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术 >> 美术动态 >> 正文

心灵对话—吴为山、克罗德·阿巴吉雕塑展在法国举行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6月26日10:35 来源:中国文化报 朴父
“心灵对话——吴为山、克罗德·阿巴吉雕塑展”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行。“心灵对话——吴为山、克罗德·阿巴吉雕塑展”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行。
左为《旅行者》 (104cm×37cm×33cm  1997年  青铜);右为《天人合一——老子》 (90cm×60cm×52cm   2012年  青铜)。  左为《旅行者》 (104cm×37cm×33cm 1997年 青铜);右为《天人合一——老子》 (90cm×60cm×52cm 2012年 青铜)。
《守护者》(61cm×43cm×53cm  1983年  青铜);《孔子》(83cm×42cm×32cm  2012年  青铜);《我看到了什么?》(101cm×28cm×33cm   2010年 青铜)。周游列国的孔子在法国讲“礼”。  《守护者》(61cm×43cm×53cm 1983年 青铜);《孔子》(83cm×42cm×32cm 2012年 青铜);《我看到了什么?》(101cm×28cm×33cm 2010年 青铜)。周游列国的孔子在法国讲“礼”。
 《心中只有他自己》(89cm×39cm×45cm  1990年) 《心中只有他自己》(89cm×39cm×45cm 1990年)
《战神》(70cm×77cm×50cm  2006年)《战神》(70cm×77cm×50cm 2006年)
右为《晨》(31cm×21cm×13cm  2002年  青铜);左为《睡童》(11cm×7cm×8cm  1998年  青铜)。阿巴吉的《晨》带着希望将启程,而吴为山的《睡童》仍然在美妙的梦想中。  右为《晨》(31cm×21cm×13cm 2002年 青铜);左为《睡童》(11cm×7cm×8cm 1998年 青铜)。阿巴吉的《晨》带着希望将启程,而吴为山的《睡童》仍然在美妙的梦想中。
《外套柱》(70cm×20cm×20cm  2013年 青铜);《悲欣交集——弘一法师》(59cm×22cm×14.5cm  2006年);《忧伤》(109cm×30cm×33cm 2006年  青铜)。超越时空的对话在青铜与石头的交相辉映里。  《外套柱》(70cm×20cm×20cm 2013年 青铜);《悲欣交集——弘一法师》(59cm×22cm×14.5cm 2006年);《忧伤》(109cm×30cm×33cm 2006年 青铜)。超越时空的对话在青铜与石头的交相辉映里。
《画家齐白石》(142×cm×19cm×28cm   2012年  青铜)被法国著名雕塑家让·卡尔多称为“出自于神来之手的作品”。  《画家齐白石》(142×cm×19cm×28cm 2012年 青铜)被法国著名雕塑家让·卡尔多称为“出自于神来之手的作品”。
展厅一层透过一层,展品一件挨着一件,吴为山和阿巴吉在这空间里进行着心与心的交流。展厅一层透过一层,展品一件挨着一件,吴为山和阿巴吉在这空间里进行着心与心的交流。
吴为山(右)和法兰西学院主席、当代雕塑大师克罗德·阿巴吉(左)的握手标志着彼此的欣赏。吴为山(右)和法兰西学院主席、当代雕塑大师克罗德·阿巴吉(左)的握手标志着彼此的欣赏。
法兰西学院雕塑院士集体来到展览会现场,他们认为这个特殊的展览再次说明艺术在高层面上是相通的,不同民族的经历通过艺术创造终究化为精神而载入人类文明的历史。  法兰西学院雕塑院士集体来到展览会现场,他们认为这个特殊的展览再次说明艺术在高层面上是相通的,不同民族的经历通过艺术创造终究化为精神而载入人类文明的历史。
巴黎地铁及重要交通节点张贴着中法文招贴,吴为山代表作《老子》与克罗德·阿巴吉代表作《旅行者》的图像成为整个展览的符号,布满艺术之都。  巴黎地铁及重要交通节点张贴着中法文招贴,吴为山代表作《老子》与克罗德·阿巴吉代表作《旅行者》的图像成为整个展览的符号,布满艺术之都。
法兰西学院艺术院主席克罗德·阿巴吉在中国国家画院写生的吴为山先生的黄宾虹像。法兰西学院艺术院主席克罗德·阿巴吉在中国国家画院写生的吴为山先生的黄宾虹像。

