反思当下。由此,在评论者和写作者之间建立一种建构性的批评和被批评的关系,切实地研究当下网络写作和民间文化、亚文化的复杂关系。只有真正提升网络类型文学写作水平,优秀网络类型文学才能最终以严肃畅销书的形式对纯文学写作形成某种方式的渗透与影响。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