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全国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 >> 正文

于爱成:引导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思路及对策——以深圳经验为例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7月12日18:31 来源:中国作家网
于爱成在全国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上发言

  一、深圳网络作家基本情况

  深圳是一座热爱文学的城市。按作协统计的数据,深圳现有国家级会员101人,省级会员410人,市级会员1303人,区级会员1500多人。坚持长期持续写作的作者(含打工作者、校园作者、网络作者)数以万计,基本能持续写作的作者和非持续写作的作者数量更为惊人。深圳与文学有关的内刊连续出版的不低于100家(全市有1000多家各类内刊、报纸、内部资料),开设有文学论坛的网络发布平台不少于10家,活跃在此类网站文学类论坛上面的经常发布作品的作者不低于1万人。

  深圳民间蕴藏着极大的创作人才和文学热情,网络作家创作力量的庞大和勃兴是非常突出的,从事网络文学写作的数以千计。有一定名气的网络作家有30多人,比较有代表性的,除了在座的老家阁楼、贾志刚、冷秋语、猗兰霓裳、冰可人、寂无、沐依晨、朱随等之外,还有赫连勃勃大王、红娘子、夏双刃、孙浩元、莱耳、摩卡、欧阳静茹、沧海候鸟、雾满拦江、上官谷二、八分斋等。

  二、深圳网络文学创作活跃的原因

  深圳现有人口1400万,据深圳网眼传媒的截止到2010年的调查数据,有电脑3000多万台,个人用户670万个,超过100万人通过电脑进行交流互动,持续或者间断性写作。因此深圳网络文学创作的活跃在全国都是屈指可数的。这座城市的年轻人为主体的人口结构、白领阶层的庞大规模,新鲜的人物、事物和生活经验,对网络手段使用的方便和快捷,以及心理宣泄和个体寻求慰籍、扩大社交的欲求,都提供了网络文学创作的富矿,深圳城市的特区效应和阅读期待,也吸引了全国网民对深圳的好奇,这些都是深圳网络文学创作活跃的原因。

  深圳网络作家的特点很鲜明,其一是他们主要活跃在互联网上,然后因为其鲜活的文风而受到读者的喜爱并成为网络名人,再从网络走向纸媒,通过出版商或出版社出版他们的文学作品。

  深圳网络写手的另一个特点,是学历相对都比较高,受过良好的教育。文字活泼、风趣、辛辣、时尚,写作面也比较广泛。还有就是这一批自由写作者的流动性也相对较大,他们随时都可能离开深圳,但随时又可能回到深圳。

  三、深圳网络文学创作存在的问题

  深圳网络作家拥有全国知名度的和持续影响力的似乎与其整体力量的雄厚不太相称,进入全国网民视野的不过三十个左右,就代表人物对于网络文学的贡献而言,十年来最为当红的网络作家中深圳作家的声音也没特别响亮。

  深圳网络作家大面积的出现是在2003年后,尤其是通过天涯论坛的平台。整体来讲,深圳网络作家更认同天涯社区,而对起点、幻剑、榕树下、红袖等参与不够,这也影响了其文学影响的更广传播。此外,深圳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城市,深圳网络作家基本都有比较稳定而繁忙的职业,工作压力很大,网络写作的目的除了更多地是进行宣泄和社交,即使有远大的文学抱负,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和心计,做更多的文学积累提升,做更聪明的策划和设计包装。深圳网络文学的现实,是与这座城市的特点性格、与这个城市中网络写作人群生存状态和心理状况密切相关的。

  值得高兴的事,近几年来,随着一批更年轻网络文学作家迅速成长,他们已经改变了深圳网络文学的格局。在与腾讯、起点等核心文学网站的签约,并更广泛走向全国方面,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今天出席座谈会的冷秋语、猗兰霓裳、冰可人、寂无、沐依晨、朱随等这批80后、90后年轻作家,就是比较突出的代表。