  编者按:这是一次偶然的邂逅,更是一次精神的神遇;这是两位艺术家的忘年之交,更是两种文明的千年对话。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和法兰西学院主席、终身院士、当代雕塑大师克罗德 ·阿巴吉,用一段奇遇与一次展览,开启了当代东西方艺术的真正对话,也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只有高质量、高水平的当代中国艺术进入西方主流艺术界并引起共鸣,赢得尊重与喜爱,才能真正消解一百多年以来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误解,展开全球化时代不同文明之间“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奇妙旅程。

  6月5日,作为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法兰西学院承办、中国美术家协会学术支持、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和巴黎美爵基金会协办的“心灵对话——吴为山、克罗德·阿巴吉雕塑展”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开幕。中国驻法国大使翟隽,中国驻法国使馆文化参赞李少平,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法兰西学院艺术院主席、终身院士、当代雕塑大师克罗德·阿巴吉,法国文化和新闻部文化活动总监、原法国吉美博物馆馆长吉耶斯,法国外交部代表、中法建交50周年总协调人代表布瓦柔·萨尔都,法兰西学院终身秘书长、院士多德里夫,法国罗丹博物馆馆长代表埃尔潘,巴黎市立赛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贝莱克,法国著名汉学家汪德迈,法兰西学院通讯院士高立昂,法兰西艺术家协会主席德拉乐芙,法国国家美术沙龙主席米歇尔·金,法国艺术家之家协会主席艾融,以及海外艺术家和新闻媒体代表近400人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殷福主持。此次展览共展出了两位艺术家各20件雕塑作品和20幅画作。这些作品创作的年代跨度很大,不仅具有鲜明的特征和时代精神,也反映出艺术家创作的心路历程。

  中国驻法国大使翟隽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一致决定设立中法人文交流高级别对话机制。今天两位大师的作品首次相聚,既是他们之间的心灵对话,也是中法文化艺术的交流。”

  “心灵对话——吴为山、克罗德·阿巴吉雕塑展”在法国引起巨大反响,多家媒体报道,巴黎地铁及重要交通节点张贴着中法文招贴,吴为山代表作《老子》与克罗德·阿巴吉代表作《旅行者》的图像成为整个展览的符号,布满艺术之都,在这里进行着跨文化的对话。著名雕塑大师、法兰西学院终身院士让·卡尔多看了展览,欣然题写“两个大师,一个精彩的展览”。法国评论界认为“两位艺术家各自根植于自己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但又都超越了本民族文化而达到人类精神的高度,因为他们在同一艺术高度上追寻同一主题,那就是生命的本质价值”。

  展览开幕式上,法兰西学院主席克罗德·阿巴吉深情地说:“我很荣幸与吴为山先生在这里举办联展。这里曾经举办过很多出色的展览,其中就包括我的同行朱德群先生和著名的雕塑家安贝尔先生的联展,他们都是法兰西学院的院士,也将是中法两国关系的象征。我与吴为山先生认识的时间不长,联合办展缘于我的亲身经历。不久前,我应邀访问中国,在中国国家画院的院子里看到一件雕塑杰作,认为是某位前辈大师的作品,我立即拿出了速写本把这件雕塑画了下来。回到法国之后,在巴黎美爵基金会,偶然遇到了吴为山先生,于是我取出速写本,跟他说,我见到了一件很出色的雕塑。通过翻译他告诉我:这是我的作品。这种偶然使我们结下了友谊,形成了今天的展览。大家可以通过我们的雕塑体悟我们共同的心灵。”吴为山在致辞中说:“由于这次展览,中国伟大的圣人老子、孔子等都来到了法国,并首先受到阿巴吉的欢迎与尊重。阿巴吉夫妇为展览制作了沙盘,并将我所有展品做成小模型,可以看出,他们是在用心感受我的艺术。更让人感动的是,他们将老子、孔子圣像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并在圣像的周围安排了他自己的作品,聆听中国圣人周游列国的讲学,这是何等的胸怀!这种文化的相互尊重是对话的基础,是心灵相通的象征。中国古语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克罗德·阿巴吉先生长我32岁,他知我、懂我,相信通过展览我将会有更多的法国知音!”

