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林奕华:每个人的初恋其实是艺术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7月16日10:45 来源:南方日报

  林奕华广州开讲戏剧观

  每个人的初恋其实是艺术

    林奕华在广州大剧院进行艺术讲座。 周豫 摄 林奕华在广州大剧院进行艺术讲座。 周豫 摄

  从《水浒》到《西游记》,从《贾宝玉》到《三国》,近年来,林奕华的新作几乎都是围绕古典名著展开。他用自己敏感的神经,寻得这些经典作品中的现代性,解构、拼贴,在一片喧哗中透视当下,他的最新作品《梁祝的继承者们》7月在香港上演。

  林奕华说,《梁祝》是他心中萦绕不去的主题,在这部音乐剧里,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两个艺术学生,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相遇,但最终失散于红尘。艺术是一面镜子,照见两个年轻人不同的心性,更照见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和不堪。“继承者们”,是指对青春、爱的能力永远的继承。7月14日晚,香港导演林奕华,与广州的剧迷们分享了在伦敦的观剧经验,以及2014最新音乐剧《梁祝的继承者们》的珍贵影像也首次亮相,讲座前,他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的专访。

  南方日报:现代版改版的《梁祝》与原来的相似之处与最大区别在哪?《梁祝》的现代性是通过性别角色的演绎实现的吗?

  林奕华:祝英台在剧中不是没有性别的区别,而是现在的女生都变成男生了,那还扮什么男装呢?在这个时代男生都很怕输给女生,但是从某些变化或客观条件来讲,男生的压力很大,因为他们能做的女生都能做。那剩下有什么男生能做,女生不能做的呢?就是外表的东西。所以如果男生本身没有一种真正内在的话,就会更在意外表。所以在这个戏里面,我并没有刻意让祝英台穿男装,但更重要的就是围绕每个人如何面对真正的自己,有些人是被性别绑架了。《梁祝》到后面与原著不一样,祝英台很早死掉,梁山伯去美术馆哭坟,看祝英台画过他的一张画,我主要针对的都是生命的无奈。如果对年轻人来说,现在就感受到无力感,那我们文化的未来在哪里呢?

  南方日报:为什么这部戏的背景选在艺术学校?

  林奕华:我最近做这个戏的时候最大的体会就是,每个人出生没多久就开始跟艺术有交流了。有一个朋友看完觉得毛骨悚然,到某处的时候他好像突然记起好像遗忘了很久的事——就是每个人跟他的初恋就是艺术,因为最早发现带给你希望和喜悦的事情就是创造力。所以小朋友画画不会想到有没有市场,只是凭感觉。我在排这个戏必须先变回一个小孩子,用小孩子的眼光来看大家都看到的事情,只有这种纯粹才能够重生。艺术好玩的地方也就在于找回纯粹的东西,并不是说有什么含义和符号要去解读,就用自己的生命和情感区跟艺术对话。通过《梁祝》我突然比较能懂如何跟观众沟通了。

  南方日报:你的戏剧统统都跟青春、自由、勇气三个主题有关,排《梁祝》这样一出戏,跟你的个人成长以至思想发展有什么关系?

  林奕华:我是一个属于比较会喜欢去问问题本质的人,因为我看到历史很多时候在重复,即便科技发达,或是时代进步,但是为什么有些问题还是没有被解决?我们民族好像有很强烈的单恋情节,就是好像永远在爱一个永远不会爱你的人,你也不懂为什么人家不爱你或者你为什么爱别人。

  有很多的戏剧不吸引我的原因就是因为你一做进去就开始告诉你事情,你只能被动接受。对我来讲,戏剧与艺术是让你看见你自己。所以本质的问题是什么?中国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就是我们只有成长,没有成熟。因为我们的教育没有这个空间,从儒家传统到现在这个社会高速的经济发展,所有的机会都要争回来。所以为什么我的戏一直在讲这些事情,就是如果没有观念上的改变,就是意识到不能这么对待自己、对待小孩、对待自己的欲望,如果意识不到这些,我们是不会有改变的。

  南方日报:有人说戏剧针对的是三十几岁,有点文艺的人群,你怎么看?

  林奕华:那电影观众呢?电影观众的类型是什么?为什么会这么反问。因为戏剧一直被歧视,被各种各样的原因边缘化,就是用“你们是高高在上、高人一等”的来形容。大家对艺术还是用一种,我叫做“戴上面纱”,所有面纱与光环,都是尽量让大多数的人产生一种距离感。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单恋,单恋的人不知道自己在单恋。他还要以为自己不喜欢那个人,其实并不是,但是因为他喜欢的那个人有些东西威胁到他,所以威胁到他。所以他一直都有抗拒,我觉得艺术跟普罗大众就是这么一个关系,弄成这样的一种单恋。

  南方日报记者 周豫

  实习生 黄茵茵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