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美文 >> 正文

刘润源:父亲的青城小曲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7月16日10:15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刘润源

  近日我回故乡青城小住,拜读了白贵怀先生主编的兰州市历史文化名镇丛书《青城史话》一书,使我进一步了解了青城的特色及优势,增强了乡土自豪感。书中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城小曲作了简述,提及我的父亲刘自重在小曲面临失传时奔走搜集整理、编印成册、组织演唱的往事,勾起了我对父亲深深的思念。

  曾经有朋友问我:“你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回答说我的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

  1912年3月,父亲出生在一条城(今榆中县青城镇)直街巷刘家,取名自重,字郑卿。刘氏书香门第,耕读传家,非常注重读书。父亲幼时即入私塾就读,资质聪颖,所读诗词对联几乎过目不忘,写得一手好字。后祖母早逝,遂弃学归农,农活样样做得精通,尤其是播种、修炉灶更是手艺不凡,远近闻名。常被乡邻们请去帮忙,父亲从来都是随请随到,不计报酬。因为排行老二,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刘二爸。农业合作化后,他做过水车管理员、果园看守员、水渠护林员、磨坊记账过秤员等。干一样爱一样,工作认真,公私分明,从未沾过公家一丝一毫的便宜,乡政府曾推荐父亲担任村农会干部或去乡上任职,但都被父亲婉拒了。

  父亲一生最喜三件事。一是唱戏,少年时曾扮演秦剧《全家福》中的老大王而声名远扬,同辈们都以老大王来称呼他。对青城小曲更是钟爱痴迷,花费了毕生心血传承。二是爱编顺口溜,内容以社会时事和身边趣事为主。1949年家乡解放时,即编顺口溜:“人间一声春雷响,青城来了共产党。土豪劣绅被打倒,人民翻身得解放。”1987年,青城黄河吊桥建成,我的大伯刘自珍题写了桥名。通桥的那天,父亲一大早就赶到河边观看剪彩典礼,欣喜万分,脱口而出:“自古渡河靠皮筏,时有事故危险大。如今南北变通途,两岸人民乐哈哈。”父亲编的顺口溜数不胜数,都记在老人家自己订制的本本上,由于老屋翻建,大多都散落了,现存我处的只有二十二首了。三是爱说笑话、讲故事,以此激励教育子女。年幼时父亲从不打骂我,都是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教育我,参加工作后每年春节回家,父亲还是用这种方式教我做人。记得有个故事是这样的:古时有一户人家,生有二子,老大在外做官,老二在家务农。一日邻居盖新屋,将原来的院墙加宽了少许,老二很是气愤,修书一封请老大火速回乡处理。数日后老二没有盼来老大,只收到他派人送来的书信,打开一看,只有四句话:“千里书信一堵墙,让人一步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老二顿悟,主动与邻居讲和,两家和好如初,在当地传为佳话。父亲用这个故事告诉我,要用宽容之心待人,吃亏是福,使我受益匪浅。他常对我说:“为人要善良,要忠厚;对人要谦恭,不要有架子。”“要记住,骡子大了、马大了值钱,人大了不值钱。”“要永远记住别人的好,得恩不报非君子。”这些话对我后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九七二年,十四岁的小弟离家到兰州参加工作,父亲送他一副对联:“须从勤俭求幸福,唯有劳动最光荣。”小弟一直以此作为人生信条,工作兢兢业业,生活节俭朴实,先后被评为省市级劳模。

  父亲是个普通的农民,也是个地地道道的朴实的农民,更是个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农民,他和大多数的农民一样勤勤恳恳操劳,把所有的汗水都浇洒在家乡的这片土地上。同时他还是个戏痴,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为戏做事,为青城小曲呕心沥血,被誉为拯救小曲第一人。

  青城小曲是家乡的地方曲调,源于清光绪年间,当时一条城大川渡红庄人张海润(字晓霞)采用王实甫先生《西厢记》的文词,融合眉户戏的曲调,创编了八折西厢调,歌词曲调优美动听,老幼皆爱,在当地广为传唱,成为青城最早的本土小曲。在此前后,青城在外经商读书为官的曲艺爱好者又陆续引入各地小曲的戏目,并在民间口头流传,使青城小曲得以发展,一时局面大开。正如甘肃省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杨巨川先生在为父亲编辑的《青城小曲》戏本作序时感言:“忽忆及童年在乡间,每至上元灯节,火树银花,管弦竞奏,雅曲高歌,缭绕四出,红男绿女,如蚁如织……”由此可见小曲当时传唱盛况。

