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纪实 >> 正文

李朝德:寻找父辈的影子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6月13日13:50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朝德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龙海乡花木山林场,有8位普通的农村老人,他们30多年只做了一件事:在没有植树条件的石漠化土地上植树造林7400亩,带领乡亲承包植树13.6万亩,用数十年如一日的执著和汗水,绿化荒山,守护山林。他们的事迹被各新闻媒体纷纷报道及转载,感动了无数人,被赞誉为“当代愚公·陆良八老”。

  2012年4月,我第一次在花木山林场见到了陆良八老。他们中最大的87岁,最小的73岁。由于长年累月的辛劳,他们手指骨节扭曲变形,大多身体佝偻,目光却充满坚毅、淡定。站在亲手栽植的、成片的华山松下,老者们飘忽的白发与满目翠绿的青山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让人心头为之一震。回昆明后,我写下了一个短篇报告文学,在《云南日报》上发表。此文刊发后,陆良八老与世人又走近了一步,但我总觉得短短几千字实在难以言尽心中涌动的感动,似乎还有千言万语要说。恰在此时,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作协亦想把陆良八老的事迹写成一本书,让更多的人来了解陆良八老感人的事迹和高尚的情操。我便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愿为普通劳动者而歌。

  但我亦知道,这本书的写作是有难度的。事件的单一性,每位人物的平凡,循环往复几乎一成不变的生活,30多年的场景只是在植树、护林,护林、植树……这样看上去毫无“力度”的事件,以长篇幅去写,要写好谈何容易?

  好在我也是出生于滇东北腹地的农村家庭,与他们有相同的生活及文化背景,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父辈的影子,对他们的精神气质和说话方式都感到很亲切。这是一种天然神秘的联系,让我与他们之间的沟通没有任何障碍。

  起初采访,没有什么目标,上山后就是与他们闲聊,他们一再强调植树护林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他们不善言辞,但说起“那些年”却滔滔不绝,我在他们简单的言辞中捕捉父辈一代的闪光点。回昆明后,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简单的事情却感动了那么多人?得到的答案是,大多数人现在不种树了,而是都在忙“正事”。陆良八老却几十年如一日地去栽树,干一件与大家相关而与自己关系不大的事情。这样的事是大多数人不愿意做的。在吹糠见米快节奏的时代,“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似乎成了过时的古训。

  静下心来想想,不得不承认,我们当今自然生态环境的问题真是不小: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大气污染……但比环境污染更为悲凉的是,我们的“心理生态”也出现了大问题,比如信仰缺失、诚信丢失、急功近利、道德滑坡……因此,在8位老人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就绝不是种树这样简单了。他们具有我们这个时代迫切需要而又急剧丧失的东西。所以在写作中,我把自然环境生态和人内心的生态放在了重要的表现位置。

  “天地之大德曰生”,陆良八老看山护林是报酬微薄或没有报酬的,很多人不愿意干,但陆良八老坚持下来了,并且一干就是30多年,他们不仅仅为自己,更为别人,为子孙后辈留得青山绿水,他们身上流淌着至爱与大善,这种爱与善超越了地域时空。

  他们内心平和、宽厚善良。陆良八老之间,30多年朝夕相处,一个群体就像一个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们坚持的是人与人之间最为本真的信任和理解。陆良八老因为长期种树,与家庭之间有过争吵有过冲突,但一直相依相偎携手到老,他们为我们提供了爱情和婚姻坚如磐石的密码。

  这些正能量推动着我写作,我更是在父辈的影子中找到了丢失的过往。

  我将这部作品命名为《乌蒙长歌》,其中有对陆良八老源自内心的赞美,更有对世人、对社会的批评,但高唱赞歌与怒目低斥都不是写作的初衷,文字的最终都将指向一个点,那就是对生存的关注与对自身行为及道德的反思。

  看到扎根深山30余年的八老,我们体会到了信仰与奉献的意义。我并无将他们拔高的主观意念,但如果我们以更为开阔的眼界从更广、更深的角度上看,8位老人虽然普通平凡,但在他们身上,却能窥见我们民族的精神与脊梁,这样的脊梁让我们的民族挺立向前。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