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杂文 >> 正文

丹增:有德者居之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6月30日15:19 来源:中国作家网 丹 增
郑板桥作品郑板桥作品

  历史上王朝更迭,基本规律是廉而建国、腐而失权,都没有逃脱由廉而腐、由兴而衰的历史规律,统治者的信誉危机和群体官吏的奢靡之风是历朝历代无 力回天的历史性难题。唐代诗人杜牧在其《阿房宫赋》中感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透过两千多年“兴勃亡 忽”的历史迷雾反思教训,以德治国,以德治政,有德者居之,是朝代兴盛、国泰民安的历史前提。

  我国历史上西汉的“文景之治”到“武帝极盛”、“昭宣中兴”,东汉的“光武中兴”,隋朝的“开皇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清 代的“康乾盛世”,无一不是以德治国、以德治政的结果。史称尧“定历”禹“治水”开创了中国古代最高的政治理想。尧“顺天而行”,“垂衣而治”,勤政爱 民,感化四方,无为而治。尧因“四岳咸荐”,氏族长老认可,与其九子相比较,最后把治事权交给了舜。舜不负众望,顺应民心,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于雷 泽,治理国家28年,靠爱民得天下。禹由部族联盟、氏族长老推举继承舜位,其吸收父亲治水教训,变堵塞为疏导,开掘黄河下游淤塞,支流通畅归入主流,围堰 造湖,蓄洪防害,劳身焦思,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水患消弥,造出万顷良田,爱民行动垂范千古。有德者居之,成了原始社会维护氏族首领的习惯法,也 成了后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朝代更迭和吏制好坏的“魔咒”。

  自古以来,人民一盼政治清明,二盼官员有德。这两条的核心是:天下为公,以民为本,仁政德治,勤政爱民,廉洁奉公,诚信守法。在两千多年的封建 社会中,苛政多而仁政少,清者少而浊者多,廉者寡而贪者众。当然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究其本质而言是人治社会,重大决策出自帝王之口,吏治和廉政均以巩固自 己的地位或争夺天下为根本目标,其廉政建设始终是在各利益团体的斗争与平衡中进行。专制体制中,一般政治利益高于一切,廉政措施一旦与政治利益冲突,轻则 被弃之不顾,重则背道而驰。但也出现了不少真儒、清官、廉吏,有的宽厚仁爱,爱民如子;有的敢言直谏,为民请命;有的廉洁奉公,严拒贿赂;有的不畏强权, 执法如山。

  一

  政治清明,德为根本。在中国古代,“政治”主要指取得并执掌天下、管理并教化人民。关于“清明”,《诗经·大雅·大明》有“肆伐大商,会朝清 明”;《岁时百问》有“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后汉书·班固传》有“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的话,可见“清明”指从美好时令引申出的 一种安定祥和的社会状态。这种社会状态主要来自于“君圣臣贤”、“官清吏廉”的“圣贤政治”,实质就是“德治”。“德治”主张由周公较早提出。周公将君 德、臣德、官德、民德以“礼”的形式颁布施行,并身体力行,实现了几十年“刑罚不用”的清明之治。孔子继承和发扬了周公的“德政”思想,形成了更加完备的 “德治”思想体系。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儒家以君臣圣 贤人格为价值目标的德治思想精华,经战国孟子、汉代董仲舒和宋代朱熹的进一步阐扬,绵延影响至今不绝。纵观中国历史,尧、舜、禹、周文王、汉文帝、唐太宗 等,都是能践行君德的开明“圣君”,而“贤臣”更是不计其数。当“圣君”遇上“贤臣”,一个清明时代就应运而生。当然,历史上昏君奸臣比比皆是,理想中 “垂拱而治”的清明之世往往是昙花一现。不过,“德”作为政治清明的重要基础,却是毋庸置疑的。

  自古以来,没有经历800年不改朝换代的天下,但普天之下都有经历千年而不衰的道理。一个朝代更替时间或长或短,是因为拘泥于开国祖宗创制的陈 法,不能弃旧图新,与其让后来者奋起改革而取而代之,不如主动自觉进行改革以求长治久安。正如《易经》所说,事情到了穷尽的时候就需要变革,变革了就能通 顺,通顺了就可以长久。