  整个展览由几个分厅组成,吴为山的《天人合一——老子》和阿巴吉的《旅行者》陈列于第一展厅的中央。在灯光的辉映下,幻化成神秘的意境,象征东方智慧的哲圣,虚怀若谷,静坐观众妙,仿佛大千万象尽于包容之中;而《旅行者》空荡的礼服,飘扬的大衣,则使作者将有关生命意义的思考推向极致,以此对人性表现出深刻的关注,继而转化为一曲生命之歌。由这组雕塑展开,《忧伤》(阿巴吉作)与《阿炳》(吴为山作)、《气息》(阿巴吉作)与《三乐神》(吴为山作)、《层叠》(阿巴吉作)与《战神》(吴为山作)等分别对应,形成既独立存在的个体,又相互呼应的整体。《孔子》两侧分别是阿巴吉的《守护者》和《我看到了什么?》,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在造型上的呼应和表现理念上的共同性,增加了对话的和谐。

  克罗德·阿巴吉的雕塑如同残缺不全的文物,往往没有头部,这种引发不安的空白,在这里吸引着人们。观察者必须借助于自己的文化知识和记忆来恢复对本然存在的完善。吴为山的雕塑由意出发,他的写意性超越客观表象,直入精神,通过瞬间的捕捉和表现过程的凝固,展示出悠游、自在的文化气象。两位艺术家意犹未尽、意味深长的一唱一和的二重合奏,引发了络绎不绝的观众的广泛热议,作品与作品、观众与作品之间形成多重对话的气场……

  吴为山,1962年生于江苏,30多年来致力于雕塑艺术的创作与研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现代写意雕塑风格。他曾游学欧美,多次在美国、荷兰、日本、韩国举办个展,2012年巡展纽约联合国总部、英国皇家美术院、意大利国家博物馆等,代表作品展览于法国卢浮宫、大皇宫等处,并获得“2012年卢浮宫国际美术金奖”和英国皇家“攀格林奖”等多项国际奖项,被国际评论界誉为“中国雕塑新精神的代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赞“吴为山的雕塑不仅表现了一个国家的灵魂,更表现了全人类的灵魂”。

  克罗德·阿巴吉,1930年生于法国菲尼斯泰尔省郎岱尔诺,为当代雕塑大师,1963年获得布尔代勒雕塑奖,2008年获得泰勒基金会奖,多年来完成多项宏伟的雕塑作品,如《阿尔萨斯逝者纪念碑》、《欧洲墙》等,并在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地举办展览。其作品表现重大的哲学意义,通过外观的媒介,藉由雕塑对人的本质提出疑问。2014年,克罗德·阿巴吉当选为法兰西学院艺术院主席。

  6月6日下午2点,法兰西学院和巴黎美爵基金会为两位艺术家举办了作品研讨会。法兰西学院通讯院士、著名艺术史论家、艺术评论家莉迪亚·哈朗布尔认为,这个展览是一个活生生的、有吸引力的展览,是能与人类与世界对话的艺术品。“两位雕塑家的造型艺术才华和表现力强度与前辈先贤相比毫不逊色,此次展览的作品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他们的创作虽然源自于截然不同的文化,但作品在风格、形式上有着相似之处,都超越了各自的文化,有一种共性,同时又彰显着区别。”著名艺术批评家彼得认为,阿巴吉代表的是一种眼光、一种存在、一种意识,其超越时空限制,不能定性为哪个艺术家之后或哪个艺术家之前,代表的是文化的一种实在的、内在的、神话性的东西。“吴为山代表的不是一种意识,而是一种永存的理想和永存的希望。这种永存的希望在我们西方是找不到的。西方艺术家都在描绘着人类的命运,阿巴吉讲的是史诗般的命运,吴为山讲的是传奇般的人类命运。”