  四、深圳引导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思路及探索

  深圳原创网络文学拉力赛是深圳市作协利用高科技手段扩大文学阵地,寻求新媒体、新技术、新文学的结合的重要赛事,迄今已连续举办4届,第五届目前正在进行中。四届大赛积极介入网络文学创作领域,以网络征集评奖方式,引领网络写作风气,催生了萧相风《词典:南方工业生活》《血在血管中奔跑》、宋唯唯《麒麟峪》《一城歌哭》、厚圃《结发》、戴斌《献血》《打工词典》、弋铧《琥珀》、秦锦屏《一地乡愁》《水项链》、兰师文《那些年,我们埋伏在城市街角》、凌春杰《我们的村庄》、王顺健《驻所调解员日记》、刘静好《你随意我干杯》、郭海鸿《深圳快递》、陈再见《葬礼》等300多部比较成熟长篇小说和长篇非虚构文学,另有中短篇小说和非虚构作品共计1200多篇。宋唯唯、厚圃、陈再见、刘静好、萧相风、弋铧、凌春杰等当前比较活跃的深圳青年作家,都是通过这个大赛开始走向全国。陈建功、李敬泽、梁鸿鹰、胡平、阿来、苏童、格非、贺绍俊、潘凯雄、胡殷红等评委对大赛给予高度评价。参赛作品整体起点高,具有相当不错的实力,带给中国文坛很多新鲜的文学经验和阅读体验,“标志着深圳文学整体的崛起”(陈建功语)。

  深圳市作协是国内最早密切关注并介入这一新兴文学形式扶持指导的体制内力量。深圳原创网络文学拉力赛筹备于2005年,启动于2006年,略迟于新浪网2003年创办的网络文学大赛和腾讯网2004年开始的原创文学大赛,每年申请深圳宣传文化专项基金资助,联合国内部分重要网站、著名文学期刊、出版社,共同举办“深圳原创网络文学拉力赛”,旨在利用高科技手段扩大文学阵地,积极介入网络文学创作,努力倡导健康清新的网络风气,推动网络文学精品的产生。

  大赛定位为“文学在网络”,即采取比较广义的网络文学概念,视网络为一种写作传输介质,而不仅仅作为文学审美和特性的定语,以彰显本次大赛对主流价值观的倡导,对严肃文学的坚持。

  大赛目标力求切合深圳的城市定位,扩大深圳的城市影响,宣传深圳文化形象;立足深圳,全面提升深圳作家的原创能力和作品的影响力;重在扶持新人,出精品,出人才。每一届大赛都有设定的主题和主张。第1-4届,打的都是“我和深圳”的旗帜,重在倡导写出人与这座城市的关系。第三届还特别开辟非虚构文学的征集,当时的李敬泽主编作为终评委审阅了全部长篇小说和非虚构作品,从中挑选出萧相风的《词典:南方工业生活》在人民文学重点推出,并受到了大赛的启发,在人民文学开始了长达三年的非虚构创作的倡导。获奖作品中,迄今有16作品已经出版,6部长篇作品、50篇中短篇作品发表于发表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十月、当代、天涯、山花、钟山、花城等文学名刊。另有9部作品被南都移动平台购买版权,刘静好、厚圃、孙向学等7部作品被影视机构购买版权,另有厚圃、朱克恒、凌春杰、钟二毛、萧相风、弋铧、秦锦屏、陈再见等大赛获奖作品又先后入选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中国作协少数民族作家重点作品扶持、和广东省文艺精品创作专项扶持。

  在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支持下,第五届网络文学拉力赛由深圳市文联、全国网络文学联席会议共同主办,由深圳市作协、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中国出版集团大佳网联合相关专业文学网站进行运营,力图在过去四届网络文学大赛成功经验基础上,办出新的特色、水平和影响。

