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出版人访谈 >> 正文

和平共处的历史见证

——访中印联合编审委员会中方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龚莉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7月02日11:11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王玉梅

  《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联合公报》确定立项后,原新闻出版总署迅速组织力量开展相关工作。作为中方执行机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及时跟进,为推动、完成这部大型工具书立下了汗马功劳。《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印联合编审委员会中方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龚莉,请其就该书的编纂特点、过程及背后的故事等做了详细的解读与回顾。

  《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书》的编纂有哪些特点?其成功编纂的意义何在?

  龚莉:本书第一次联合中国和印度的知名专家学者集体编纂,他们的研究方向和成果涵盖中印文化交流研究领域的方方面面。专家学者们对中印文化交流的历史进行跨学科、全方位的梳理、整合并作理论提升,开国内外该领域整体综合研究的先河。全新的视野和角度,引发了若干对学术发展、学科建设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创新,如对历史分期的调整和重新界定,建立了新的学科分类框架、知识体系等。

  本书是首部中印文化交流学术工具书。以往国内外关于中印文化交流的研究成果多为个人专著或见诸于报刊上的散论。本书首次在学术研究基础上,以条目形式系统、准确地反映中印两国文化交流历史与现状,兼具查检功能和系统学习功能。内容全面、精准、权威,可以满足不同的研究和学习需求,对促进学术整理和研究的深入、创新和跨学科跨领域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书为跨国联合编纂,探索了百科全书编纂的新模式。采用什么样的编纂工作机制,如何协调两国专家步调一致,是该项目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反复调研、磋商和实践摸索中,最终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如成立中印联合编审委员会,由各自的政府牵头部门官员和专家组成,总体把握全局工作;建立联合编审委员会,会审重要问题;建立日常交流、联络的工作机制,等等。实践证明,上述工作机制保证了编纂工作按计划有序高效进行。

  应该说,本书的成功编纂,既填补了中印文化交流领域大型百科全书出版的空白,也在学术研究和出版领域做出了新贡献。该项目的实施,是中印两国开展重大文化项目合作的成功范例,同时也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探讨百科全书编纂的新模式、探索走出去新途径的一次有益尝试。它是源远流长的中印文化交流在新时期继往开来、深入发展的新成果,是献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中印友好交流年的珍贵礼物。

  《中国新闻出版报》:百科全书出版工程浩大,但这本书仅3年就完成全部工作,你们是怎样确保质量和进度的?

  龚莉:2011年上半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受原新闻出版总署委托,作为中方执行机构具体负责与印方组织编纂出版《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书》。到现在,整个项目的实施历时3年,经历了调研与编辑出版方案设计、全书总体设计、组稿与撰稿、文稿翻译与专家审稿、编辑审稿与成书加工、发稿印制6个阶段。

  优秀的专家队伍和编辑出版队伍是我们高质量、按时完成项目的关键力量。经过深入调研,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编纂骨干队伍,很多人是相关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编辑出版队伍则以社科编辑为主体,美编、出版人员参与组成。他们大部分参加过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第二版和一些专业或地区百科全书的编辑工作,经验丰富,学识水平较高,业务能力较强,能打硬仗,而且都是多面手,很多人承担着多项工作。

  另一方面,中印两国历史传统、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方面有差异,两国对百科全书的规范性要求,理解上存在较大差异,这在无形中增加了编纂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总体设计上下了很大功夫。经过反复研讨,双方共同制定了本书的编纂方针和原则:客观反映中国与印度双向的、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历史,编纂体例也尽量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操作。

  在成书加工阶段,针对时间紧迫等现实情况,文字编辑与图片编辑密切配合,一审、二审和配图采取流水作业方式进行,重点审订条目内容、解决交叉统一问题和规范条目写法等问题,仅选图、配图一项工作就召开了5次专题会议。全书合成后,所有参与此项目的编辑出版人员集中进行了专项检查。按照总体设计尤其是编纂体例和编辑出版流程等规范有效地开展各项、各环节的工作,使本书的质量和出书时间有了重要保障。

  《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书》是两国专家、编辑出版人通力合作的结果,您记忆中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龚莉:编纂过程中,大家精诚协作,密切配合,忘我工作,书写了许多令人感动和难以忘怀的故事,透视出文化人的责任担当和深厚情怀。我印象较深的有两个。

  正月初一的邮件。中方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建2014年农历正月初一下午发来了一封邮件。在“编校随记”中,他开头就说:“除夕之夜一直在赶工,审校印方条目译稿,初一未休息,未会客,继续工作。下午完成一批条目校对工作,写了下面的编校随记,发给有关人员和出版社王宇,提醒一些注意事项,如译名统一等问题。”老人家已年近七旬,为编好《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书》,春节都没有休息,其敬业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令人钦佩。

  端午节假期的“聚会”。2014年6月2日是端午节假日,也正值《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书》发稿前的专项检查、出版倒计时的最后阶段,为保证出版时间,编辑部与专家商议,决定放弃节日与家人欢聚的机会,而在友谊宾馆“聚会”。在3年的编纂出版过程中,为使本书高质量地按时出版,专家和编辑出版人员经常牺牲节假日时间,“聚会”商议编纂重要事项、讨论修改条目。大家觉得,这种牺牲小我,但成就事业的“聚会”很有意义。

  《中国新闻出版报》:今天,《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书》如期竣工,您有何感想?

  龚莉:《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寄托了两国政府、领导人,以及两国人民世代友好、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望,我们庆幸能够参与这项意义非凡的工作。李克强总理和辛格总理在2013年签署的中印联合声明中确定了新的重大文化交流项目——“中印经典和当代作品互译出版项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作为执行机构已正式启动该项工程。当今的国际环境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承载了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我们愿意继续努力,积极参与国家公共外交,推动文化交流,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为实现和平发展的美好理想贡献出版人的力量。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