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纪实 >> 正文

李鸣生:红房子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6月13日13:51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鸣生

  一

  四川彭州龙门山镇有个村,叫九峰村。九峰村有座山,叫九峰山。九峰山海拔约2000米,古树参天,坏境清幽。在绿树丛中,掩映着79栋木板小瓦房。远远望去,小瓦房依山而立,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因木板小瓦房的颜色均为红色,故当地人称“红房子”。

  “红房子”就是一家农家乐,主人叫张红。

  张红30多岁,端庄大方,丰满的身材圆圆的脸,一副笑容挂在脸上,淳朴率真,尤其说起话来,快言快语,热情四射。第一次见到张红,我便知她是典型的川妹子,但脑子里一下蹦出的,却是“现代版的阿庆嫂”。

  张红不是龙门山本地人,老家在四川广汉。她中专毕业后去了一家涤纶厂,几年后发现这工作危害健康,便辞职了。

  张红最早也不是“红房子”的主人。2002年的夏天,她和一群朋友到九峰山旅游,住进了“红房子”。当天傍晚,她站在半山腰上,望着远处层层叠叠的云海峰峦,一下就被九峰山梦幻般的景色迷住了。朋友见她魂不守舍的样子,便开玩笑说,干脆你别走了,就留在这儿,赏美景泡温泉,把花草当饭吃!

  这话,恰巧被路过的“红房子”主人听见了。

  “红房子”的主人是个男人,名叫童开科。童开科见张红天真烂漫,诚实可爱,顺便也对张红开了句玩笑,小妹,如果你对这个地方真喜欢的话,就别走了,留下来,嘿嘿,说不定还千里姻缘一线牵呢!张红也玩笑地回了一句,好,老板,我不走了。不过,你可得管吃管住哟!童开科说,没问题,包吃包住!

  结果,第二天,两人就单独见了一面。这一见,张红人离开了“红房子”,心却留在了九峰山。

  二

  童开科是九峰村土生土长的村民。1960年赶上大饥荒,一家人饿得昏天黑地,父亲更是饿得皮包骨头。童开科日后对饥饿刻骨铭心的记忆,便是在这个时候留下的。所以,童开科刚满12岁就开始挣钱了。他当时帮人家搬木头墩子,一天能挣8毛钱。1979年,他到云南支农,把当地的黄牛买回四川,再按政府的计划卖给各村。从那时起,童开科做起了买卖。他卖过黄连,开过加工厂,做过沙发垫,还用木材换过手表。上世纪80年代,九峰山修建清凉寺,住持澄裕大师让他负责管理。3年后清凉寺建成,他负责的账目一清二楚,分文不差。离开清凉寺那天,澄裕大师给了他5000元。

  下了山,童开科第二天便去了彭州市,用这5000元收购了大宝镇所有的木材,再发往云南、安徽等地。春夏秋冬,几番往来,他在生意场上混出了点名分。至1994年全国封山育林,童开科才又回到老家九峰村。

  回到村里的童开科用4万块钱修了7间一楼一底的木头房,颜色均为红色。当时,他的朋友见后都说,你这瓜娃子,修这么多木头房子干啥子嘛?还是红色的,修来好看啊?但正是这7间木头红房子,成了九峰村的第一家农家乐。

  1996年夏天,四川大学一位教授来“红房子”避暑。教授沿着“红房子”转了一圈,问童开科,你听说过“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这句话吗?童开科说,我念书少,没听说过。教授说,这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所言。相传有一故事,说宋王朝举办绘画高等考试,集天下画家于一堂,皇帝赵佶亲自出了一题:“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结果,一位画家大笔一挥,位列第一。他画的是:丛林中有一小楼,小楼上凭窗立着一美女,美女唇上有一点口红。这便叫“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你在九峰山的红房子,既突出了“万绿丛中一点红”,而且还象征着年轻旺盛、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所以我看呀,你这农家乐干脆就叫“红房子”吧!