  本次大赛主推非虚构文学和长篇小说,要求具有较强的文学性,体现深刻思想内涵、精巧艺术形式和先进技术手段的完美融合,鼓励文体创新。大赛为期一年,站在全国网络文学创作的平台上,吸引全国范围内的作家和新人参与;重点关注现实题材文学创作;大力发动本土作家参加,鼓励深圳题材文学精品佳作的产生。本届大赛目前赛程过半,我们充分吸收全国网络文学联席会议和相关网站的意见,尤其是网络文学作家的意见,对本次大赛参赛作品的不做类型限定,旨在更充分地尊重网络文学创作的规律,第五届大赛已于6月20日截止,征集长篇小说和非虚构文学作品近三百部,中短篇作品数一千多篇。现正组织由网站文学编辑、资深编审、网络作家、著名作家、评论家等共同组成的评委进行两级评审,公平公正评出获奖作品和优秀作品,并对成果进行宣传推介,力争办成一项有影响的国内赛事,更嘹亮地唱响网络文学深军的声音。

  五、深圳对网络文学发展引导思路的得失探讨

  30年来,深圳的文学事业,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迄今为止,深圳文学作品荣获省级以上专业文学奖项近百项,稳居广东省各地市之首,深圳作家队伍和作品成就也被视为广东文学的半壁江山。深圳是一片文学创作的热土,提供了极其丰富多样的文学创作的富矿。深圳建设成为一座文学之城,或者说文学城市,也已经初步具备条件。

  如果说爱丁堡因为提供了丰富的文学活动,并吸引了新企业参与进来而成为文学之城;墨尔本因为多语言编辑的首创,面向不同群体的高质量教育方案及公共活动等体现了文学在整个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成为文学之城;爱荷华因为为促成文学氛围、激励文学写作与交流等而启动的一些战略性机制,已成为了一个原创性写作和文学阅读的中心而成为文学之城,那么,深圳将因其独一无二的鲜明文学特色而广受关注,这种文学特色就是在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座中国最具活力的新都市,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学创作活跃的、写作者密集的、文学生态完整的文学沃土。深圳拥有数量庞大的写作群体,有丰富的文学样式和形态,有全国单个城市看极为密集的网络作者和活跃的网络写作,有最多样的文学社团、内刊、民间活动。深圳人对文学的热情和对文学参与程度,为全国各地叹为观止,这里是当代中国底层民众释放出最蓬勃的创作热情、创造活力、想象力迸发的文学之地,是广东改革开放文化和中国梦的集中体现之地。

  30年来,深圳文学界为全国奉献了新都市文学、打工文学、阳光写作的文学品牌,以小说、诗歌创作和报告文学的整体实力,一直延续着对于全国的影响力。近年来,深圳青年作家群的异军突起、深圳打工作家群的风生水起,以及深圳网络文学豪华阵容,更成为重要文学现象和文学话题。网络文学成为深圳文学新的生长点。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作协等体制力量,对网络文学的引导、激励、推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建设文学深圳,网络文学队伍是一支最具活力、数量最大的方面军。深圳的网络文学发展的特点及其在全国的位置,按照马季先生的分析,深圳的网络文学有三个“最”:深圳是网络原创文学最活跃的地区;深圳是网络文学政策性扶持最给力地区;深圳是网络文学发展最均衡的地区。其中,“发展最均衡”主要表现在,深圳培育了不同层次的创作队伍,网络作家与传统作家之间没有门户之见,大家敞开心扉讨论创作,自然形成了多元写作环境,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取长补短,实现了创作交流的生动局面。“可以说,网络文学在深圳已经率先成为主流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忽视网络文学的深圳文学是不可想象的。”

  当然,我的理解,这是马季先生对深圳的鼓励。我们的探索尽管比较持续,政府给予的资金支持也比较可观,每年网络文学大赛涌现出来的作家作品也比较令人鼓舞,但从网络文学的属性上来看,我们对网络文学的推动还是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网络大赛规则,着重于媒介意义上看待网络文学,不利于商业网站意义上网络大神的产生。

  网络文学大赛办到第五届,基本上对深圳文学写作力量,做到了全面动员和全方位打捞,提供了一个无门槛、人人可以参与、评审做到公平公正独立的参赛平台。这个平台名义为网络文学大赛,实际上可以成为全民写作征集大赛。当然这个大赛有所主题,有所倡导,基本围绕写深圳与作者自我的关系,鼓励现实题材,体裁以长篇小说和长篇非虚构文学为主。作品征集上来了,每年动辄上百部长篇作品,既有成熟作家,也有若干新人,本地作家为主,也吸引了部分全国各地的作者。但征集上来的作品,在评审之时,遇到了问题。即:这些都是网络征集上来的作品,都是宽泛意义上的网络文学——文学在网络,通过网络发布上来的作品。那么,我们倡导的、鼓励的,也即奖励的作品,是怎样的作品?

