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科幻 >> 新闻 >> 正文
观看《明日边缘》的过程,是一次次发现致敬经典的过程。在剧情结构上它与《土拨鼠之日》几乎一模一样,男主角比尔·盖奇不断重启生命无限接近明天;从视 觉场面上它又像微缩型的《环太平洋》,机械装甲显得非常粗粝且充满力量感;而它“末日拯救”的个人英雄主义加上团圆式的爱情神话是我们看过无数遍的好莱坞 叙事公式。
除了模仿与致敬,《明日边缘》最大的两个特点是简单化与游戏化,这也是好莱坞近来科幻电影的一大趋势。电影简单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 人物的简单化。片中除了交代男主角比尔·盖奇的职业,其他信息我们一无所知,比尔·盖奇就是童话里要去城堡解救被恶龙困住的公主,顺便拯救了全世界的英 雄;其二,思维的简单化。电影对外星生物入侵的原因以及外星物种的特点几乎都没有交代,而对电影的核心创意—关于比尔·盖奇为何能重启时间的解释也非常模 糊。
这种简单化的设置与处理直接导致电影游戏化,或者说,这两者是相互作用的。电影的故事背景其实就是电子游戏的背景设定,开篇的电视报道集锦与 电子游戏的介绍说明并无二致。毫无疑问,电影的游戏感来自后现代意味浓厚的重复叙事,导演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男主角一次次的重启上,他不仅要努力做到向观 众解释清楚,同时还要保障不过度啰嗦,他的策略是巧妙地用速度感增强视觉冲击,用精准的剪辑来控制节奏,专注于故事的完整度,而非讲述某种道理。
事实上,电影采用的游戏化的叙事,会大大加强观众的参与度。因为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将自己设定为背后操作的玩家,一次次拯 救、重启,直至最后成功。这种叙事最大的好处在于让电影更好看,电影中所有的笑料皆来自这种游戏化的设定。但是这种方式也有问题,它挤占了电影在其它方面 的叙事,比如电影中的感情线就比较脆弱。比尔·盖奇从一个逃兵变成拯救世界的英雄这样的转变我们已太过熟悉,但是比尔·盖奇突然爱上女主角丽塔维拉塔斯基 的过程却显得比较生硬。因为女主角武士身份本来就很男性化,带有很强的距离感与力量感,如何让男主角接近女主角,女主角褪下坚硬的外壳裸露柔软的内心需要 一个细致的交代,但是电影却没有太多时间解释描述,这样导致观众的认可度不够高。
重复叙事并不是万能公式,它要求导演具有高超的讲述技巧,不同的电影类型与重复叙事相遇往往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比如《盲打误 撞》、《罗拉快跑》以日常生活为背景的电影,它为我们带来一种超越真实的奇幻感,是人内心欲望的一种释放,这种结构会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某种哲理,加上生 活化的细节,让人觉得在不可思议时又会接受。但是重复叙事遇上科幻之后,它带来的超越感会减弱,因为整个背景从开始就建立在极大的虚构之上,重复叙事主要 为故事好看度服务,尤其是加入数字科技,这类电影的叙事便开始游戏化,它的任务不再是揭露日常生活隐藏的某种平时难以观察的哲理,而是通过一次次人物的重 启开始带动故事向前发展,电影商业属性得到加强,变成爆米花电影的代表。
驾驭这样的电影,导演的个人能力其实很难被体现,好在导演是拍过《谍影重重》的道格·里曼。他擅长的纪实性动作场面在这部电影中发扬光大,从 第一场海滩激战戏就让我们体验到《拯救大兵瑞恩》式的现场感,机甲部队的现代感与近身肉搏的真实感产生一种奇妙的冲击,细致的细节刻画让我们看到好莱坞工 业的强大,宏大的战争场面让人的肾上腺素迅速飙升。这种标签式视觉处理,在动作场面日趋同质化的好莱坞科幻大片中是留存不多的个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