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酷评 >> 正文
以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菊美多吉的先进事迹为蓝本创作,由峨影集团拍摄,阿旺仁青、江疏影、陈瑾、巴登等主演,5月18日上映的电影《天上的菊美》,是一部反映当代基层公务人员真实事迹的电影,其展现出来的崇高品质与博大情怀让人感动。作为主旋律电影,考察其在创作和放映上的得与失,对于今后的影视创作都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影片《天上的菊美》在90分钟的时间内,展示了主人公一生中的主要事迹,在内容上主要以修路、拉电、建房等具体事迹为中心,真实再现了农村基层的工作现状与生活情景,不仅事例真实,而且情感真挚。其中,菊美和朗格的分离时刻尤为感人。菊美作为乡长,为花白头发的牧民朗格做了很多具体的事情:先是找回了被偷的10头牦牛,再是要回了女儿打工被拖欠的工资,接着处理了朗格和儿子之间在住房问题上的分歧,最后帮助朗格实现了住进新房的梦想。但这一切都实现的时候,菊美要调走了。在汽车将要开走的一刹那,淳朴的朗格追上了汽车,泣不成声,紧紧抱住了菊美,说:“他们说你要调走了,你真的舍得离开我们吗,啊?你看看,你连我的新房子里边坐也没有坐一坐,水也没有喝一口;你给我们盖的房子,朗格大叔连谢谢都没有说一声,你就……你会让朗格大叔难受的。”这种发自肺腑的哽咽之声所传达出来的感激之情确实胜过千言万语,这不仅是现实主义的魅力,也是选择自传式创作手法的巧妙之处。
尽管影片采用纪实手法拍摄,但全片的画面显得壮美,这也和主人公的崇高品质相一致。由于地处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镜头之下,无论是在大雪纷飞中修路凿山,还是在嫩绿的草原上扬鞭催马,无论是藏族昂扬的载歌载舞,还是集体劳作的挥汗如雨,都显示一种画面上的壮美,而这样的画面在全片中随处可见。显而易见,这里显示出的不仅仅是单纯的壮美景色,更重要的是,这种画面上的壮美和主人公为民谋利的崇高情怀一致。古希腊朗吉努斯曾说:“崇高的风格是一颗伟大心灵的回声。”对于《天上的菊美》而言,菊美的“伟大心灵”也是剧中壮美画面的回声。确实,全片的壮美景色和主人公崇高品质与博大情怀相融共生、和谐一致。
但与此同时还应该看到,本片在视听语言的处理上有不足之处,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对白较多。片中,有很多地方都采用主人公内心独白的方式交代剧情,在视听语言上的用力不够均衡,从而也导致影片的韵味不足,审美张力不够。
影片中,主人公的崇高品质与博大情怀多是通过主人公忘我工作来表现的。他为民众盖上了房子,却没有来得及为自己的父母翻盖新房;他日日夜夜都为民众排忧解难,但是却顾不上抱一下孩子,看一眼妻子;他经年累月奋战在高海拔地区,却不管不顾自己的高血压;他争分夺秒、风雨兼程为民众安装太阳能,却顾不上照顾一下自己病重的身体,结果在33岁英年之际因劳累过度而突发脑溢血过世。
对于国家而言,这样忘我地工作,为人民办实事、谋幸福,确实是一个具有崇高情怀的公务员,他的死是为人民服务而死,重于泰山。但对于他的家庭来说,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娇妻弱子,而自己则是英年早逝,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个残忍的悲剧。因此从这个角度说,让他多回家看看父母,陪陪妻子,多接听一些电话等细节表现不仅是人之常情,可能会更有感染力。但遗憾的是,为了表现菊美的无私,连妻子的电话都挂掉,路过妻子的教室也顾不上看上一眼,面对痴儿的呼唤也未曾迟缓片刻等,这样的细节表现就有些残忍得过头了。退一步讲,在公私兼顾的基础上尽心尽责地工作也是符合现代人的价值理念。
《天上的菊美》上映以来,制片方做了各种宣传,而且也出现了各种专场和包场,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令人遗憾。笔者居住在杭州,就以浙江影院的排片为例,从中可以管窥《天上的菊美》的档期排片情况。在杭州,多数影院仅排一场,而且时间是在下午,而另一个主要城市温州,则还没有排场安排。反观同一档期的《变形金刚4》、《分手大师》,它们的排场安排则是《变形金刚4》有四个影厅连续滚动播出,《分手大师》一个影厅滚动播出。更令人惊诧的是,影院到处张贴着《变形金刚4》、《哥斯拉》、《分手大师》等的广告,但是《天上的菊美》则是连广告都没有打出。
这个时代需要菊美这样平凡的英雄。我们可以少一点《分手大师》碎片式的“黄”与“贱”,《哥斯拉》 “打怪” 式的视觉大餐,但需要多一点菊美的崇高。我们这个时代不缺少影片,缺少欣赏影片的观众和场次。正因为如此,主旋律影片除在内容的选择上更贴近现实,在画面的处理上更注重美感,在人物的塑造上更贴近生活外,如若在叙事的安排上多一些悬念,在视听语言的表现上多一些推敲,在档期的安排上多一些调控等,未来的发展应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