  二

  春秋战国500年,政权组织破旧立新,时代变革脱胎换骨,王室权威名存实亡,争霸与兼并中,势力不再是血缘与名分,而是富国与强兵的实力和“德 法并举”的治国模式。治国之本在于治官,废除官员特权,官民同守一部法律,将法典悬挂在城楼上,供万民观瞻,还把刑律铸在鼎上,摆放在街头巷尾,特权阶层 违法难逃,也监督执法者滥刑于民。以德教化,以法约束,开了中国法治的先河。《史记·循吏列传》就记载着这样一个执法如山的故事:李离为晋国的审判官,他 听汇报说一个在押犯罪大恶极,于是判了死刑。后来发现只听了一面之词,杀错了人。他主动找到晋文公要求抵命。晋文公说,这是你下面的官错杀了人,不是你的 罪呀。李离回答:我是长官,不能让下面的人为我承担过错,我受大王的俸禄很多,也从不与属下分享。现在是我听了下面的陈述,经过自己的判断而发生过错,杀 了无辜之人。因此我不能文过饰非而让下属代我受罚。于是伏剑而死。

  秦国以风卷残云之势实现天下统一,在统一前秦国便以商鞅变法开始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改革,还设计出一套完整、细致的廉政措施。各级官员不再世袭, 由君主求贤,朝廷征辟,官吏举荐。有德者居之,要求官员廉洁诚实,通晓法令制度,官场行事合规,忠于职守。以德任用,选官中最严厉的一招是,哪位官吏所荐 之人有了过失,推荐者要负责,甚至要受同罪处罚。“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刑无等级”,秦太子犯法,商鞅毫不手软,“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商 鞅发现单靠管理系统内部官吏相互监督是不够的,就像马夫监督马夫一样,因为相互之间的利益一致就会串通一气,只有让马说话,马夫才无法隐藏罪恶。于是建立 了从上而下的独立于行政体制之外的检官制度,带有法官性质的监察使,发现行政官吏侵害百姓利益,或玩忽职守,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官吏和百姓同犯一样的罪, 官吏处罚重于普通百姓。这可能是中国监察制度的雏形。

  汉朝曾出现过历史上罕见的吏治风貌,提出过“先民后己”,“移风易俗”,“武将不惜死,文官不受财”等让百官畏惧的勤政节俭风尚。廉政首先是有 德者居之,把德才兼备的人选入官吏队伍,用铁面无私的人来监察监督。让溜须拍马、逢场作戏、专横霸道、鱼肉百姓、丑态百出的官吏受到民众的道德谴责;让既 有雄才大略、治乱兴邦之才,又有集思广益、为政公允之德的人担当重任。汉曹操“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的政治主张,以道义和良心的力量,凝聚起民众强大 的向心力。曹操本人率先垂范,各种诏书、指令、手喻均言简意赅,有的两三页,有的只寥寥数语。他曾作《内诫令》:“ 孤不好鲜饰严具,用新皮苇笥,以黄苇缘中。遇乱世无苇笥,乃更作方竹严具,以帛衣粗布作里,此孤平常之所用者也。”意在自上而下清除歌功颂德、追求形式、 喜好华靡的官场恶习。为了整治“投上所好”、“报喜不报忧”的官风,曹操发出了《求言令》,自上而下说真话,尽管忠言逆耳,他认为批评的话贵如真金难如登 天。他每月初一向主要属官发送格式表,填写自己的述职报告,对上不要作颂辞,对己不要一律表功,对上要提批评意见,对己要说过失原委。曹操创立了官吏的 “面谏”程序和“面谏”制度,为了不拘一格选人才,走出“围城”招揽人才,汉代举官,德行第一,“奉法也,忧公也,恤民也”,用此三者来考核官员的品德与 政绩,出现了政风朴素、政令简洁、人民少受烦扰的现象。