  这对我们提出了挑战。从下列名单可以看出我们对网络文学认识的深化:

  第一届深圳网络文学拉力赛:终评委:韩东、杨争光、李冯、鬼子、何锐、宗仁发、李少君、韩旭、金仁顺;获奖者:谯楼、冉正万、俞莉、钟二毛、郑小琼、瑶迪。

  第二届深圳网络文学拉力赛:终评委:陈建功、李敬泽、潘凯雄、贺绍俊、阿来、苏童、赵丽宏;获奖者:宋唯唯、高君、厚圃、戴斌、许素霞、齐霁、刘阿芳、于怀岸。

  第三届深圳网络文学拉力赛:终评委:陈建功、李敬泽、阎晶明、胡平、潘凯雄、贺绍俊、阿来、苏童、胡殷红、张燕玲、廖红球;获奖者:宋唯唯、萧相风、戴斌、秦锦屏、弋铧、王顺健、陈再见、蔡东、郭海鸿、丁力、俞莉、陈东娥、钟二毛、李季彬、黎月嫦、夏子。

  第四届深圳网络文学拉力赛:终评委:李敬泽、格非、梁鸿鹰、贺绍俊、胡殷红、张燕玲、王祥、姚文坛、林伟东;获奖者:兰师文、凌春杰、郭建勋、陈玢男、程鹏、陈再见、谷童、毕亮、戴斌、韩三省、唐诗、林东林、李季彬、丁燕、陈雁、萧相风、张中秀、张华、赵照川、吴依薇、金学舜、伍学梅、庄昌平。

  第五届深圳网络文学拉力赛:初评委:全国网络文学联席会议、大佳网承担;终评委:全国网络文学联席会议提名。

  第一届,我们选择聘请的评委,大都是纯文学期刊主编。明确是从中选出符合刊物口味的作品,并力争为刊物所用。

  第二届、第三届,我们的思路放得更开,但选择聘请的专家,仍都是纯文学领域的作家、评论家和编辑家。以至于时任《人民文学》主编的李敬泽在第二届网络文学大赛终评会上幽默并不无调侃地说,在座的各位,都是纯文学的守护人。有这样的班底组成的评委,对网络文学评奖来讲,未必是最合适的。潘凯雄也接着李敬泽的话,分析第二届进入终评的作品,只有很少的部分符合网络文学的特点,大部分网络文学特质明显的作品,已经被初评评委和复评评委给杀掉了。

  第四届网络文学大赛,随着我们对网络文学特点认识的深入,决定适应形势发展,对更加符合网络文学特性的作品加以关注,不能厚此薄彼,要一视同仁。在终评委的聘请上,在纯文学作家、评论家之外,增加了王祥、姚文坛和林伟东三位网络文学专家和文学网站负责人,以期扭转以往一边倒的局势。从得奖结果来看,也确实将一些网络新人新作选了出来,长篇组的前三名,全都是具备一定网络特点的文学新人。

  今年正在进行中的第五届网络文学大赛,我们坚决把初评权放给网站,由网站按照行业规律和网络大赛常规的做法,进行独立评选。终评委的组成,也将延续第四届的改革思路,并将聘请更多熟悉网络文学发展历史和现状、对网络文学作品有一定研究和发言权的专家参与进来。

  (二)体制力量对网络文学有所认识,但认识的仍不到位;网络作家基本各自为战,缺乏自组织,权益保护是短板。

  通过这样的一种历程描述,可见深圳的网络文学大赛走过的道路,跟浙江省作协对网络文学的认识和推动做法不太一样。我们大赛力推的“网络文学”自行定义为“新媒体文学”,自视为对网络文学的重新认识和重新界定。连续五届大赛,我们都将大赛定位为“文学在网络”,即采取比较广义的网络文学概念,视网络为一种写作传输介质,而不仅仅作为文学审美和特性的定语,以彰显本次大赛对主流价值观的倡导,对严肃文学的坚持。

