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酷评 >> 正文

中国电影新生力量的集中展示

——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新片单元电影频道传媒大奖入围影片述评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7月02日09:49 来源:中国作家网 高小立

  6月的上海,又一次迎来了电影的盛宴。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如期举行,除世人瞩目的“金爵”大奖外,作为该电影节的一个重要奖项——中国新片 单元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是电影频道努力多年打造的一个特色奖项,因其主打推新人、新作的评奖宗旨及独到的媒体评判眼光,每一届都成为电影节上的焦点,尤其 本届评审的全公开透明过程、创新单元“大家看电影”的首次设立,及入围影片数量的压缩等举措,使该奖在往届基础上又得到优化和完善,更加赢得了电影人和观 众对奖项的信赖和赞许。电影新人们也力求通过该奖项的评选,得到业内的承认,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掌握评审大权的媒介力求以其传播优势和 力度,为中国好电影摇旗呐喊。

  中国电影不仅需要永存的经典,更需要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电影频道传媒大奖的最大亮点就是“新”。本届共有12部影片入围传媒大奖,其中10部 为新片,6位是首次执筒的新导演。新人新片多是中小成本投资,12部影片中没有一部大制作,题材也以比较省钱的现实题材为主,其中包括少数民族题材、都市 爱情题材、青春题材及家庭伦理题材。

  本届入围影片中不乏触及现实痛点的影片,《近距离击杀》《夜莺》《陌生》《说说美丽世界》秉承了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电影传统,达到了与观众心灵 对话的震撼力。《近距离击杀》是一部回望历史的影片,通过抗战中八路军高级将领马德瑞的离奇死亡、时隔11年后对其死因的追问展开的叙事。马德瑞把99颗 子弹射向了敌人,身负腿伤的将领为了一路护送他的战友不再倒下,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并和战友们达成了是被日本鬼子的流弹击中的“事实”。影片的思 想艺术高度在于对“英雄”的诠释、对生命平等的尊重,以战争悬疑类型深入剖析了人性,同时提醒今天如何回望历史,应该记住已被淡忘了的英雄。该片剧本立意 很好,但二度创作上略显粗糙,通过大量的战争场面,能看出资金上的捉襟见肘。《夜莺》是法国导演费利普·弥勒亲自编剧、为中法建交50年拍摄的影片,费利 普·弥勒到中国来“入乡随俗”,通过一个中国家庭爷孙之间发生的故事,用诗意的镜头讲述人生的对立与和解。父与子、祖与孙、夫与妻,看似矛盾重重,但因为 有爱,最终全家人共同营造了其乐融融的生活氛围。该片不失法国导演浪漫的呈现,在法国有众多观众追捧,已上映6周未下线。《陌生》可以说是一部作家电影, 是作家权聆的导演处女作,剧本改了30余遍,给人物提供了强有力的心理活动。影片从矛盾和猜忌开始,赤裸裸地将现实困顿展现在人们面前,压抑中带着不甘、 迷茫中夹杂愤怒,直抵人心。影片引起的情感共鸣正是一次爱的教育。贾樟柯的倾情加盟也提升了该片的艺术气息。一个后天失明的绝望男子,一个因唇腭裂被抛弃 的婴儿,走上相依为命共同勾画美丽心灵世界的道路,这是《说说美丽世界》的故事,该片以城、镇、村、家为结构支点,撑起全片诗画的氛围,用父女互构完整心 灵的各种线索充盈了故事内容,拷问了心灵。

