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柴五”,音乐引出的回忆(何平)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6月19日09:35 来源:人民日报 何 平

  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在夏尔·迪图瓦的带领下,前不久在广州大剧院完成了他们35年中第二次访华的最后一场演出。当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奏响,音符将时间拉回到1979年。

  那年1月1日中美建交,1月17日中国文化部发出邀请,3月15—19日,波士顿交响乐团于上海、北京举行了四场演出,当年的访华演出受到各方面的极大关注,邓小平、宋庆龄等国家领导人都前来观看。在北京的最后一场演出,地点还选在了能容纳18000人的首都体育馆,乐团离开北京时,上千人去机场送行。场面可谓壮观。

  我有幸聆听了波士顿交响乐团当年在首体的最后一场演出,从排队买票、入场,到聆听、鼓掌、欢呼,直到散场,轰动的场面、热烈的情绪、精湛的音乐诠释,指挥大师小泽征尔的演绎,这些至今历历在目。如今乐团再度来华,不知是巧合还是刻意,上次演奏了“柴六”,这次演奏“柴五”。不管怎样,柴可夫斯基的两部经典交响曲,用音乐的线条将35年的时间连接在了一起。

  1979年,波士顿交响乐团在曲目的选择方面做了精心安排,体现出中美两国音乐家的合作与友谊:中国作品是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的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刘德海独奏,波士顿交响乐团协奏;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由西尔沃斯坦独奏,中央乐团交响乐队协奏。在首体演出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时,则由两国的交响乐团联合演奏。

  老柴的“第五”“第六”两部交响曲,是作曲家继创作“第四”进入第二个创作时期后,最重要的两部交响曲,二者的创作时间相距11年。这期间,作曲家滞居在西欧,受到西欧作曲技术和作曲风格的影响。很明显,“柴五”在创作技巧的完善方面,已超过了作曲家此前所有的交响曲。同时,作品的标题性也十分清晰,其“命运”主题贯穿于全曲的4个乐章中,这种写法对作曲家来说,完全是一种新尝试,也成了“柴五”最重要的特色之一。

  此次,广州大剧院将歌剧舞台改造为音乐会舞台,为我们提供了较佳的聆听空间。当“柴五”第一乐章中“命运”主题一出现,我们立刻感受到一种渴望和追求,它是激动和永不停顿的。音乐在空中回荡,我们仿佛置身在那个俄罗斯知识分子彷徨的变革时代。柴可夫斯基像当时许多人一样,为祖国的命运担忧,然而又无所适从。这从引子——“命运主题”刚刚升起但又马上悲伤地下降的音调上,可以听到这种叹息,这也是作曲家后期创作中特有的音调气质。主部主题延续了这个引子主题的气质,它是叙述性的,奠定了整个乐章的戏剧性特点。

  第二乐章是作曲家抒情主义的杰作之一,主题丰富鲜美,但又兼有肃穆和哀伤之感。作曲家本打算在这一乐章用圆舞曲主题,不过最终将这个圆舞曲主题留给了第三乐章,但这第二乐章的行板风格仍保留了圆舞曲的特征。整个乐章的音调组合简洁,发展手法却十分多样。波士顿的音乐家们,将这个乐章的抒情性表现得十分彻底,圆号那迷人的音色,使抒情的情绪得到了充分自由的发挥。第三乐章是几乎没有强烈情绪重音的圆舞曲音乐,这大大区别于前两个乐章,圆舞曲特有的华丽和无忧无虑,并没有掩盖住乐章所要表现的焦虑因素。波士顿的音乐家在这一乐章开始小提琴声部的演奏,充满了歌唱风味,轻盈娇媚的音乐咏唱展现了乐章的生活情趣。当然,“命运主题”仍伴随着这一乐章的发展不时隐现,虽然很文静、很神秘,但它最终还是破坏了欢乐。

  对于庄严行板和急速快板的第四乐章,历来存在着分歧。有人认为它是悲观主义的:如果作曲家想在这一乐章表现生活的完全胜利,应该完全抛弃这个凄凉单调的命运主题,或将它改头换面,而作曲家并没有这样做。另一种观点认为,第四乐章是乐观主义的,是一个节庆的乐章,虽然“命运”线索贯穿全曲,但在第四乐章中,一切恐惧仿佛都消失了,胜利的感情已然战胜了命运,“命运主题”的不祥性质已被不可抑制的欢乐改变了。波士顿的音乐家们或许更赞同后一种看法,结局的乐观主义精神在他们的演奏下完美地表现了出来,弦乐齐奏带来的密度极大的音响实度,全部铜管乐器合奏带来的和声性的音层厚度,尤其那首欢乐的主部主题——活跃的俄罗斯民间舞曲,都成了乐队演奏的点睛之处。这一乐章奏鸣回旋曲式的结构布局,预示了它辉煌的特征。尽管作曲家在这最后的乐章并未对提出的问题作答,但乐章末的壮丽音响,似乎在告诉我们意志的胜利、对勇敢精神的肯定、对乐观主义的赞叹。

  值得一提的是,波士顿交响乐团此次来华演出,地点由当年的北京、上海两地,拓展到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从中多少可以看出中国古典音乐土壤的改观,对这张带有名片性质的乐团来访,我们此次的期待也更多地落在了艺术本身。从小泽征尔到迪图瓦,从1881年波士顿交响乐团建团的首场演出,到今天已进入第十五任总监时代的第二次来华演出,我们看到了艺术的无穷魅力,它可以跨越时空,留下美好的音乐记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