  民国十八年以后,饥荒严重、瘟疫蔓延,青城小曲逐渐衰落,以致失传,成为青城一大憾事。民国三十七年元宵节时,父亲立志要不惜一切代价拯救青城小曲,经邀约友人高仙园、张子钧、肖玉福一起商议,达成共识后,父亲开始了艰辛的重振小曲之路。先是利用农闲时间背着炒面风餐露宿、调查整理、上门走访,十里八乡只要听说能唱几句小曲的、手头有唱词的,父亲都一一登门逐个听记,克服重重困难,走遍了方圆数百里的村村落落。每逢归来,友人们都不约而至,聚集在保寿堂园子里,边归类、边学唱、边研究修改,使之进一步完善,经常是通宵达旦,废寝忘食,据母亲后来说仅点灯的清油就耗费了几十斤。同年秋天,父亲得知离青城百余里的靖远县大水头村有位姓曾的老先生是张晓霞先生的好友,立即决定上门拜访。父亲带着干粮拄着棍子,整整走了两天两夜才到。曾老先生被父亲对戏的执着所感动,以贵客礼节留父亲住了数日,与父亲共同切磋研究,还将自己收集的《富贵园》、《写扇》、《借厢》、《拷红》等几折戏教唱于父亲。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到一九四九年秋天,共收集抄录西厢曲调、眉户曲调三十六折唱词,又请好友张兴、高启福耗时半年,用蝇头小楷逐字抄写,共一百八十页,分为上下两册。其中西厢调有《游寺》、《借厢》、《酬韵》、《请宴》、《传简》、《递简》、《越墙》、《拷红》、《渔舟》、《赠伞》、《卖水》、《射雕》、《富贵图一》、《富贵图二》、《写扇一》、《写扇二》、《戏叔》、《挑帘》、《狐配(一)》、《狐配(二)》、《打樱桃》、《小放牛》、《小姑贤》、《玩会》、《卖货》、《会亲》、《三奶奶和合》共二十七折,调名二十五种。眉户调有《花亭会》、《换亲》、《小姑贤》、《卖水》、《狐配》、《训子》、《卖布》、《钉缸》、《卖翠花》共九折,调名十九种。剧本叫什么名称,父亲与友人们也费了一番苦心。最初,定名为《西厢调及各种小曲剧本》。后通过与曾在陕西省工作过的刘尊周先生商谈,得知他搜集补充整理的小曲,有陕西眉县的音调,也有陕西户县的曲调,故又定名为《西厢眉户小曲》,至此正式定稿。父亲强调,“歌曲以移风易俗、发扬文化、启迪民智、舒畅胸襟为宗旨,以服务民众、活跃文化生活为目的。”小曲音调委婉动听,有的以眉户剧旋律为主,其中含有少数民族情歌的基音;有的吸收了内蒙古二人台、东北二人转、江南小调、云南西康、河南豫剧、京剧等各地剧种曲调精华部分,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青城小曲。在民间更易流传的是,小曲一般有二三个演员表演,乐队二三人即成,唱词通俗易懂,深受乡亲们喜爱。

