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寻味艺术神韵———著名学者李希凡先生访谈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6月30日10:45 来源:人民政协报 谢颖
▲李希凡先生近影▲李希凡先生近影
▲《李希凡文集》(东方出版中心2014年1月出版),逾400万字。七卷名称分别为:《中国古典小说论丛》、《红楼梦人物论》、《论鲁迅的“五种创作”》、《现代文学评论集》、《艺术评论集》、《序跋、随笔、散文》、《往事回眸》。  ▲《李希凡文集》(东方出版中心2014年1月出版),逾400万字。七卷名称分别为:《中国古典小说论丛》、《红楼梦人物论》、《论鲁迅的“五种创作”》、《现代文学评论集》、《艺术评论集》、《序跋、随笔、散文》、《往事回眸》。

  编者按:

  6月21日,“纪念李希凡先生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暨《李希凡文集》出版研讨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在会上指出,李希凡先生的学术研究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领域广,二是成果多,三是价值高。《李希凡文集》的出版,既是对李希凡先生学术成果的总结,同时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60年来,李希凡先生在古典文学以及文艺理论领域深入研究,建树丰富,对学术发展有深刻影响,同时也对我们今天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艺术经典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报记者在会后就传承传统艺术的相关问题对李希凡先生进行了专访。

  对经典的“再创作”

  问:李先生您好!您新出版的七卷本《李希凡文集》中,我们看到,第二卷是《<红楼梦>人物论》,这是您在2006年的封笔之作,延续了对《红楼梦》几十年的研究。同时,《红楼梦》诞生以来,有成千上万的爱好者,一直都是社会文化的热点,时有“红学热”,您怎么看这“说不尽的红楼”?

  答:俗谚云:“开谈不讲《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是自《红楼梦》问世以来,一直在发展的特殊现象。先是以《石头记》手抄本在贵族官宦之家流传,手抄本现在只有80回,清乾隆年间才有百二十回《红楼梦》活字印刷本问世并广泛流传。到了民国时,它的故事又被引进了其他形式,如曲艺、戏剧,以至电影,更加深入人心。人们这么喜欢《红楼梦》,是因为它对封建社会的反映和描写太深刻了。《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伟大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杰作。从人物的艺术形象塑造来看,都是个性化创造,形象丰满生动,绝不重复。哪怕一个着笔不多的小丫头,她说的话,她的行动都各有特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更不要说小说那些男女主人公们。你看探春,外号叫“带刺儿的玫瑰”,又刺人又可爱,多有特点,使人能从外象看到内心,体会到她的性格与她身世处境有密切关系。《红楼梦》的艺术世界充满了矛盾,也洋溢着美的魅力,既有浓郁的浪漫主义之美,也表现了现实主义创作艺术。

  读懂《红楼梦》不容易,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既有深刻的思想精神内涵,又富于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特色。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曹雪芹能诗善画,把中国传统艺术的很多手段、特色融合在小说创作中。这种多样化表现手段所造成的内涵丰富的艺术典型和“意象”,实在耐人寻味。红楼梦对人们虽有强大的吸引力,但它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不是一下子能解释清楚的,“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不过没有关系,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对《红楼梦》的认识和理解也会不断深化发展。

  问:除了《红楼梦》之外,您对古典小说经典都有研究,对于我们阅读这些经典作品,您有什么建议?

  答:我是从小就开始阅读三大古典名著。小时候最熟悉的是《三国演义》,为了教我识字,七八岁的时候父亲每晚都叫我读一回《三国演义》给妈妈听,父亲在一旁监督。当时看到不认识的字就蒙,读错了哥哥姐姐都笑。后来就学会查字典,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可以说,儿时《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是反复看的,每一本都看了好多遍,而《红楼梦》则是上大学以后才读懂的。

  今天的读者读这些文学经典,尤其是年轻人,我希望能够正读,多读原著,而不是曲解和误读。

  问:今天我们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对经典的学习。文学经典在整个社会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力,我们如何对待文学经典?

  答:对于传统文化,现在出现这样一种乱象,一方面我们强调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却又在一些艺术形式的改编中,不断地随意篡改经典,让它承载现代文化的思想趣味,使经典在现代语境中庸俗化。比如时下的各种电影大片、电视剧里,不少人物情节完全背离了经典,成为戏说,而媒体在报道这些作品的时候,首要的就是宣传票房达到多少亿,对思想艺术标准却全然不顾,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像《红楼梦》这样的文学经典通过改编使其更加普及有必要,但首先必须尊重原著的精神。87版《红楼梦》的深入人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改编经典是艺术再创作,需要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现,如果拘泥于原著,是无法产生高远的艺术魅力的,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经典改编难度很大,既要忠实于原著精神,又要结合自身特点。在这一点上,越剧《红楼梦》树立了好的典范。越剧的剧种特色决定了越剧《红楼梦》不可能像电视剧那样鸿篇巨制,但是它的表现却很有创造性,一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精妙地概括了林黛玉在贾宝玉心中的地位。《问紫鹃》的结局,也给宝黛爱情悲剧增添了感人的魅力。

  当然,对经典的“再创作”并不局限于用其他艺术形式来改编经典。文学经典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学艺术的民族特色和规律,我们应当通过深入学习、研究、继承和转化,创造出当代的富有个性的作品来。比如通过《红楼梦》,我们可以学会作者的洞察能力,去研究人,写人。如果说文学是人学,《红楼梦》就是人学中的人学。曹雪芹的可贵之处,如鲁迅所说,就在于写出了真的人物,不是好人就好,坏人就坏,而是写出了复杂的社会中的人物性格。《三国演义》也是如此,在塑造关公忠义形象的同时,没有掩饰关公骄傲好胜、刚愎自用。这对我们的文艺创作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真切地把握艺术传统

  问:我们知道,您1986年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后,您学术研究非常重要的一块是艺术学科理论,其中《中华艺术通史》在学界有重要影响。这让我想起了2011年艺术学从学科升为门类,对我国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与您和一大批学者早期的努力分不开。您为什么这么注重艺术史论研究?