  令人欣喜的是,12部入围影片中有两部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西藏天空》《第七种味道》。《西藏天空》围绕着“一个名字、两个男人、40年的命运跌 宕”展开,讲述了两位藏族男子从主仆到仇人再到朋友的情感纠葛,影片基调充满希望,积极向上,其着力点是在充分掌握西藏史料的基础上,尊重西藏近当代历史 进程中某些方面的复杂性,并将这种复杂性由故事当中的主要角色的命运起伏来加以展现。影片以史诗般的恢弘制作,原汁原味地还原了当时历史事件。以独特的视 角,展现了西藏农奴制的蜕变,糅合了抗争、奋斗、不屈的精神,将一段血泪交融、刻骨铭心的故事展现于银幕。知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打破“不写电影” 的誓言,首当编剧。该片从剧本到影片呈现历时5年创作,终于不负众望,以绝对优势斩获本届传媒大奖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导演等6个奖项。以此看出优秀 作家参与电影创作是中国电影的幸事。《第七种味道》讲述两代蒙医从陌生到熟悉,从冲突到依赖。影片看似讲述的是蒙医的传承、传统和现代的融合,实则展现的 是蒙药六种味道之外的文化和精神的第七种味道,这也正是中华民族最需要传承的东西。两片相比,前者在同类题材的影视剧中有所深化与突破,后者在艺术呈现上 还略显功力不足。不过,两片都大量启用了本民族的演员,而且全片台词都是本民族语言,无疑增强了影片的民族质感。

  本届入围影片中多部以讲述青年人的故事为主要内容,《老男孩猛龙过江》《陌生》《美丽笨女人》《青春真好》《0.5的爱情》《情战》《我就是 我》分别聚焦了都市青年追求梦想、生命生存、婚姻爱情的故事,由此看出青年导演看好的仍是青春叙事,他们在庞大的青年受众中努力寻找自己的观众和市场。从 走红网络的微电影《老男孩》延展到大银幕的《老男孩猛龙过江》,当仁不让地成为本届传媒大奖的开幕影片,该片全新的故事背景、爆笑的华丽演出、乱炖的经典 桥段,加上大范围的美国取景,搞笑、打斗、荒诞、悲情……多重元素融为一体,演绎了一段别有风味的寻梦大戏。该片是入围影片中类型化特征最突出的一部商业 电影,加上由筷子兄弟包揽了编导演,肖央获得了最佳新人导演奖的人气,该片7月上映后可能会取得不俗的票房。不由得想起了去年传媒大奖的开幕影片《小时 代》,提《小时代》不是做艺术评价的对比,透露出的是传媒大奖每届都会挑选一部有人气的商业类型片拉开评选大幕。《青春真好》《0.5的爱情》《情战》 《我就是我》是4部青春气息浓郁的影片,前3部分别讲述了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爱也需要成长、学会“放下”等皆是关于成长的话题电影。《0.5的爱情》诠释 了现实中真爱的真谛,编导受电视相亲节目启发,通过两段爱情故事,把当下“80后”、“90后”爱情观的共同特点进行了梳理,阐释出:相互陌生且有摩擦的 二人,每个人是1的个体,需要互相包容,需要各自收减,直至减到0.5,加起来就是1,所以应该推崇0.5加0.5等于1,而不是通常所说的1加1等于2 的数学逻辑。《我就是我》是惟一一部入选的纪录片,记录了10个追梦少年共同踏上了2013年《快乐男声》选秀之路,在那个不平凡而短暂的夏天,他们尝到 了友情、爱情、亲情、责任、冲突、奋斗、落寞、一夜成名等人生百味,经历了一次充满正能量且又残酷的青春蜕变。

  综观这几部都市青春影片后,对这一类型的电影有一个强烈的感受是过于概念化,影片更多聚焦的是脱离现实的清新与浪漫,展示的多是时尚元素和商业 元素,忽视人物塑造,人物内心表现均未达到剧作要求,这也是当下都市题材过度追求外在时尚、追求话题新闻而忽视人物塑造的普遍问题,折射出的深层忧虑是, 青年电影人缺乏生活体验,缺乏对生活本质的挖掘,急于走进电影圈,跟风拍摄,导致电影中只见话题不见人物的概念化和浮浅化。

  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中国新片单元电影频道传媒大奖

  完全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西藏天空》

  最佳导演:《西藏天空》

  最佳编剧:《西藏天空》

  最佳男主角:李保田(《夜莺》)

  最佳女主角:陶虹(《陌生》)

  最佳男配角:王紫逸(《陌生》)

  最佳女配角:索朗卓嘎(《西藏天空》)

  最佳新人导演:肖央(《老男孩猛龙过江》)

  最佳新人男演员:扎旺罗布(《西藏天空》)

  最佳新人女演员:杨雪(《西藏天空》)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