  三

  清正廉洁,以身作则。节俭则倡,淫逸则亡。惟俭则助廉,惟恕则成德。西汉桓宽写了一部叫《盐铁论》,其中有一篇憎恶贪婪的文章《疾贪》阐明了一 个观点:上层官吏要在廉政方面作出表率,否则自身不正而要下属官吏正派是不可能的。贿赂的风气,好像江河奔腾而下,水源不枯水流不止。大官在朝廷搜刮财 利,朝廷认可,小官在下面拒绝贿赂是不可能的。上一级官府向县里要,县里要向乡里要,乡里要向哪里要?“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这句发人深省 的名言,佐证的是贪婪卑鄙的在领头的人而不在下面,需要教育训诲的是当政者而不是百姓。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蜀汉时期的诸葛亮曾著书立说,把东汉以来“德政不举,威刑不肃”的原因归结为贪官污吏鱼肉百姓的“五 毒”,即因公为私,乘权作奸;扶强抑弱,法令不均;纵容罪恶之吏,百姓无处申冤;贪图报功升赏,加重百姓负担;官场喜好奢靡,官员贪图享乐。不但找到了问 题,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正己教人”,“立身俭约”,以自己的言行作百官的示范。他说:“上之所为,人之所瞻也。夫释己教人,是谓逆政;正己教人, 是谓顺政。”他还说:“人君无正其身,然后乃行其令。身不正则令不从,令不从则生变乱。”有人曾劝诸葛亮进爵为王,被他义正词严地拒绝,并劝说其不应该贪 图名利。他生活简朴,“蓄财无余,妾无副服”。执掌大权,却不藏私心,光明正大,开诚布公,带领蜀国官吏立身俭约以安百姓。

  讲道德自律,前提是人要有羞耻之心。礼仪是治理人的大法,廉耻是培养人的大节。不知羞耻就会无所不为,投机取巧的人,是没有地方用得着羞耻之心 的。张伯行康熙二十四年进士,授内阁中书,曾任福建巡抚,礼部尚书,老百姓称赞他为爱民如子的父母官,康熙皇帝赞扬他为“操守为天下清官第一”。他 1709年调任江苏巡抚时,发现官场充满着对官吏送礼行贿、对上司拍马溜须、对百姓敲诈勒索的不正之风。为整肃官风,他发布了一道亲拟的反贪尚廉令。他明 确保持自身的廉洁、尽力为国家服务,是官员应该遵守的礼法;常存仁心,爱护民力,保护资源,是搞好吏治的根本。他直言:近来一些不良风气腐蚀官场,使官吏 们的方正品行、坚定节操每况愈下,他们搜刮民财以中饱私囊,对民间疾苦置若罔闻;敲诈勒索民脂民膏以向上司献媚讨好。控制下属的办法是看贿赂钱物的多寡, 奉承上司的手段则以通关节、献款曲为能事。他指出,其实有万贯家财,也不过图个自身温饱就够了。为官者的政策宽大一分,老百姓就多一份恩惠。你贪了一分 钱,你的人格就受一分钱的污染。老百姓称呼你我为“父母官”,你我称呼他们为“子民”,这就应该想到子民中孤独无依无靠者,由我们安抚体恤;子民田地被豪 强侵占,由我们伸张正义;子民财物被盗贼劫持,由我们驱赶缉捕。我们体察民间疾苦、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人民才能拥护爱戴你。这才叫父母官,切不可用见利 忘义的权术去剥削残害老百姓,切不可掉进钱眼儿沾满铜臭。

  四

  政安之本,惟在得人。公正无私,选贤任能。政治是否清明,关键在于用人。能者在政,贤者在位,才是百姓之幸。直接接触老百姓的基层官员素质如 何,对民心向背与政权稳固关系极大。评判贤能者的重要标准在于廉贪与否,廉者能够约己而利人,而贪者则损人而利己。冷面寒铁,一是清则无私刚正,二是理国 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公则民不敢谩,廉则吏不敢欺。

  一个国家,由于能够任用贤能人才而以兴成盛,因为独断专行而走向衰亡,这是必然的趋势,是古今不变的道理。有贤才而能用,真是国家的幸运,有贤 才而不用,等于没有贤才。天下比夜明珠还要宝贵、比美玉还要重要的是人才,而往往不易重视的也是人才。珍珠隐藏在蚌壳里,美玉深藏在石头里,与田螺蛤蜊、 土瓦石头没有两样,但把它剖开凿开,哪怕是愚蠢的人也知道是珍珠美玉。人们钻高山,下深海,冒着老虎豺狼鳄鱼的危险寻求珍宝。而比这贵重的人才,往往在你 的左右,甚至在眼皮底下,就不去寻访,弄不好还要讥笑一番。阻碍选贤任能的另一个阻力是因循守旧、论资排辈的用人制度。俗话说:“新官忙得像石磙子那样团 团转,旧官却像石猴子那样逍遥自在。”在古代,士子考取功名开始做官的时间,大概30到40岁不等,平均30岁为限。新科进士被选入翰林院当翰林,算是最 光荣的选拔了。但从庶吉士升到尚书职位大概要30年时间,升到大学士职位,又要10年左右。造成贤良有才者终身得不到破格提拔,从30岁出任,最后官至宰 相、首辅,为一品大臣时,头发已白,牙齿已掉,虽是老成持重,但变得顾虑重重、畏缩不前。论资排辈的用人制度,勇于任事者不受激励,玩忽职守者不受警戒。

