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外国文艺 >> 艺术评论 >> 正文

在畅所欲言中,发现被压抑的冲动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7月11日15:06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墨波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电影剧照《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电影剧照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电影海报《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电影海报
伊利·曼佐伊利·曼佐

  人在遭受命运的不公正时,或者沉默,或者变得滔滔不绝。

  1968年,捷克政局变故,遭受牵连的捷克作家赫拉巴尔落入人生的低谷。他的著作被从书店撤下,他即将出版的书也被当作废纸销毁,他甚至被开除 出捷克作家协会。他变得心灰意冷,一度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为了帮他散心,妻子在布拉格远郊一片林中空地买下一座小木屋,两人从纷乱的世事中逃脱出来,过着 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这样的生活让赫拉巴尔变得平静,也让他有所顿悟。平静的时光里,他会到山下小酒馆里喝杯啤酒,和老乡们聊聊天,生活呈现出一种简单的 美好。但是与这种宁静相比,赫拉巴尔却总是感到一种不可压抑的创作冲动。往事和回忆一起涌上心头,偶然与必然,幸运与不幸,一种不可名状的况味让他欲言又 止。

  萨特斯卡小镇蓝星酒店的老总管、那个小个子的老板是赫拉巴尔的众多聊友之一。听小个子老板吹牛是大家的乐子,推杯换盏中,小个子老板又开始讲述 他那颇具传奇色彩的往事,“我做总管的时候,曾经侍候过某某人”——这几乎成了小个子老板吹牛的口头禅。赫拉巴尔在小老板的讲述中,忽然找到了打开自己记 忆仓库的一把钥匙,小个子老板的形象,他那带有自得和自嘲的讲述,都为赫拉巴尔提供了一个可供依凭的绝佳形式。他返回家里,迫不及待地在打字机上开始写作小说《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赫拉巴尔也许早已在心中积累了太多的人物、故事和画面,这些过去积累下的素材在翻滚、发酵、膨胀,他渴望找到一种形式、一种结构、一种语言的姿 态,让他把心里的话语和盘托出。当他见到小个子老板后,当这个形式找到后,一切都显得那么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内心的话语几乎是喷薄而出。赫拉巴尔几乎是 被词语牵引着写作,他不假思索,“处于一种轻盈的无意识状态中”,他所需要的仅仅是飞快地打字,企图追赶上那倾泻而出的话语,你甚至能从那滔滔不绝的语流 中看出赫拉巴尔的手忙脚乱。他一口气把这本书写完了,仅仅只用了18天时间。

  书稿写完后,赫拉巴尔就把它丢置在一旁,不愿再触碰。他像是经历了一次痛苦的分娩,这小说像是他寄存在别处的一段伤心往事,当从心里面掏出来 后,他就再也不愿多看一眼,甚至很多年后该书出版时,他也没有做任何修改。他创作时的激情,那种匆忙和飞快,那种拉杂和随意,都成为一种真实状态的反映, 在阅读时被读者感知到。

  井喷的创作状态也让赫拉巴尔创造出一种滔滔不绝的文体,主人公就那样口若悬河地说着,长达几页都不分段,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叙述任意地跳跃,场景之间的切换毫无过渡,文体里澎湃着一种话语的活力。

  小说使用第一人称,以一个小个子餐厅服务员蒂迪尔的口吻讲述了自己色彩纷呈的一生。从饭店学徒到百万富翁,蒂迪尔的人生就辗转在不同的饭店之 间。在不同的饭店里,他见识了形形色色的人,看到过各种不可置信的事情,而最神奇的是,“那些不可置信的事情居然都变成了现实”。蒂迪尔喜欢躲在啤酒杯后 面观察世界,于是那些人和事,在玻璃杯的折射下变形,都变得夸张和搞笑。而同时他自己也变得不可置信,他一心只想成为一名百万富翁,但是当梦想实现后,却 又锒铛入狱。一切都显得不可置信,好运也总是伴随着厄运。置身于剧变大时代中的他,像是马戏团中的小丑,被抛起又摔下,能做的只是在摔得嘴啃泥的时候,做 个滑稽的表情,来收获一份幽默乐观的心情。在人生暮年,蒂迪尔似乎参透了人生的真谛,再也无心在不可置信的时代里做一个小丑,他要走“自己的道路”,他回 归到大自然,与动物们为伴,并且修着一条永远也修不好的路。

  小说末尾,赫拉巴尔几乎和小个子服务员合二为一,相同的处境,同样都因为人生变故而隐居山林,“白天寻找通向村里去的路”,晚上“尝试着用字母用写作来自己询问自己”。赫拉巴尔充满深情,几乎是借蒂迪尔之口直抒胸臆。从其中也得以隐约窥见他创作小说时的真实心境。

