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寻找支撑战争胜利的文化力量——电视剧《边城》的文化价值观(贾磊磊)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7月16日09:39 来源:中国作家网 贾磊磊

  电视剧《边城》(2014)虽然以抗日战争爆发后沦陷的腾冲为故事发生地,但是并没有更多地去展现烽火连天的正面战场,而是以我军一个特工小组 与日寇进行的殊死决斗为线索,聚焦了在生死攸关的战争境遇中民族英雄的正义形象,并且从中寻找到一种穿透历史云层的文化光芒。与传统战争题材的电视剧相 比,《边城》除了强调中国军队在抗击日寇侵略时不可抗拒的正义力量之外,还将一种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上的精神力量植入到中国军人的筋骨与血肉之中。作品 在讲述人们对于国家利益与国家尊严进行殊死捍卫的同时,将整个英雄群体对于民族文化精神的坚守,推到整个荧屏的前景,不仅展现出中国将士强烈的爱国主义情 怀,而且表现出他们在反抗侵略的正义战争中所皈依的文化价值取向。

  《边城》的导演用镜头将观众带回那个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让观众看到了那些面对生死交锋的抗敌将士舍生忘死的英雄壮举,继而感受到一种带 着深切历史真实感的英雄主义精神。剧中的英雄形象不是徒手打怪的超人,不是桀骜不训的独行侠,他们以民族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为最高律令,不论是奔赴血雨腥 风的战场,还是潜入犬牙交错的狼穴,他们都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就像剧中的主人公梁文权,作为一名在狼穴中与敌人周旋的特工,他以汪伪汉奸的虚假身份回 归故里执行重大任务。在执行特殊使命期间,他不仅时时刻刻冒着生命的危险,而且还遭到了国人的误解和责骂。这种忍辱负重的精神,既是靠坚定的政治信仰,同 时,也是靠他坚毅的人格精神与内心的道德力量,这些都是支撑其与日寇进行殊死搏斗的坚强支柱。梁文权顽强不懈地与日寇和汉奸斗智斗勇,直到最后被丧尽天良 的日寇作为人质,来要挟中国军队。他在关键时刻舍弃个人安危,竭尽全力喊出“开炮”的吼声,最终光荣地完成了任务。

  《边城》的创作者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赋予在中共地下党员身上。他忠诚坚定、有勇有谋、重情重义,他忍受着丧失双亲的痛苦,并将这种痛苦转化为 一种对敌作战的顽强力量。创作者意在通过梁文权这样一位身上闪耀着传统文化光芒的抗日英雄,引导观众向抗日战争所体现的历史的正义精神认同,同时,也是对 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精神品格的认同。

  剧中,我们不仅能看到血光和杀戮,也能看到在这血光之中闪现的人性。在熊熊的战争烈焰中,有的人卑鄙龌龊遁入阴森的地狱,有的人披肝沥胆升入圣 洁的天堂。正如铁骨铮铮的富商段向遥,在日寇的威逼之下顽强抵抗,并以死来警醒沉睡的中国人奋起反抗。还有知恩重义的铁汉夏至,为替对他有知遇之恩的老爷 和太太报仇,拼尽全力与日寇血战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些平凡的百姓,他们并没有受到革命思想的洗礼,也没有受到政治理念的教育,但是,在民族危亡的历史时 刻,作为中国人,他们挺身而出,站在与日寇进行生死决战的历史行列里,这其中显然汇聚了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他们的正义力量。如果处在和平年代,他们也许像我 们一样,是社会中普普通通的一员,然而,战火纷飞的年代造就了他们惊人的壮举,折射出他们身上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光辉。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书写着爱国 主义情怀的壮烈篇章,秉承着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用中华民族的气节和风骨,昭示了中国人民“士可杀,不可辱”的激情壮怀。诚然,正如在历史之中一样,在《边 城》里有胆小怯懦、苟且偷安的汉奸骆怀印,有唯利是图、寡廉鲜耻的汉奸裴富贵,他们在国难当头之时,为自我保全沦为鼠雀之辈,同历史上那些背弃了良知和尊 严、背叛了国家和同胞的败类一样,最终也得到了可耻的下场。

  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电视剧凭借其自身的技术优势,始终占据着整个大众传播媒介的翘楚地位。现在,我们看到这种物质的技术优势正在转化为一种 文化的优势,将一种具有正能量的文化价值观植入到我们的电视剧的叙事文本之中,让观众在一个虚构的故事中找到了自己认同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它不仅属于故 事所讲述的历史时代,也属于电视剧被讲述的当今时代。在当今这个急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我们亟需树立一种能够被大众认可和弘扬的文化价值观。这种价值观 的树立并不是靠抽象的口号来完成,而是靠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用自己的行动包括生命来践行——特别需要像电视这样的大众传播媒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积极 建构、倾力弘扬、广泛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是中华民族奔涌不息的血脉,是中华儿女安身立命的根基。中国的电视剧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重构人们对传统 文化的集体认同,从而使观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承传提供了一种新的现实维度,同时,将一种历史的、民族的、国家的共同想象嵌入到当代观众的历史记忆之 中,这是《边城》这部电视剧极其重要的一种文化职能。它为我们从文化的视野上重新认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

  近年来,我们的荧屏上相继出现了一批抗战题材的电视剧,其创作动机与心理期待不尽一致,艺术品质和思想水准良莠不齐。《边城》作为《中国远征 军》原班人马的诚意之作,再现了抗日战场的烽火硝烟、讴歌抗日英雄的民族气节,同时也展现抗日战争的苦难历程、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激情,更为重要的是这部电 视剧不仅仅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而且告诉我们“为什么会发生”,进而使观众对战争的思考由此向前得以延伸。

  《边城》以真实的历史栗柴坝惨案作为切入点,开篇就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老百姓惨绝人寰的杀戮行径通过影像的方式逼真地呈现出来:上至白发老人, 下至待哺乳婴,296个无辜的百姓在我们眼前轰然倒地,296条鲜活的生命骤然消逝在怒江边。人的生命在法西斯的野蛮屠杀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和无助。侵略者 犯下的历史罪行远不止如此,战争对中国人造成的伤害和摧残更是无法用数据来衡量、用数字来清算的。

  如今,影视创作的产业特色日益明显,我们已习惯于用文化工业的概念来衡量中国影视的生产、播出和收视了。因此,今天的抗日题材电视剧接受着商业 和文化的双重考验,随着受众的审美需求和品位的不断提升,影视剧尤其是抗日剧在传导主流价值观的同时应时刻观照影视创作的艺术规律,使作品的思想性、观赏 性和艺术性得到合理的配置和有机的融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