  这种认识、认定、坚持,也许跟时下网络文学网站、网络文学主流评论家和网络文学作家的见解,有点不太合拍。也许我们存在一定的文学阶级论的思想。从而,也许我们走的道路——即不承认网络文学的特殊性——值得反思,并大有改进之处。

  也正是由于我们客观上,并没有将网络文学单独对待,没有将狭义概念上的具备一定特性的网络文学,单列出来,进行更大力度的引导、激励,实际上深圳的网络文学作家,大都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

  前不久,即5月15日,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钱小芊带队到深圳进行网络文学调研,在深圳方面组织的网络文学作家座谈会上,多位网络文学作家都表达了他们的无助感。这种无助感主要表现在作品被频繁侵权,个人创作精力被网站无节制榨取、没有组织起来的力量互相抱团全暖,以及无法融入作协等建制机构以享受更多的资讯、培训、友情等。像知名网络文学作家猗兰霓裳(艾静一)在题为《网络无边界文学有精神》的精彩发言中,从自己的经历出发,列举了当前网络文学作家普遍面对四大问题:一是盗版问题。二是收入问题。网络小说,最重要的就是每天更新,一两天不更新,读者就会流失。这也是作为网络写手最痛苦的事。在这条流水线上,有财富的神话,也有青春不可承受之重。三是保障问题。专职的网络作家属于自由职业者,因为没有公司或者机构接收,作家本人跟网站也不是主雇关系,因此就没有“五险一金”,没有任何福利保障。同时,网站的签约合同逐渐“霸道”,甚至出版合同也存在多处陷阱,不是专业人士,很难看出其中的猫腻与风险。在整个产业链中,分成的不公、数据的不准确等等,作家处于弱势。但却很难找到解决的途径。四是健康问题。在一般人眼中门槛和身段很低的网络写作,实则是一项残酷的体力劳动。因为要保证每天的更新,常常一坐就是从早到晚,熬夜写作更是家常便饭。也因为如此,社会交往变得越来越少,甚至很多网络作家跟社会脱节。本身从事写作行业的人,大多也是比较内向的。长期下去,不仅健康受损,其实对精神也有一定的影响。一句话,利润、收益让写作变成某种意义上的体力劳动,这背后的代价是,网络透支着写手的青春和生命。

  猗兰霓裳的发言得到与会网络作家老家阁楼、贾志刚、朱随、寄无、冷秋语、冰可人、沐依晨等人的共鸣。大家纷纷提出期待上级作协组织帮助解决的问题。

  钱书记调研举办的这个座谈会,对深圳市作协是一个触动,推动了深圳对网络文学作家面对的共同困境的认知,我们目前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改进对网络作家和网络文学工作的服务扶持、有效引导、优化激励机制。深圳市作协已开始进行摸底调研,尽快成立网络作家协会,让网络作家们有一个真正属于他们的“家”。网络作协,将在上级作协主管下,更多选举聘任网络作家担当职务并做实际工作。协会组织,也将为网络作家们挂靠关系,办理社保,保护权益,推荐作品,组织研讨,进行培训,举办各类适合网络作家群体的聚会、采风、交流活动,包括提供相关互助帮扶、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各项服务。