  在写作的夏季月份里,赫拉巴尔“正生活在达利‘虚构的回忆’以及弗洛伊德‘在畅所欲言中,发现被压抑的冲动’而激动的情绪之中”。故事是虚构 的,但情绪是真实的;姿态是欢笑的,但笑中有泪。在滔滔不绝的背后隐藏着他对人生和时代的感受和思考。经历了世事变幻,赫拉巴尔一方面感受到面对命运的无 力感,一方面也收获了“福祸相依,幸运总是伴随着不幸”的辩证思想,他决定放弃那些无法抓牢的虚妄,“摆脱虚假的我”,回到大自然,回到生活,回到自己。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创作完成后一直以手抄本的形式在读者中流传,直到20年后才正式出版,而被改编成电影则要等到2006年。2006年, 小说被捷克导演伊利·曼佐改编成同名电影,这已经不是伊利·曼佐和赫拉巴尔第一次合作,他曾经数次把赫拉巴尔的作品搬上银幕,并且屡获大奖。他对赫拉巴尔 作品的诠释,往往形神兼备,颇得小说之妙。

  对于这部小说来说,改编成电影是有难度的。除了小个子服务员这个时代的见证人之外,全书几乎没有贯穿始终的人物,而且在主人公眼中,所见的人和 事,是一个时代的群像,人物之多,体量之大,不是一部电影能够消化掉的。而且小说呈现出一种回忆录似的散杂,并没有集中的矛盾和冲突。

  伊利·曼佐的改编可谓巧妙。电影选取了和小说一样的第一人称视点,用小个子服务员来贯穿全片,通过他的视角来取景世界。影片大量使用了旁白—— 这几乎是将文学转变为电影的最直接简易的办法。这一设置十分讨巧,许多背景交代、人情纠葛,用影像展示起来也许非常费劲,但是换成旁白的方式,三言两语就 能说明白。通过语言的讲述,电影也可以在不同的场景和人物之间随意跳跃。这种讲述同全片回忆的视角十分吻合,并无多余和笨拙之感。

  在叙事交给旁白之后,节奏就交给了音乐。影片的主要段落几乎都伴随着音乐。或庄或谐,音乐渲染了场景的气氛,也为影片涂抹上艳丽的风格化的色彩。音乐完全主导了影片的节奏,于是在旁白和音乐的统摄下,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段段生活片段的集锦。

  小说的骨子里是带有卓别林的气质的。赫拉巴尔曾说:“我从孩提时候起便天真地认为,我做人做公民的榜样是卓别林。总是这样,我为卓别林的滑稽剧 而发笑,我去看了一次又一次,笑的次数逐渐减少,到最后我就变得严肃笑不起来。这也就是我的幽默,面带轻微的笑容,到头来却是悲伤。”

  伊利·曼佐索性借用卓别林默片式的表现方法,这大概是处理小说的最佳方式。因为小说没有激烈的冲突,有的只是色彩斑斓的画面以及那些难忘的瞬 间。小个子在火车站卖香肠的片段直接用默片呈现,黑白的影像加上字幕,俨然是向卓别林致敬。较少的台词和对话、夸张的肢体语言、诙谐幽默的场面调度、以及 降格拍摄,导演通过默片的手段来营造喜剧效果,并以此呈现生活的戏剧性。在堤荷塔旅馆以及招待非洲国王等几个段落,别出心裁的场面调度,翩翩起舞的人们, 在音乐的烘托下,简直是一场影像的狂欢。

  电影的结构和《末代皇帝》极为相似,也是很多传记性影片常用的结构。电影分为两条线平行展开,一条为现在时,表现老年小个子出狱后在林中小屋的生活;另一条线是过去时,往事的回忆穿插其中。两条线同时推进,最终在影片的末尾交汇重合。

  针对原著的驳杂,电影做了某种程度上的简化。小说中主人公辗转的多处地方被简化为4个。众多的人物被简化为有限的几个,原著中很重要的一个人物 兹登涅克不见了,领班斯克希万涅克的戏份被增加,而胖商人瓦尔登则成了惟一一个贯穿始终的人物。导演增加了情欲的场面,让电影变得香艳。每到一个新环境, 就会有一个新的女人出现,这些不断变化的旅馆和女人,串起了小个子的一生。一些更加深刻的情节,比如他和德国妻子生下的弱智孩子,以及他对于自己的反思和 忏悔,都被舍弃掉了。原著中主人公在时代洪流里颠簸流离的无奈,在电影中却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机灵和从容。这些都减弱了人物命运的悲剧色彩。

  将小说改编成电影,相同的故事被移植到不同艺术形式中,总归会有些排异反应。改编后的电影或者与原著相去甚远,或者因为顾全原著而丢掉自身的纯 粹和完整。伊利·曼佐的改编当属上乘,在两者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平衡。不过,与原著比起来,电影还是显得有些浮光掠影,毕竟小说中大量的心理独白和思想阐 述,是没法直译成影像的,这势必削弱了电影的深度和厚度。

  电影拍摄完成时,赫拉巴尔已经去世10年,他已没有机会看到这部小说变成活动的影像,这不免是件遗憾的事情,他对这部电影会满意吗?也许满意,也可能会失望,毕竟再生动的电影也无法演绎出一个作家心中的精彩。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