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美文 >> 正文

查干:觅大林寺桃花不遇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7月09日15:32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查 干

  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上。桃花,在大林寺周边。然而,遗憾的是要加一个——曾字。因为大林寺和桃花,如今都已成为记忆,只存在于唐代诗人白居易名诗《大林寺桃花》里了。

  大林寺,为庐山三大名寺之一。其余两座分别为西林寺和东林寺。大林寺,为4世纪高僧昙诜所创建,是一处香火极盛的佛教圣地。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几度被毁又几度重建。直到1961年,开挖庐山西湖时,终被湖水淹没。知晓这个历程,是在登临庐山之后的事。

  从九江市南行至牯岭,沿牯岭大林路行十分钟,便到了西湖——一处高山湖。此刻,站在湖边,只能通过水空烟云与无边涟漪,来追祭大林寺和那一片灿然若霞的往日桃花了。呜呼!人世间的沧桑之变,有时只在俯仰之间。湖南岸不远处,就是白居易咏诗的那条花径。漫步于花径,不由让人心潮起伏,忧思连连。如今,白翁诗还在,山寺与桃花却不见了,犹若梦境,已无处可寻。

  说来我对庐山的向往之情,是初读李白的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和白居易的七言绝句《大林寺桃花》开始的。那时正读初中二年级蒙文班,汉文水平极有限,对于古典诗词,更是似懂非懂,心里问号多多。而对于庐山这个山名,感到很亲切,对它怀有一种亲近感。心中便留下深深的印记和向往。在后来的风波水声里,庐山和一些政治事件联系在一起,知名度愈发地高昂起来。关于庐山的认知,也清晰了许多。

  第一次登庐山,是秋末冬初季节。进山时,层层叠叠的盘山公路,七拐八拐把我们送到了高山古镇——牯岭。夜晚的牯岭,苍苍亦茫茫,一片的山势起伏、灯火错落,树木黝黝。山风一荡,满山的索索萧萧,其气势像万匹野马在奔腾。不知怎的,突然觉得那些在夜幕下静然而行的人群,都不像凡人,而像是神仙。有时,环境给人的错觉是十分奇妙的,让你感到飘逸若仙。尤其当我仰视,最高峰上的那一盏孤灯,高高的、亮亮的,静默在夜空里,猛然想起唐人王维《远公龛》里的两句诗“入夜翠微里,千峰明一灯”来。如斯出神入化的诗句,唯唐代诗人才会捕捉到的吧?尤其王维。而我却只有望诗兴叹了。

  庐山所以名扬四海,与这些历史上的文人骚客不无关系。他们所到之处,都留有璀璨耀目的千古名句,也为庐山罩上一层神秘之光。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其中一首。诗,很白描,只讲述眼前所看到的景物而已,然而,其内涵却不是一言两语能够道得尽的。诗人在登庐山之前,所经过的“人间四月”就是村野的四月天里,春已归去,芳菲也尽了。就是说,诗人看不到盛开的春花了。心里,不由生出一些“忧”来。显然,心中有忧,却找不到解怀之物,郁闷是可想而知的。然而,使他想不到的是,在高处“山寺桃花始盛开”,春天并未归去,还是有地方可觅的,不是“长恨春归无觅处”,原来,春转到寺边的桃花里来了(不知转入此中来)。对于这样的际遇,他能不感到高兴吗?因此,随景致的变化,心境也开阔起来,活络起来。当时,他是个有社会地位的官员,又是诗词名家。他的矛盾心理,诗里都有所体现。他甚至暗中向往山林野地,想脱离那个身不由己的官场和功利世界。

  对于这首诗,从读到它的那一刻起,我就牢牢地记在了心里。它曾多次激发我的情感波涛和想象力。于是,心中的山寺屹立不倒、眼中的桃花灼然有加。由此,对于春归的心忧,和重遇阳春的喜悦,在我的心中,一直在反反复复地出现。因而,一到庐山,便迫不及待地想去品读白翁诗中的那座山寺和那片桃花了。但,当我遭遇已无处可觅的困境时,心里一片空白,悻悻然迎风而立。

  山水,往往因颂赞它的歌诗而闻名于世,也留存于世。假如今天,大林寺还在,桃花仍在盛开,是多么美好的一件雅事?若是我,宁可不挖那面湖,也要保留山寺与桃花,好让我们的人文遗存,熠熠生辉,好让我们的子孙为之自豪。可惜,这一切如今只是一声叹息而已。

  那一天,在花径一侧,我又一次读到了《大林寺桃花》这首诗,是刻在一耸石碑上的,石白字红,很是惹眼:“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当时,不知为何,心中不喜,反而伤悲起来。人文精神(诗)还在,实景(山寺桃花)却已不存。这,不能不令人扼腕。

  我倒是真心希望有关部门和有识之士,择一相似之地,重建大林寺,再栽植一些饱藏春意的灼然桃花,让天国里的居易老诗翁,不再为之长吁短叹,夜不能寐。也让我们的后人,有处可寻这一人文遗存。更让我们古老的人文精神,能够代代相传,而不间断。有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以为,庐山有灵也有仙。这灵与仙,就是我们的前人,留给我们的这些稀世瑰宝——人文遗存。此乃,国之风水也。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