  (三)深圳营商环境和文化土壤,缺乏网络文学的网站平台和规范商业化运作,无法实现网络文学产业链的打造。

  深圳不是文化沙漠,但深圳却是座文化生态不够健全的城市,甚至是座体制文化的力量过于强大的城市。这座城市在全国享有盛誉的名家大师少于京沪穗港宁汉,出品的电视剧尽管成为央视黄金时间的常客,但大多并没有给国人留下深刻印象;本地电视台制作的电视节目谈不上与这座城市相适应的时尚和鲜活,节目栏目几乎很少能引起市民的持续兴趣。戏剧努力在搞小剧场、打出创艺剧场,但尚没有一部戏剧进入全国视野。音乐受到很多的赞誉,《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在深圳的出现,被很多地方视为奇迹。但另一方面,质疑这类歌曲主题和创作模式的声音也并不少见。此外,深圳还造就了超女快男,词曲作家和创作型歌手也在国内有一定数量和地位;但深圳并不能留住人才,成名者纷纷远走,深圳打造成为中国流行音乐基地只是一个梦想。文学方面,三十多年来,深圳流失的作家有刘西鸿、谭甫成、王小妮、徐敬亚、梁大平、石涛、薛忆沩、盛可以、盛琼、王十月、巫国明、安石榴、塞壬、郑小琼、于怀岸、罗迪、杜绿绿等。具体到网络文学而言,多位网络文学作家在深圳打拼过,并有很好的起步,像慕容雪村、打眼、沧海候鸟、雾满拦江等,都有跟深圳结缘的经历,最后都离开深圳。红娘子也于去年去了武汉。赫连勃勃大王(梅毅)是草根写历史的肇始人,当年明月乃受到他的影响和推动,但墙内开花墙外香,他引起深圳本地的重视,只是近三年的事情,他的声名也一定程度上不如当年明月的影响所及,遍布大江南北。

  这都是深圳文化出了问题。网络文学只是深圳文化生态不健全所造成的一个果。深圳可以创建文博会、高交会,可以孵化培植设计行业,引进并扶持一批设计人才在深发展壮大;可以每年全市动员,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举办每年一届读书月,并申报联合国阅读城市。但是,这些活动和形象,都是假体制的力量推行的。离开体制力量和财政力量,都将不成气候。同样是体制力量的介入,导致了深圳没有一家有全国影响力的报纸,深圳的刊物更是乏善可陈。自然,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深圳产生了互联网巨人腾讯,但腾讯直接面向的是全国全球,并不对深圳本地具有特别意义和影响。腾讯网新闻中心是在北京,腾讯文学网是在上海。深圳没有实际内容。出自之外,深圳的其他网站不少,多大600多家,但没有一家办出特点和名气,基本都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包括曾经抱负远大的依托南方都市报的深圳奥一网,依托深圳报业集团的深圳新闻网,也都办得不汤不水,疲沓平庸。奥一网曾经办得有些影响的原创文学论坛,本来已经积聚了一些人气,涌现了一批网络作家,但后来却没有耐心孵化下去,草草应付,放任自流,作家们风流云散。

  深圳网络作家大面积的出现是在2003年后。深圳网络文学,不能得到本地网站的吸纳和扶持,深圳网络作者们只有把触角延伸到天涯社区,通过天涯论坛的平台。天涯社区若干论坛的版主都是深圳作者。包括赫连勃勃大王、欧阳静茹、沧海候鸟等等。天涯吸引了深圳网络作家的眼球,大家在上面的写作,开始并没有明确商业目的,自娱自乐为主。整体来讲,深圳网络作家认同天涯社区,也基本上只熟悉天涯社区,而对起点、幻剑、榕树下、红袖等参与不够,热情不高,或者对其商业运作不感兴趣,这是一种严重的误判,影响了其文学影响的更广泛传播。

  深圳网络文学作者人数众多,好手如云,但深圳这座城市的文化氛围、文化环境存在着急功近利的问题,过渡体制化的问题,短视的问题。这是一座尚不成熟的城市,文化功能不健全的城市,文化人才心理浮躁、企业家赚快钱心理浓厚的城市。正如深圳无法完成一部电影、电视剧、歌曲的完整制作流程一样,网络文学的发展,也无法寄望产生一家出色的文学网站,无法在本地有所依托。

  而作协,尽管办了五届的网络文学大赛,还将继续办下去五届、十届的大赛,但这毕竟还是体制力量的组成部分,会受限制于种种体制的弊端。深圳网络文学的真正进入产业化两性发展,依靠的理当是民间和商业的力量。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