  此后,童开科的农家乐就叫做“红房子”。

  然而,就在“红房子”渐渐走红之际,童开科的爱人却因病去世。一夜间,“红房子”在童开科的眼里变成了黑房子。

  三

  张红第一次见到童开科时,对童开科的过去并不了解。张红回到老家后,心里对“红房子”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留恋,甚至有时半夜三更也睡不着觉。张红睡不着觉,不单单是留恋九峰山的风光,主要是惦记着“红房子”的主人。张红从童开科的眼里,看出童开科是喜欢她的,但她对这事又不抱太大的希望,因为当时龙门山镇的农家乐名声在外,外界都知道那儿的人挣了大钱,她怕别人说她是冲着钱去的;再说了,即便她愿意,童开科未必就一定会看上她。可她心里就是放不下,在当年农历七月初二这天,又第二次上了九峰山。

  张红这次上了山,便再也没有离开,原因不是“红房子”能挣大钱,而是“红房子”的男主人太好。张红与童开科深入交谈后,既了解了童开科过去的心酸,也看到了童开科现在的艰难,尤其是童开科对事业的那份执著与坚韧,对爱的那份朴实与真诚,让她深受感动。

  当时,山上的游客每天络绎不绝,而童开科的妻子去世后,儿子又在外地当兵,童开科一个人每天里里外外忙来忙去,累得汗流浃背。尤其每当人走客散,偌大的“红房子”便只剩下童开科孤零零的一个人。张红亲眼看见,每天傍晚,童开科总是自己一人端着一碗米饭,就着泡菜,蹲在路边,慢慢地吃,细细地咽,好像在偷偷地咀嚼着每一个日子的艰难。就在那一刻,张红的眼里有了莫名的泪水,她突然意识到,一个缺少了女主人的家,即便钱再多,也不是一个完美的家。于是,张红留了下来。

  后来,张红和童开科结婚了,成了“红房子”的真正主人。不久,“红房子”具备了54栋的规模;在龙门山方圆几十里,只要说起“红房子”,无人不晓。

  但这主人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尤其刚接手“红房子”时,日子甚是难熬。一是不懂餐饮。张红的娘家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前开过酒楼,但她自己却只会做简单的家常菜。所以当上“红房子”的老板娘后,烧火、做饭、炒菜,还有经营管理、游客接待、购物买卖、算账结款等,一切都得从零学起,从头做起。二是交通困难。山上最大的困难就是交通。比如,蔬菜、肉类以及日常生活日用品等,都必须到山下的镇上去买;东西买好后,再人背马驮,爬上近两公里的山路,耗时一个多小时,才能把东西运到山上。张红自己就用背篓背过这些东西,最多时候背过六七十斤。因为是泥巴山路,遇上雨天,路更烂,只能穿着雨鞋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三是通讯不灵。“红房子”地处海拔2000多米的半山腰,买了手机山上没信号,只能安装座机。但座机又不能随身携带,联系客人、对外购物等诸多事情,很不方便。有时电话实在打不通,张红就自己下山,用两腿说话。所以当时很多游客都对张红开玩笑说:“红房子”的交通靠走,通讯靠吼,保安靠狗。

  但再难,张红还是坚持下来了。这段婚姻刚开始时,很多人都不看好,甚至婚后好长一段时间,童开科还问她:“你是城里人,又是个未婚青年,为什么要嫁到这山里来?”张红告诉我说,这个问题直到现在她也回答不上来,她只觉得这山里的风景好,人也好,很喜欢这里,就留下来了。

  然而,留下来的张红做梦也没想到,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就像九峰山的风,说来就来,一下子把她的梦想“摧”散了!

  四

  张红告诉我说,汶川大地震爆发的前一天,她心里像有一只猫爪在挠痒似的,总觉得有点发慌,于是她和老公把所有在“红房子”住的游客全都赶下了山。当时很多游客都感到“莫名其妙”,但正是这个决定,让几十个游客第二天全部幸免于难。

  张红想去城里散散心,第二天一大早便和老公下了山。到了城里,老公和司机去喝茶,张红自己去逛商场。不料她刚走到中心广场,就地震了!张红说,当时街上一片惊慌失措。旁边一个不认识的小女孩突然抱着她的大腿,大声叫“妈”。

