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酷评 >> 正文

电影节:观众对影片质量的倒逼(王纪人)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6月20日11:22 来源:解放日报 王纪人



 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星光灿烂 摄影:蒋迪雯、吴磊 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星光灿烂 摄影:蒋迪雯、吴磊

  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拉开帷幕,明星的红毯秀也走过了。现在国际评委们正专注于看电影,不知他们会青睐哪几部?最终又花落谁家?许多观众也在各大影院来回穿梭观赏自己购票的影片了。今年观众知多少?估计要超出往年了。因为展映的影院已增至35家,场次达900场。观众的热情有增无减,甚至有千里迢迢赶来的,天蒙蒙亮就排起了长队。这种节奏,使我想起了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读者在各大新华书店排起了长龙购买中外文学经典的盛况,当时我一家三口全出动了。因为盛况空前,现在有的观众不说国际电影节,而说来参加 “电影狂欢节”了。上海国际电影节成了 “狂欢节”,成了嘉年华,人气看涨了。这比土豪们去巴黎老佛爷血拼肯定强多了。

  现在世界上的电影节有多少?据说不下700个。但由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 (FIAPF)批准认可的并有着较高质量的国际性电影节约有55个。据FIAPF官网公布,截至2013年,全球有14个A类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名列其内。A、 B、 C、D其实无关等级只关性质。 A类的属竞赛型非专门类, B类为竞赛型专门类,C类为非竞赛型类,D类为纪录片和短片类。评什么类,都是需要上述国际机构认可的。但A类国际电影节也是有前沿排名的,其中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是FIAPF承认的世界三大电影节,除这三大外,再加上蒙特利尔电影节和卡罗维发利电影节,是国际电影联合会确定的国际五大电影节。奥斯卡虽然影响很大,但仍然是美国国内评奖类的电影节,只是为了扩大影响增加了外语片奖。与老资格的国际电影节相比,上海国际电影节虽然是1993年才初出茅庐的,但经过17届的反复操练,应该说既积累了经验也积累了人气,目前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电影盛会。对于一个国际电影节来说,明星大腕是否云集固然事关风光气场,但关键是选片要有眼光,参赛须有佳作。如果入围参赛片的平均值达到国际上的高大上水平,那么评出的金爵奖和亚洲新人奖才可能是一流的,甚至青史留名,否则只能“矮子里拔将军”了。制片人和导演如果对自己新拍出的电影信心满满,那么他们往往首先冲着“三大”或“五大”去了,换了中国的出品方也一样。因为按照规定,在同类国际电影节得奖后是不能再参赛另一国际电影节的。但如果某电影在制作过程中选片方已联络介入,那么捷足先登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这不能说人家被忽悠了,因为电影节的艺术倾向和诚意也会影响到参赛者的选择取向的。

  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世界各国电影和电影人交流的一个平台,也是中国电影产业多元化发展的一个契机。我本人更看重它对世界电影文化展示、交流的作用。对于中国电影人和中国电影观众来说,每年一次的 “狂欢”,是与世界电影接轨并接受审美洗礼的极佳机会。当观众的审美水平达到较高值时,那么烂片就没有市场,佳作才能脱颖而出。我认为,观众对电影质量的 “倒逼”,将会指日可待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