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舞台人物 >> 正文

我的童子功是唱东北大鼓

——听著名曲艺家刘兰芳讲她和东北大鼓的故事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6月25日10:30 来源:中国艺术报 刘玲

刘兰芳表演东北大鼓

  过去听大鼓的人都没有文化,你怎么唱都可以,现在不行了。城里的观众欣赏艺术的水平都很高,孩子们都会唱会跳。那你呢?就一定要有新的生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就是要把优秀文化保留下来,再进行普及。

  每门艺术都有鲜活的生命力,就看你怎么用。京剧也是古老的传统艺术啊,为什么也能焕发青春、让观众认同呢?一是有好作品,二是有好演员,再就是新闻媒体还要多宣传、多播放。

  中国的曲坛上,哪个女演员担得起“常青树”这个称号?你马上会想到——刘兰芳。且不说她的评书、东北大鼓、曲艺作品、理论研究,光是带徒授艺这一项,在中国曲坛上耕耘几十年的她,培养了众多人才。如今70岁的她仍然站在演出的第一线。

  4月24日,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大鼓保护单位沈阳市群众艺术馆的项目负责人,笔者来到了沈阳音乐学院拜访了刘兰芳。此次,刘兰芳是专 程来参加沈阳音乐学院主办的东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和学术论坛活动的。说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刘兰芳说: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办的一件大好事,如果不加以保护,好多曲种可能会消亡。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大鼓的传承人,有责任把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下 去。 ”

  刘玲:您是中国著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我们知道您从六岁开始就学唱东北大鼓了。您觉得东北大鼓对您的艺术生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刘兰芳:我小时候的童子功是唱东北大鼓的,发声方法用的是竖嗓子,如果没有唱鼓曲的基本功,就没有今天明亮圆润、金石持久的嗓子。所以我说书不 累声带、不压嗓子,实得益于东北大鼓的唱功和讲究的发声方法。更主要的,诗词歌赋都是十几年学习东北大鼓的唱词积累、沉淀的结果,我把它运用到我说的评书 里面。1963年参加辽宁省新书好书座谈会时演唱的东北大鼓《姑嫂救亲人》 ,也让观众知道了鞍山有个刘兰芳。

  刘玲:哪些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构成了东北大鼓这种独特的韵味呢?

  刘兰芳:东北大鼓历史悠久,是关东鼓曲艺术的源头,是沈阳地区的本土文化,并在全国鼓曲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以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地方特 色、行云流水般的唱腔,在光绪末年日趋成熟,终于以独特魅力唱响关内外,这种雅俗共赏的表演形式深受当时东北人民的喜爱,它不仅自成体系,而且也对其他姊 妹艺术产生了积极影响,具有突出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东北大鼓原叫“奉调” ,为什么叫“奉调”呢?发祥地就在沈阳,沈阳过去叫“奉天” ,所以在这里唱的大鼓就叫“奉调” 。“奉调”后来变成奉派大鼓,再后来变成辽宁大鼓,局限于辽宁。再往后就因为这个曲调传播得越来越广,演唱的人也多了,一直到吉林、黑龙江,周围各地都有 唱辽宁大鼓的,就把它改成叫东北大鼓。

  我从小对东北大鼓的感情非常深,因为我的母亲、姨母都是演唱东北大鼓的艺人。新中国成立前都是在小河沿的凝香榭献艺。刚解放的时候,已登记的唱 东北大鼓的女艺人就有60多名。张学良将军非常喜欢我们的东北大鼓,当时张学良在台湾都已经80多岁了,我们的演员到那里演出的时候他还问道:“还有没有 唱奉调的了?有没有唱蹦蹦的了? ”蹦蹦指的是二人转,奉调指的就是东北大鼓。张将军说: “我听到三弦响,就感到亲切。 ”三弦上的琴弦就像长长的相思线连着台湾与沈阳,大鼓令他对家乡念念不忘,可见东北大鼓的魅力。

  东北大鼓乡土味很浓,据说是清乾隆年间北京弦子书艺人黄辅臣来沈阳献艺,吸收了当地的民歌小调演绎而成。又一说辽西“屯大鼓”艺人进城献艺,发 展为奉天大鼓。总之是大鼓艺术融会贯通发展起来的。 《沈阳百咏》云: “铁鼓敲来手不停,高烧银烛照中庭,梅花一曲春风调,人倚金闺彻夜听。 ”又“张长李短客谈亲,听演盲词稗说新,好诗二更钟动后,满街灯火散闲人。 ”可见东北大鼓艺术在沈阳早已广泛流传,家喻户晓。辽宁的东北大鼓分成南城调、西城调还有奉调。奉调是沈阳的单段,它唱得精细。开始都是男大鼓,清末民 初,东北大鼓出现了女演员,她们嗓音清脆,专攻短段,色艺双绝被人们称为“女大鼓” 。最早的,我母亲那一代的有刘问霞、朱玺珍等非常有影响的女大鼓,她们的演唱婉转缠绵,善于演唱红楼段《黛玉望月》 《宝玉哭黛玉》 《黛玉悲秋》 ,扩大了奉派的影响。还有一些子弟书段,都非常受欢迎。后来进关了,到天津去唱,一样很受欢迎。