  艺术评论家缇泊·若塞说:“我对阿巴吉的作品很熟悉,近两年来在卢浮宫和大皇宫的主题展览中也看到过吴为山的老子像,非常令人瞩目。吴为山和阿巴吉先生的相遇,可以说是偶然的。他们采用的方式,通过结构也好、解构也好,形象也好、写意也好,最终达到了一个同样的材料和物质,就是青铜。尽管走的路不一样,但成果很类似。青铜是一种金属,它是有序的,因此双方能互相了解、互相认识。当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眼光互相交叉时,是能够互相认识的,原因是两个人追寻的都是同一主题,也就是生命的本质。”著名画家、雕塑家奥德·德·克罗斯说:“来自遥远东方的艺术家与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西方艺术家合办了这一非常出色的展览,帮助我们艺术家克服各国艺术的固步自封,也可以克服全球化的障碍和暗礁。在吴先生的作品中,看到了中国雕塑与风景的浑然天成,好像中国的风景是从他的雕塑中出现的一样,或者人物像从土中就突然出现了。我幻想着中国,而吴先生的作品使我看到了文学中描绘过的中国。”

  法国艺术家之家协会主席艾融说:“两位雕塑大师用的方法不一样,可是都有同样的关注点,就是从人类的表现根源中去寻找艺术的形式。我不知道他们到底是追寻意识还是本质,但是我们看到了,他们是把艺术作为一种语言,来表达各自的经历,在讲故事。雕塑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集体的努力,因为有传承,但同时也是一个个体的体验。他们每个人的经验在不断变化,所以他们讲述的故事也在不断变化。用一句话来评价他们的雕塑,就是让观者有一种幸福的感觉,是一种诗意、一种雕塑艺术上的享受。中国把雕塑绘画这样的造型艺术视为人类智力发展的最高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它,才能把物质世界和人类追求的完美和谐的社会联系在一起。尽管我们两国语言有障碍,但是我们在艺术上可以产生对话。我们现在就可以促使一个新的现象发生,这个新的现象是什么呢?是西方的历史和艺术与中国的历史和艺术的再次交流。他们二位不仅代表自己,也代表了一个群体。双方艺术家可以共同努力,携手干一些事情。”

  评论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本次展览进行评述,内容涉及中法文化交流的前景、当今艺术教育与未来世界艺术的发展、传统价值对当代创作的意义、雕塑艺术的方向等。克罗德·阿巴吉和吴为山也分别介绍了各自的艺术经历和艺术思想的形成及发展,分析了个人艺术风格与民族、历史、文化交流的关系。克罗德·阿巴吉认为,吴为山艺术中对人性的赞美与乐观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和”的价值体现;吴为山则认为,阿巴吉作品中对人性的深刻剖析,体现了西方理性主义的思辨特征。

  法兰西学院通讯院士、艺术评论家莉迪亚·哈朗布尔说,正是两位艺术家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使得这种对话有了立体感和可持续性。

  6月6日下午6点,法兰西学院8位雕塑院士让·卡尔多、杰拉德·朗梵、克罗德·阿巴吉、安托万·蓬塞、尤金·杜狄格尼、勃尔吉特·特瑞兹、皮埃尔·爱德华多、让·昂格哈集体来到展览会现场,对两位艺术家作品的艺术性及其文化价值,特别是对作品的形式、材料、手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他们一致表示,这个特殊的展览再次说明艺术在高层面上是相通的,不同民族的经历通过艺术创造终究化为精神,载入人类文明的历史。

  (本版图片均由王保胜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