  父亲为拯救青城小曲付出了艰辛,也为进一步传唱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按他自己的话说:“戏本就是我的命。”在戏本定稿成册后,父亲又放下手边繁重的农活,携本步行到兰州请陇上名人杨巨川题词,时任甘肃文史馆馆长的先生欣然提笔:“姻外孙刘君郑卿以存录西厢曲册携兰,乞余题词,以为古调不弹,恐久而沦没,缀之于册。是亦存古之盛心也……将题词以副其志,尤愿郑卿赓续推广其曲句。”父亲又请青城名人高建吾、刘清泉、王世明、刘翰辰、李子安、肖梓殷等审阅,征求他们的意见,再作补充,并请他们作序或留言。他们对父亲搜集整理的小曲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肯定,这对青城小曲的复兴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更坚定了父亲传唱小曲的决心,多年来他孜孜不倦地向爱好者传授演唱技艺,培养了一批像高启康、肖自海等有较高水平的业余演员。每逢春节之时父亲都会亲自组织青城直街牌、教场(今城河村)爱好者排演,在当地城隍庙、大街、商铺前演出,深受群众欢迎。与此同时,教育后代们也勤奋学唱小曲,使之后继有人,凡有爱好者登门抄录小曲,父亲总是笑脸相迎,悉心指点,使来人满意而归。令父亲欣慰的是我的三妹真正成为小曲传人,三十六折戏全部都能演唱。

  转眼到了“文革”期间,《青城小曲》被列为“四旧”,一度停演,剧本被责令销毁。视戏本为生命的父亲陷入迷茫,难道自己和友人们的心血就这样付之一炬吗?答案是肯定的:不能、坚决不能!苦苦思索几天,父亲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藏起来。他用油布包住剧本,放入家里一个不用的炕洞里,不论什么人追问,父亲的答复只有两个字“烧了”。就这样,剧本被父亲冒着危险保存了下来。

  一九七八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兰州鼓子研究会副主席崔宝山先生致信父亲,对青城小曲高度评价,寄予厚望。信中称:“自重同志,我在戏曲志兰州分卷中见有你们改编的鼓子戏(青城小曲)一事,心甚喜。请将戏本带给我,把它放在《中国艺志》中,也是兰州鼓子的一大喜事。并将你演出的年限、地点、台次等给我写清楚。”父亲又一次盼来了小曲的春天,沉寂三十八年的小曲又可以重见天日了。他将埋藏的戏本取出托付在北京工作的侄儿复印了两套,供人们翻阅抄录,又将原稿托人带给崔老,崔老参考用完后交中间人归还时遭遇变故,一度丢失,父亲心急如焚,寝食难安,几经周折终于物归原主,父亲悬着的心才算平定下来。一九八九年元旦,为使小曲重新传唱开来,七十八岁的父亲请来当地爱好者张秉华、刘尊智等人奏曲,自己演唱了《游寺》、《渔舟》等几折戏,并予以录音,为后人们传唱小曲留下了珍贵的有声资料。一九九一年初,父亲已经八十岁,体弱病重,对小曲如何定名仍在思考。有人建议小曲戏本是父亲心血铸成,应更名为《刘自重小曲》,但遭到了父亲的坚决反对,父亲认为,戏本是自己与友人们集体心血与智慧的成果,应定名为《青城小曲》,作为自己对家乡文化遗产的一点贡献。父亲还说,戏曲是社会进步、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产物,是生活在家乡土地上的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定名“青城小曲”也完成了他大半生的心愿。同年十一月,父亲带着对小曲的深深眷恋与世长辞,将戏本交给我珍藏。

  《青城小曲》的问世,是父亲和众多喜爱戏曲的家乡人智慧的结晶。虽然父亲走了多年,但现在再敲出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依然泪流满面,为父亲的痴迷执着而感动。可以告慰父亲的是,青城已成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民间艺术之乡,青城小曲已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〇〇四年 ,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父亲编纂的《西厢眉户小曲》作为内部资料编印,供人们研究学习。青城城河村也派人从我处取走了青城小曲复印件,组织排练了《游寺》、《渔舟》等几折戏在青城演出,并代表青城参加了首届兰州市农民艺术节,其中《渔舟》获一等奖。二〇一〇年,兰州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派邹芳女士找到我对父亲整理的青城小曲及相关事情进行采访,随后出版了《青城小调》一书。书中写道:“已故老人刘自重对青城小调的搜集和整理做了很多工作,使得青城小调能在新世纪被人们所认识和了解。刘自重之子刘润远(源)得知我们的意图后,慷慨拿出父亲的手稿、录音资料及相关的资料,使得本书得益于这些文字及音像资料的提供”。父亲的心血没有白费,他为保护青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小曲悠扬,乡情悠长,尽现着一方水土的风韵灵气,展现着万千众生的文化追求和故土情怀……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