  张红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了老公,马上就往家赶。一路上张红都在哭,后来哭得全身没了力气,老公就硬是拽着她拼命往前走。山上不时有石块滚落下来,吓得她两腿发抖。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回到九峰山。

  一到九峰山,童开科赶忙清点工人,因为他们请了50多个工人对“红房子”进行维修,地震时有的工人正爬在房子上干活呢。幸运的是,50多个工人一个没少。张红则急忙跑去看“红房子”。不可思议的是,54栋红房子居然一间没垮,但也损坏不少,估计加起来损失了好几百万!张红一屁股坐在地上,号啕大哭。

  在此后十多天里,张红气得饭都吃不下去。本来,“红房子”修好了,山上的路逐渐通了,儿子也成家了,她家的农家乐基本走上正轨了。哪个晓得,狗日的地震短短几秒钟,就把这一切全给毁了!除了那些红房子,还有三件东西是她最心疼的。一件是20多个一人高的泡菜坛子,是成都一个做餐馆的朋友送给她的,是上世纪60年代餐饮公司公私合营时留下来的,她从成都花了几千元的运费,运了3趟才一个个地运到山上。地震前,她刚刚买了一吨多青菜泡在坛子里,地震一来一个不剩,全给震碎了!第二件东西是一大坛子腊肉。这个装腊肉的坛子比人还高,地震前她刚装了满满一坛子腊肉,结果全给埋在土里了。还有一件是她自己亲手做的200多斤烟熏肉,全给震到山坡底下去了。因为这些烟熏肉是用钱买不来的,所以她不顾余震的危险,硬是冲到山坡底下,趴在地上用手使劲地扒,扒累了,坐下来哭,哭完了再用手去扒……

  五

  汶川大地震后,九峰山周围的乡亲大都转移了,可张红一家人不愿走,住在帐篷里。张红说,其实不是不怕死,而是心里头真的舍不得那几十间红房子,那是我们一家人辛辛苦苦用自己的血汗建起来的呀!

  张红和老公在帐篷里想了3天,一口饭都没吃,最后一咬牙,决定重建家园!于是地震后第4天,张红一家就开始准备重建“红房子”了。在头天晚上,全家召开家庭会议,作了个决定:童开科以后只能抽叶子烟;儿子只能抽2块钱一包的烟;张红3年内不能买一件新衣服;“红房子”5年内实现盈利!

  “红房子”的重建工作开始后,张红一家四口先在废墟里寻找还能使用的木板,然后把这些木板一块一块地捡出来,再用斗斗车运到山坡的空地上。一家人整整捡了一个多月,斗斗车推坏了7辆,张红的两只手也磨出了血泡。张红说:“当时没电,我们就用发电机,发电机一共用坏了5台!”

  在张红全家忙于重建时,村里的干部和乡亲们也很关心,而地震刚过去一个月,十几个当初被张红“赶”下山的客人还专程来到九峰山,掏出一万、两万甚至三万的现金,以感谢她的救命之恩。其中一位老客户还给“红房子”送来100多吨水泥和10多吨钢材。而更让张红感动的是,这十几位客人在简陋而又危险的“红房子”一住便是两个多月,一直陪着张红全家度过了灾后那段最困难的时期。

  地震一年后,张红家7栋全新的木制小别墅,又在九峰山重新矗立起来了。房子依然是红色,门前依然挂满了火红的灯笼和火红的辣椒。“红房子”正式开业这天,为图个吉利,张红组织九峰山附近大大小小好几家农家乐,举行了一个隆重的开业典礼。而后几十个人齐刷刷地跪成一排,面向九峰山,磕头祭拜。这其实是向社会传递一个信息:灾区的老百姓又站起来了,而且活得很好!