  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的著作《吕览》中,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缺个县令,你看谁去当合适?”祁黄羊回答:“解狐行。”晋平公问:“解狐行不是你 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大王只是问谁当县令合适,没有问谁是我的仇人。”于是就起用了解狐行,百姓都觉得他干得很不错。过了一些日子,晋平公又问祁黄 羊:“朝廷少个军官,你看谁可以担此重任?”祁黄羊回答:“祁午能行。”晋平公又问:“祁午不是你儿子吗?”祁黄羊回答:“大王只是问谁当军官合适,没有 问谁是我儿子。”于是又起用了祁午,后来百姓都称赞祁午很称职。祁黄羊这样公而忘私、举贤不避亲的品质不就是今天官员举贤的榜样吗?

  守廉慎者,各举清干之人;有赃污者,各举贪浊之人;好徇私者,各举请求之人;性庸暗者,各举不才之人。庆历年间,跟随范仲淹主张改革的人被保守 派扣上“朋党”的罪名,置之死地而后快。于是欧阳修写了一篇《朋党论》呈给仁宗皇帝。此文中讲明了官场中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君子所信奉的是道义,实践的是 忠信,所珍惜的是名誉节操,君子法成联盟,是因为共同坚守道义,为国效力,为民服务,就能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小人所喜爱的是利禄,所贪图的是钱财,当他 们利益相同时,会暂时勾结在一起争先抢夺利益,没有共同利益时,交情就疏远,甚至反过来互相残害,即使是他的弟兄、亲戚也不会相互保全。官场做大事,要齐 心协力,一万人一万条心做不了事,一千人一条心就能办成大事。

  五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民为本,顺应民心。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本、爱民是一切政治的根本。社会主体是民而非官,政治重心是民而非 官,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政之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古圣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 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东汉会稽郡太守刘宠体恤民情,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两千年后的今天看来,也是段鲜活的廉政佳话。

  刘宠在会稽郡任职满3年,奉召赴京。那天成千上万的会稽百姓不约而同聚集到江边的十里长亭,顶香跪送。刘宠只带了两名随从,除随身衣物被褥别无 他物。即将登舟启程,他抱拳作揖:“我怎敢接受父老乡亲如此送行,请快快起来,回家务农吧!”说着把百姓一个个扶起,互道珍重。刚要转身作别,忽见后面急 匆匆赶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渔翁,大喊:“大人请留步!”老汉手里拎着5条金色的新鲜大鲤鱼,来到他面前。“老人家有何吩咐?”刘宠关切而和气地问。“大人 就任以来,帮我们疏通了河道,又为我们惩处了渔霸,使我们能安居乐业,现在您离任而去,我特受沿江渔民之托,为大人送行。”说罢,老渔翁双膝跪地。

  刘宠慌忙将渔翁扶起说:“我任职3年做了一些该做的事,有些事办得还很不够称心,如今您这么大年纪还赶来送行,我实在过意不去。”“我们素知大 人喜欢吃鱼,你买鱼总是分文不少地付给我们。这次大人离我们而去,再也吃不到这江中的鱼了,今天我受沿江渔民之托,特奉上5条鲤鱼,请大人笑纳。”说着双 手把鱼呈上。“谢谢大家的一片心意,可这5条鱼我万万不能收,请老人家带回去吧!”“我们敬重大人为官清正,万不敢以鱼来玷污大人的英名,这次送鱼是因不 舍大人离任,略表寸心。大人倘若拒绝,不是伤了我们一片真挚之情吗?”老渔翁眼里含着泪水。刘宠望着渔翁饱经风霜的脸不禁动情了,他从渔翁托着的5条鱼里 缓缓取过一条,深情地说:“老人家言重了,我收下这条鱼,收下大家对我的一片情意,您说好吗?”老渔翁激动地点点头,拎着余下的四条鱼依依不舍地和他爱戴 的太守作别。

