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新媒体时代:戏剧评论要寻找“最大公约数”(徐健)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7月07日09:45 来源: 光明日报 徐健

  

  近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如何认识包括戏剧评论在内的文艺评论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再次成为文艺评论界 的热点话题。这些讨论的出现,一方面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审美趣味、美学观念趋于分化,传播渠道、接受方式日益多样化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评论界内 部面对变化了的文化语境,在话语体系、评价标准、社会身份等方面自我审视、自我完善的反映。

  实际上,这些年,不同艺术领域的评论一直在各自熟悉的传播载体上存在着,只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自媒体的迅速崛起,把评论的参与人群、接 受范围逐渐扩大;再加上传统纸媒评论版面的迅速扩容,评论与媒体联姻,以及由评奖、市场、资本催生的大量“有偿”评论,评论的边界日趋模糊,传统意义上的 严肃的文艺评论变成了人人可以参与、人人都可以表达的“泛评论”。当拇指开始决定阅读的数量和趣味,当“点赞”变得十分简单,当“时髦的观点”成为一篇评 论的内核时,浸染于新媒体环境中的专业文艺评论,究竟该如何确立自己的美学范式、评价体系?又该如何发出自己理性而独到的声音?这些都是我们讨论戏剧评论 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新媒体上戏剧评论勃兴

  2012年,《驴得水》和《蒋公的面子》由京沪火遍全国,最初促使它们变成一种市场热点的,并不是业内的专业评论,而是微博强有力的传播和 推广;同样,今年林兆华戏剧邀请展上,来自德国的多媒体实验戏剧《朱莉小姐》,借助微博、微信平台强大的“宣传”攻势,引发了近年来少有的观看国外戏剧的 热潮……来自主要城市演出市场的信息表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已经成为观众获取、分享各种戏剧信息的重要载体。它们在拓展人们交流方式的同时,也在悄悄改 变戏剧评论的写作方式、存在形态和受众范围。

  由于同正在发生的戏剧现场有着更为直接、更为及时的关联,这些来自新媒体上的戏剧评论很快便集聚了大量的追随者,并与传统纸媒上的戏剧时 评、学术刊物上的专业评论一起,构成了当下戏剧评论交互共融的景观。在新媒体这一广阔平台上,专业与非专业的壁垒破除了,制作者、营销者、评论者、普通观 众之间的交流畅通了,任何人都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观感,分享、转载符合自身喜好的评论;与此同时,这个平台也在经营着自己的话语体系,催生着自己的 “文化偶像”,“押沙龙在1966”“北小京”等匿名剧评人便是代表。

戏剧生态内部存在结构性困局

  对于新媒体上戏剧评论的勃兴,表面上看,与网络的普及、移动终端的飞速拓展密不可分,但技术仅仅是外因,根源还在于戏剧生态内部的结构性困 局。从创作看,戏剧评论与戏剧创作本身的质量与盛衰有着直接关系,终究要有值得言说的戏剧作品和现象才有可能出现相应量级的评论。近些年来,值得我们从文 化批评、艺术探索的角度进行评说的戏剧作品和创作者非常有限,很多作品、现象都形不成气候,甚至缺憾、弊病、征候在多年来循环往复、原地打转,让评论者无 可言说。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们的戏剧市场活跃了,各类形式多样的舞台演出增多了。然而,传统意义上的戏剧评论,尤其是专业戏剧评论对一些戏剧美 学、戏剧观念上出现的新动向、新问题反应滞后。面对被激活的观剧热情和读者对好剧评的渴求,日益老化、萎缩的专业戏剧理论评论队伍,故步自封在僵化、陈旧 的话语体系中,他们关注的视角、探讨的话题很难满足观众的现实需求,再加上红包批评、圈子批评带来的专业评论信誉的折损,新媒体上较为宽松、多样的评论顺 理成章地就吸引了大量读者关注。而随着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文化视野的扩大,他们渴望接受新颖的东西、获取有效观剧信息的诉求也渐趋高涨,然而,专业戏剧 评论的“缺席”“失信”以及传播渠道的局限,很难满足他们剧场外的文化需求,新媒体恰恰就在这个时候起到了填补作用。

专业评论要发出理性独到的声音

  面对新媒体时代多样化的评论环境,有人试图摘掉戏剧评论的“专业”帽子,认为严肃而专业的戏剧评论已经“失效”,并对那些勤勤恳恳、坚守在 专业戏剧评论一线的写作者表达出轻视、不屑,这些都是迷乱、浮躁的文化心态的表征。就目前的戏剧生态语境而言,戏剧创作、演出市场、观众审美不仅离不开专 业戏剧评论的声音,反而更需要专业声音的介入和争鸣。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专业戏剧评论的“自强”,让这支评论队伍能够在最为活跃的一线、在最为有效 的传播平台发出真诚有力的声音。新媒体时代是挑战,也是机遇,取长补短、寻找“最大公约数”应该成为专业戏剧评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看来,专业戏剧评论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对话不畅,它不仅是创作者与评论者,评论者与观众、读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更涉及评论者跟整个文 化生态、文艺思潮、社会现象的关系。就报纸杂志上的数量统计而言,戏剧评论并不算少,但为什么取信于人这么困难?一些从事戏剧评论的人或不熟悉这门艺术, 缺少对戏剧、舞台的独特感受,或仅守所学领域的狭隘天地,对当代最重要的社会思潮、人文概貌缺少关注。而新式学院派的评论者常常喜欢移用从文学理论中衍生 出来的一些时髦的学术工具和概念性话语,导致写出来的评论貌似唬人实则言之无物,远离戏剧本体。真正有价值的评论“缺位”,各类媒体催生出的媒体评论自然 就成为观众接受影响的主流渠道。因此,要想增强专业戏剧评论的话语“底气”,走进戏剧现场,关注人文思潮的变化,是评论者不能忽视的必修课。

  中国的戏剧发展一方面受到市场的牵制,另一方面还要满足来自评奖、体制内的各种现实诉求,戏剧发展的整体环境较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戏剧生态 而言有很大的区别,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我们的观众较早确立起一种时尚化的、脱离本土实际的欣赏趣味,对中国整个戏剧生态的健康发展也 是不利的。时尚化的趣味可以为某些剧目招揽观众,却无法解答观众来自戏剧本体的困惑,无法呈现戏剧的历史、现状,更不可能为他们提供戏剧欣赏的有效路径。 我们希望专业戏剧评论的介入,希望专业的戏剧评论者能以专业的学术判断和客观眼光,为一部作品、一种现象开出恰当的“药方”,为观众答疑解惑,从而带动观 众审美水平的提升。这里的“客观”并不是苛求评论者像对待科学实验一样,得出精确而统一的结论,而是要保有遵守艺术创作规律的良知,提出有理有据的批评, 既要找准症结,有的放矢,又要警惕沉溺于那喀索斯情结中的评论者对评论对象的过度阐释、趣味阐释和功利阐释。

  (作者为青年剧评人)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