  笋尖出土日,竹叶凋零时。东北大鼓最鼎盛的时期就是在20世纪20到30年代。因为当时男有霍树棠,女有刘问霞,受到了很多观众的认可。但是随 着时间的推移,东北大鼓的“忠实粉丝”越来越少,一度面临失传的境地。当前,伴随着中国鼓曲艺术生存的整体危机,东北大鼓无论在传承还是创新上都面临困 境,因此,我们的文化自觉便显得格外重要。

  刘玲:东北大鼓现在已处于濒危的状态,当下的年轻人都喜欢新的艺术表演形式,他们不知道什么是东北大鼓,然而评书他们却知道,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刘兰芳:我觉得这是宣传问题、传承问题。这个曲种在我们这代不应该灭亡。一个成熟的曲种能够立于鼓曲艺术之林,都是通过几代民间艺人不懈努力、 千锤百炼而形成的。特别是在清代,有好多作家都是清代的八旗子弟。今天我唱的《忆真妃》就是清朝文人韩小窗写的。据说韩小窗是辽阳人,他落魄之后就没事写 些鼓词和八角鼓(单弦) ,自己吟唱。当时茶余饭后的俗文化,拿到今天,他的《忆真妃》是高雅艺术,每句都有典故。下面老百姓听不懂,怎么办呢?就唱“三国段” 《三英战吕布》 《夜战马超》 《马跳檀溪》。这些个三国段,老百姓都懂得了。再往下来,就唱“草段” 《王二姐思夫》 《卖油郎独占花魁》 《西湖借伞》等。这些在民间传唱,很受欢迎。

  在那个年代,没有电视和广播,好多劳苦大众没念那么多书,他们的文化就来自于在戏楼、茶社听戏、听书、听大鼓。直到上世纪70年代,城市和农村 都有说书唱东北大鼓的艺人,现在却很少有能唱东北大鼓的了。沈阳音乐学院的老师们在传承东北大鼓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在上世纪70年代的作品中, 1978年《刑场婚礼》荣获辽宁省曲艺会演优秀奖,还有《梁红玉擂古战金山》 《千里送婴儿》等,都得到了音乐学院老师的帮助。东北大鼓腔调太慢了,生活在今天这种快节奏中的人们不愿意听它那慢的节奏,东北大鼓艺术家们进行过改革, 虽不算成功,但已经迈出一大步了。

  刘玲:您认为像东北大鼓这样的本土文化,应该怎样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呢?

  刘兰芳: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需要载体。东北大鼓丰富的内容和特征及其传承历史,在中华鼓曲中是十分珍贵的。发掘、抢救和保护东北大鼓对丰富和完善中国音乐史,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域有一个地域的文化。每门艺术都有鲜活的生命力,就看你怎么用。京剧也是古老的传统艺术啊,为什么也能焕发青春、让观 众认同呢?一是有好作品,二是有好演员,再就是新闻媒体还要多宣传、多播放。学东北大鼓的求职很困难,自然这个曲种就遇到了危机。其实国家非常重视这些传 统文化,还成立了专门机构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这项工作抓实了,就好了。办“活态传承”学习班,有意识地培养后继人才,这是很关键的。

  我最近发现在辽河渡口一个饭店有个演唱东北大鼓的艺人,唱得就很好听。实践证明,一个好演员能救活一个剧团,一个好曲种能救活一个剧团。咱们沈 阳的本土文化、地方特色,除了二人转,就是东北大鼓。东北大鼓一定要在电视台、电台里经常播放,让人们听到看到,时间长了就会跟着哼唱了。实际上东北大鼓 的南城调跟时下很受欢迎的二人转有相同之处,只是唱法不同,发声的方法不一样。另外要做教学工作,我们必须继承传统、改革创新。把传统的东西保留下来,然 后给予它新的生命,相信它也会枯木逢春、枝繁叶茂。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我们要培养人们的欣赏兴趣,普及东北大鼓的知识,有意识地培养后继人才。过去听大鼓的人都没有文化,你怎么唱都可以,现在不 行了。城里的观众欣赏艺术的水平都很高,孩子们都会唱会跳。那你呢?就一定要有新的生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就是要把优秀文化保留下来,再进行普及。就 拿我来说,我一听三弦响就高兴,因为我小的时候听惯了。总而言之,东北大鼓的传承当下要做三件事:第一、要选几个好演员,要宽嗓子、能吃苦、肯下功夫的, 争取培养出几个小演员。第二、要整理、挖掘、传承创新剧目并演出。第三、东北大鼓艺术要进行一些总结,要把东北大鼓宣传出去,进课堂传艺授课,同时经常探 讨传承中的问题,让社会各界共同把东北大鼓的传承工作做好,让那远去的琴声,再响起来……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