  刘宠站在路边,默默地目送老渔翁远去的身影。他吩咐随员打开自己简陋的衣箱,取出10文钱向江边不远处一家馒头铺走去,随从不解地问:“大人, 您这是做啥?”“这条鱼大约值10文钱,我把这10文钱买成馒头,喂江中之鱼,算没有占百姓的便宜。”待船至江中,刘宠亲自将馒头一个个掰开,抛入江水之 中。

  六

  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开创贞观之治的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深谙民主之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 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他广开言路、虚怀纳谏、从善如流的事迹至今广为流传,《贞观政要》从三个方面讨论为君之道:一是把握创业与守成的关系。创 业历险,固然艰难,但创业后要居安思危,安而能惧,这对于君临天下的帝王来说,守业岂不更难?二是正确处理君民关系。明君常思古训:“君,舟也;民,水 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君不能“竭泽而渔”,逼使百姓起来造反。三是正确对待君臣关系。君如头脑,臣如四肢,要密切配合,皇帝应听取臣下意见,兼听 则明,且要引导臣下敢于谏诤,以避免决策错误。

  坚持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商代忠臣比干,宋代铁面御史赵林,明代清官海瑞,五代时但教方寸无诸恶、虎狼丛中也立身的冯道,唐初大臣魏征、明于兼听的贤臣明尹。直言者,国之良药;直言之臣,国之良医也。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执政者坚持开放言论,允许人民自由发表批评意见对于保持政权稳定有重要意义。只有广开言路,才能体察民情,接受舆论监督,凡是违背百姓意志、压 制批评意见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这样的道理,连公元前722年的执政者都明白。当时的郑相子产以人民为师,以人民的批评意见作为治国理政的良药。郑国人民 经常聚集在乡间学校或议事场所,批评执政当局的是非得失。郑国大夫熊明建议郑相子产:“把乡间学校废掉,立即制止批评”。而子产不仅不同意,还说:“人民 言论执政是好事,他们认为好的,我就努力推行,他们讨厌的予以改正,人民是我的老师,制止批评,就像防止河水大水冲决堤坝,不如开一些小缺口,以疏导水流 使之畅通无阻,把人民的批评当作良药以治疗执政的弊疾。”

  西周有个横征暴敛、贪得无厌,用高压手段压制舆论的周厉王。有一个开明的大臣叫召公,有一天,他向厉王报告:“老百姓忍受不了您的政令啦。”厉 王很生气,找来几个巫师,监视抨击朝政的人,把那些批评者处死。于是老百姓不敢讲话,路上遇见熟人只能用目光示意。厉王很高兴地对召公说:“我已经制止了 别人说我的坏话。”召公却直言:“您这是硬堵住人们的嘴巴罢了。封堵老百姓的嘴,后果比阻挡洪水还要严重。河流被堵,决堤泛滥,受害人很多;堵住百姓的 嘴,也是这个道理。治理水患的人总是疏浚河道,使得水流畅通;治理百姓的人总是开导人们畅所欲言。政事的好坏成败就能从老百姓的言论中体现出来。老百姓的 话是内心思虑后从嘴里讲出来的,堵住老百姓的嘴,执政者由谁支持呢?”厉王不听召公的劝阻,刚愎自用,一意孤行,过了3年,老百姓造反,把厉王驱逐出国 门,于是有今天的成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还有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早在战国时期,有个大臣叫邹忌。身高八尺以上,体形容貌俊美。他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自我欣赏,问他的妻子:“我同城北的徐公相比哪个更 美?”妻子回答:“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城北徐公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邹忌不太相信,就再问他的侍妾同样的问题,侍妾回答:“徐公哪能及得 上您啊!”第二天来了一位客人,一起坐着说话,他又问客人:“我跟徐公谁美?”客人回答:“徐公不如你美啊。”过了几天,徐公前来拜访,邹忌仔细端详他, 觉得自己真不如徐公美。徐公走了,他自己照着镜子看,觉得差得很远。夜晚躺在床上思考这件事,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妻子说自己美是偏爱,侍妾说自己美是害 怕,客人说自己美是有求于自己。不顾实情的夸奖,要误国误民,于是邹忌上朝晋见齐威王,说:“现在齐国方圆千里,后宫嫔妃、左右亲信都偏爱大王,朝廷大 臣、身边人员,没有一个不怕大王的,一国之内普通百姓,没有一个不有求于王的,国王您受到蒙蔽已经非常严重。”威王一听很有道理,于是发布命令:“无论官 吏还是百姓,凡是能当面批评指责王的过错,受上等奖赏;呈上书信劝谏王的,受中等奖赏;能在公共场所说国君的坏话,传到王耳的,受下等奖赏。”一个当政者 能广开言路善于接受批评意见,不仅是个人之幸,也是国家之福。

