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资讯动态 >> 正文

民族语文翻译,永不退场的中锋

——第七期全国民族语文翻译工作业务骨干高级研修班侧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6月20日10:44 来源:中国民族报 牛锐

  初夏时节,四年一届的世界杯精彩纷呈。当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着那个能搅动人心的足球时,第七期全国民族语文翻译工作业务骨干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开班了。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民族语文翻译可以说是绿茵场上永不退场的中锋。

  为了加强民族语文翻译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工作,提高民族语文翻译工作业务骨干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推动民族语文翻译事业发展,6月9日至13日,国家民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北京联合举办了第七期全国民族语文翻译工作业务骨干高级研修班。来自全国14个省区及7家国委民委所属单位的70余位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者,相聚在中央民族大学,共度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对于长期奋战在民族语文翻译工作一线的学员们来说,此次培训既是开阔视野、提升业务水平的良机,也是交流经验、共同成长的平台。“语言是文化的灵魂。作为民族语文工作者,这样的培训不仅对我们的工作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还让我感觉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第七期全国民族语文翻译工作业务骨干高级研修班班长、辽宁省民委教育科技处处长刘岩说。

  ”

  名师讲座,构建立体网络

  第七期全国民族语文翻译工作业务骨干高级研修班(以下简称“研修班”)为期6天。培训时间不长,安排却十分紧凑。从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民族语文法律政策及业务知识,到民族语文工作理论与实践、民族语文翻译理论与实践,内容丰富的课程构建起一张深入理解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立体网络。

  首堂课《关于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的思考》,由国家民委教科司司长田联刚主讲。田联刚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为学员们生动地介绍了我国及其他国家的民族语言情况。他还结合自身参与起草《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等重要文件的工作情况,阐述了民族语文工作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田司长从理论高度、实践深度,旁征博引,对世界的、中国的民族语言政策,作了生动而有趣的解读。”湖南省民委副巡视员田季清说,“这堂课让我体会最深的是,真正的民族平等、和谐,要依靠发自内心的尊重、理解、包容来实现。对于民族平等、和谐,我们往往习惯于从法律条文理解,却没有用心沟通。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民族问题的讨论异常热烈。研修班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著名民族问题专家郝时远作了题为《大国成长与民族问题》的讲座。他从“3·1”昆明火车站暴恐案、乌克兰克里米亚公投独立入俄、台北爆发“服贸学运”等重大时政切入,阐述了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承认和尊重差异,缩小和消除差距。他提出,我国民族政策的主干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

  “郝老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研修班班长刘岩说,“他把我国的民族政策与苏联模式,作了批判式的对比。这种对比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汲取苏联解体的教训,理解和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信、达、雅”,是我国现代翻译事业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翻译领域探讨的理论问题之一。应该忠实于文本,还是忠实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为了忠实于原文,要不要牺牲本民族语言的表达习惯?针对这些问题,北京大学泰语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薄文泽教授以一堂《信、达、雅》的讲座,为学员们解疑释惑。他提出,翻译的基本原则是准确、传神。当前,新词术语是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此,他为学员们总结了技巧:“同行交流,集思广益;请教前辈,融会贯通;吃透原文,理解分析;基层调查,及时吸收。”

  “薄教授带着民族感情,用心给我们讲了一堂贴近业务工作的好课。”研修班学习委员、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藏语委办党组书记次仁顿丹说,“语言文字看不见、摸不着,不能直接带动GDP,但它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国家的财富。民族语文工作不只是一字一句对译的事情。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提升研究民族语言、研究中国的能力。”

  讨论交流,寻找破题之道

  研修班为学员创造了聆听专家讲座的机会,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6月11日,在“民族语文政策与翻译工作”小组讨论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结合本职工作,共同探讨了民族语文翻译事业的热点话题。

  ——新词术语翻译亟待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词术语大量涌现,在翻译这些新词术语时,表达不准确、不规范的问题日益突出,它严重影响了译文的质量。”青海省政府翻译室副处长冬腊提出的这个问题,是学员们所关心的。“建立完善的体制和机制,协调、组织有关专家及时对新词术语进行搜集、整理和审定,切实推进民族语文翻译新词术语的标准化、规范化进程;通过多种形式,研究制定民族语文翻译的标准和规范,不断提高民族语文翻译的质量。”冬腊的建议,反映出广大学员的呼声。

  ——民族语文翻译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每次机构调整,民族语文翻译人员的编制都在减少。工作量大、难度大、经费没有保障,基层民族语文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民宗局副科长陆云华说。1996年,陆云华进入当地蒙语办工作时,部门有十几个人。如今,只剩下3个人。杜尔伯特县拥有5万蒙古族人口,全县的蒙古语文工作都依靠这3位工作人员来完成。陆云华的困境只是一个缩影。人员越来越少、工作量越来越大,是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者普遍面临的问题。“必须加强双语教育,为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输送优质的翻译人才。在公务员招考中,应充分考虑对民族语文翻译的需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办公厅翻译处副调研员艾加尔古丽·艾买提建议。

  ——信息化步伐亟待加快。“作为全球首个藏文智能搜索引擎,我们承担的云藏藏文搜索引擎系统平台建设项目,将建立一个集搜索引擎、藏文百科自动问答为一体的大型藏文门户系统工程。它将成为互联网藏文信息的主要来源和共享资源中心,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藏语委办公室主任才洛的一番话,引起了学员们的关注。当今社会步入信息化时代,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媒体环境和公共生活的改变。作为沟通的桥梁,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信息化步伐亟待加快。“要协同有关部门做好民族语文翻译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软件的研发;建设多语种、多文种、多用途的民族语文翻译资源数据库,实现民族语文翻译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蒙古语文室副译审额尔敦木图的建议,切中要害。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