  答:这可不敢当,艺术学科的建立,和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的大发展有关。我1986年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后,还同时担任了国家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常务副组长,主持全国艺术科学“八五”、“九五”规划的制定。当时是我国新时期艺术学发展的重要阶段,那个时候,艺术各门类史论研究已有发展,艺术学研究则刚刚起步。艺术学科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成为单列学科,项目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是独立的评审,最初确定立项的重要标准就是“为艺术科学奠定基础的研究”,所以重视“史”的研究。在我的十年任期内,已有《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中国话剧史》、《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中国说唱艺术简史》、《中国舞蹈艺术史年鉴》完成和出版,王朝闻主编《中国美术史》也已开始编撰。

  中华传统艺术内涵极为丰富深刻,艺术学具有民族特色的观念体系,但是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而艺术学要获得发展,独立出来,必须加强学科的基础研究,从项目做起,从课题做起。当时,艺术各门类史论研究已有那么多成果,但综合的艺术史还是空白。

  中国艺术学,特别是综合的《中华艺术通史》是一个浩繁的学术工程。我在全国艺术科学“八五”规划时提出了《中国艺术学》与《中华艺术通史》两项课题,这是艺术研究迫切需要填补的空白。其中《中国艺术学》由北京大学艺术系承担,并很快出了成果,《中华艺术通史》却迟迟没有启动。直到“九五”规划前夕,《中华艺术通史》才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学者中酝酿成熟,推举我担任总主编组织编撰。同时也得力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资200万元的大力支持。经过了十年左右的艰辛努力,才得以完成出版。《中华艺术通史》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列卷,分卷编撰,上起原始社会,下至清宣统三年,共14卷,论述了自远古以来随着社会生活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华艺术生成演变的全过程,是囊括中国主要传统艺术门类的综合艺术通史。

  问:您刚才指出《红楼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集大成者,《中华艺术通史》更是集中对中华传统艺术做了梳理。那么如何认识传统艺术?

  答:中华传统艺术虽然也重视真实地反映现实,却更强调艺术表现上的传神写意,无论是内涵还是形式,在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上也更强调艺术家的心灵感受和意兴表达,强烈地显示着主体创造的精神情采,并形成了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美学与艺术学理论体系。以戏曲为例,传统艺术写意传神,自由流畅的主体精神,很自然地形成了突破时空局限,用虚拟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在戏曲舞台上没有表现特定空间的场景,没有固定的时间限制,一切在流动中,一扬马鞭,几个圆场,就从京城到了千里的边关;几声锣鼓,已是夜尽天明。戏曲正是在这虚拟的时空中创造了它的艺术美。

  中华传统艺术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它既是中华多民族艺术的历史创造,也是社会文化形态中多姿多彩极富民族特征的艺术结晶,并且一直连绵不断,始终向前发展。在长期的实践中,汲取了世界各民族艺术丰富的营养,不断革新创造。中华传统艺术有自己的审美理想与表现形态,有自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研究传统艺术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华艺术发展的生机,不会是抛弃自己的优秀传统,这个传统至今仍以其灿烂的遗存,活色生鲜地渗透在现实的艺术实践之中,不能真切地把握传统,就不可能有瞩目未来的发展和创造。

  链接·名家说“书”

  王文章(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纵观李希凡从事学术研究和文艺批评的一生,有以下几点值得大家学习:第一,永葆学者的求真精神。第二,李希凡先生是学术研究和文艺批评的“务实派”。纵观《李希凡文集》我们可以看到他所留下的辛勤耕耘的足迹,他为人、为学非常勤奋,老老实实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做事,靠笔耕不辍来收获成果。第三,李希凡先生除了有严格的自我监督的勇气,还有光明磊落、不惊荣辱的胸怀,淡泊名利的人生境界,平易近人的待人态度。对青年学者,他像长辈对待晚辈一样,充满爱护之情。李希凡这一辈很多著名学者和艺术家对中国艺术研究的学术追求,留下了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继承、不断发展的精神和财富。

  翟泰丰(中国作协原党组书记、中宣部原副部长):七卷本的《李希凡文集》可谓“精到的文心,渊博的论说”,有400多万字,内容丰富博学。比如第一卷《中国古典小说论丛》,立意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博大精深文化史的巅峰,精彩深刻地展示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价值。书中既有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同时也有《儒林外史》、《聊斋》,以及很多戏曲剧目,系统深刻地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文化价值、时代价值。

  宁宗一(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希凡文集》贯穿着现实主义精神,是为我们留存的历史底稿。它启示我们,今天我们理论批评界需要叹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的大哲学,只有强化理论思维,才能更好认知文艺理论的诸多问题,从而发展强化文艺理论批评的学说。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