  “红房子”开业后,每天可接待40多人,张红的账本上很快就有了2万元的收入,第二年居然还赚了钱!2010年,张红家又新建了十几栋吊脚楼,“红房子”的规模总共达到了20栋!吊脚楼的所有建筑,都以木、石、竹为主,同时辅以矸砖、水泥、沙砾、斜面屋顶等。房子不仅牢固、能抗震,而且保证了外观风格独特、地面空气流通。特别是“红房子”的整体设计与周围景物相互辉映,营造出一种自然而又浪漫的山中风情。

  为了搞活经营模式,后来张红家又把“红房子”改成正规的乡村酒店,几座小吊脚楼则设置成了家庭旅馆。“红房子”的运作模式也做了相应改进,比如把菜、肉等日用品全给客人准备在自己房间的厨房里,客人想自己煮着吃,就自己去煮着吃,不想自己煮,就到大饭厅去吃。如果客人有兴趣自己种菜,还可以划出一块地来让他们种。

  2011年中旬,张红家还清了50多万的贷款。在“红房子”的带动下,通往九峰村2公里的山路上,十几家农家乐也渐渐开始“乐”了起来。

  从2010年起,张红还请来附近的村民,在“红房子”的门前种下一大片杜鹃花,又在后山栽下一排竹子,并特地在老厨房的地下埋了十几坛她亲手酿制的野树梅酒。张红告诉我说,等明年杜鹃花开了,酒就可以喝了,山上的竹笋、野菜也可以吃了,“红房子”的生意肯定还会更好!

  六

  张红不仅是个出色的老板娘,还是一个能干的农家人。她不光请村民帮他种树、种花,还自己开地、种菜、做香肠、熏腊肉,非常善于经营自己的小日子。

  地震后不久,为了节省成本,张红开始在山上开垦荒地,并很快在“红房子”的四周种了一亩多的蔬菜。张红告诉我说,山里先天条件特别好,种菜根本不需要技术,也不需要肥料,只要挖个坑,放上种子,很快就会长出鲜嫩可口的蔬菜来。

  张红还会养猪,即便在地震期间,她也养着13头小猪和7头大肥猪。她还在院里的池子里养了不少鱼。更有意思的是,张红还养一些野生小动物。野生小动物不能随便养,必须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所以张红专门办了一个野生动物养殖证,在“红房子”背后的溪水沟里,养了灰雁、小香猪、野鸭、跑山鸡等。

  采访中,张红还把我领到“红房子”的背后,指着一棵珙桐树对我说:“一般有珙桐树的地方,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还可能会有大熊猫出没。大熊猫我没见过,但我见过黑熊,每年的八九月玉米成熟的时候,黑熊就一群群地跑下山来吃玉米,边吃边蹦跶,把玉米杆都弄倒了,游客们都说是黑熊在蹦迪。这里的野猴子也特别多。它们经常跑到厨房里翻找东西,有时看见厨师从桶里打清油,等厨师一走,就学着厨师的样子,把清油从桶里弄出来,弄得满地都是。”

  当然,张红觉得最有意义的事,还是发动九峰村的小伙子们参加护林防火队。起因是2007年发生了一起火灾,当时有个居士婆婆,没关电炉子就去大殿上早课,结果电炉下面的木板被烤燃了,熊熊大火吞噬了好大一片森林。这事对张红刺激很大,因为她所在的九峰山周围种的全是云南柏,含油量极重,见火就着,所以她觉得必须要有一支护林防火队来保护森林。于是她就发动九峰村的小伙子们,成立了一支由13人组成的护林防火队,完全是义务的,没有任何报酬。

  但是,这位震不倒、压不垮的老板娘,有一次当她作为灾后重建的先进典型代表站在台上发言时,面对从四面八方拥来的记者和上千个村民,却很不好意思地低着脑袋,久久说不出话来。最后憋得满脸通红的她,只急急巴巴地说了一句话:“我们家的‘红房子’,其实也没什么可……可说的,就是为了……为了生存,为了吃饭。”

  ……

  离开“红房子”那天,握着张红的手,我很想说点什么,又觉得有点多余。不过就在我转身下山的时候,还是留恋地回望了一眼掩映在大山中的那79栋红房子。而就在我回望的这一瞬间,我忽然意识到,“红房子”其实就是一座山,它之所以能在风雨中巍然不动,在地震中始终不跨,靠的是一种非常顽强的生命力!有了这样的生命力,人就有希望,就有盼头,就有继续活下去的理由。而张红家的“红房子”,我相信也会继续红下去,而且会一村一村、一代一代地红下去。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