  《古文观止》中有一篇《谏太宗十思疏》的文章,这是唐朝时任谏议大夫的魏征给唐太宗的奏章。他认为古代君王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但能坚持到底 的不是太多。一般而言,得天下比较容易,而守天下比较艰难。原因是一旦得志,便放纵情欲,傲视他人。傲视他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们、用威风怒气恫吓 人们,人们只能表面恭敬,而内心不顺从。要大兴土木,就要想到百姓安宁;地位不巩固,要想到自我修养;骄傲自满,要想到虚心听取意见;害怕受蒙蔽,要斥退 邪恶小人;一时发怒,要想到乱用权势。

  七

  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当今是知识更新一日千里的时代,从政者的学习更是当务之急。一天不学习,就落后一天,一月不学习,一年工作没有方向。这让 我想起了战国时期荀况写的《劝学》。荀况认为,学习是不应该停止的,刀剑在磨石上磨过就变得锋利,君子在不停地学习,就变得聪明多智。不登上高山,就不知 天有多高,不面临深渊,就不知地有多厚,不学习先辈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有多大,我曾经整天思索问题,不如坐下片刻学习。堆积土石成为高山,风雨就从这里 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就不会有明辨事理的智慧,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就不会有事业的巨大成就。他认为学 习要以做圣人为终极目标,要学到死而后已,放弃学习如同自做禽兽,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不是向人炫耀。学习所需的知识,要像爱看五彩缤纷、爱听五音调和、 爱吃美味食品,这样的学习自觉,权力淫威不能压服,事情繁多不能转移,任何干扰不能摧毁,生生死死坚定不移,道德情操高尚,做人意志坚强,顺应历史潮流, 知识人格完美。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爱书如命,学习用功。后周时,他任军队的最高统帅,掌握了兵权。有一次,他随周世宗柴荣出征淮南,私载重货好几 车。有人疑心他贪污金银财宝,向世宗告发。世宗立即派人去检查。才发现这些重车里装的全是各种书籍数千卷,以备行车途中随时学习。赵匡胤之所以有勇有谋, 知人善断,在军中享有崇高威望,同他刻苦学习是分不开的。后来,他发动陈桥兵变,做了大宋皇帝之后,特下一道诏书,要各地吏民给宫中史馆捐书,献书的人经 学士院考核,有才智的赏以官职。他坚持每天看书写字,有一天,暴风雨将要来临,他正伏案疾书,忽然在书桌附近响起了一声惊雷,他毫不畏惧依然端坐不动地写 下“吾案虽击,吾手终不为之改”。这事一时被传为佳话,他奉行重文轻武的策略,促进了宋朝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在古时,很多人并不把读书作为升官的资本,而主要作为修身的途径。荀况在另一篇叫《修身》的文章中,讲了“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家无礼 则不宁”。必须以礼法为准则,以自己的道德和学识明辨是非。比如:准确恰当地当面进行批评的人,是值得尊敬的老师;当面称颂阿谀逢迎的人,是极端憎恶的坏 人。可人往往喜欢亲近阿谀逢迎的人,认为这些人忠诚可靠,远离或疏远忠诚批评规劝的人,认为他们在诋毁或祸害。人不该用花言巧语取悦别人、闲言碎语损坏别 人、道听途说攻击别人,凡用恶毒语言鄙视、嘲笑、谩骂别人的往往是自吹自擂说大话的人。当然一般过错,哪怕是伟人贤人在所难免。人的可贵不在于没有过错, 而在于能认识过错,并果断改正。只要能彻底涤除旧习惯,即使从前是盗贼,也不妨碍他今天成为君子,无论什么贤能贵人,凡以揭发别人短处、揭露别人隐私,来 换取自己正直名声的,都谈不上劝勉从善。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  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天下的治乱,不在于一人一姓之兴亡,而在于千万人民之忧乐。在人们想象中,封建时代至尊至贵的皇帝,常常过着锦衣玉食、歌男 舞女、骄奢淫逸的生活,极难想象他们之中也有人会过着刻苦学习的生活。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