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善恶消长 形意俱佳——评三拓旗剧团肢体剧《水生》(郭戚姗)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6月12日10:57 来源:北京日报 郭戚姗
    《水生》剧照 《水生》剧照

  《水生》讲述了小水鬼水生在诸多恶鬼迫害下苦求超生而不能,却通过饮酒和老渔翁结下深厚友情的精怪故事。毋庸置疑,这又是一部烙印着三拓旗剧团鲜明标记的戏剧作品。该剧延续着剧团向来秉持的那种静默、精简而深沉的艺术风格,新巧的创意和独特的思考,让这出篇幅不长的小戏成功讲述了一段有关善恶、人鬼、情义的大传奇。

  从表现方式上,《水生》仍旧坚持三拓旗剧团一贯的肢体剧形态。全剧没有一句台词,演员也都佩戴着黑色面罩及代表各自角色的面具。在没有声响、不见表情的情况下,戏剧的所有情节都要靠演员们的肢体动作来展现。然而,《水生》和一般默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动作样态是一种完全去日常化的概念性表演。演员们在戏中的行动极其夸张,带有明显的符号质感。譬如一个简单的走路,就融进了皮影和戏曲的动作和节奏元素,在肖似与不肖似之间形成了非常特殊的审美效果。而剧团这种富有个性的创作理念,也让肢体语言在《水生》中的作用被发挥到极致,每一个动作不仅充满情绪与爆发力,整体上也别具类似中国画“写意”笔法的韵味。

  此外,《水生》还对极简主义的舞美作了充分的利用。全剧不设置布景,所有的道具也都是最简单之物,但是剧作却赋予了它们颇具表现力的意义。两条红绳交叉,便是恶鬼编织的罗网;双柄绢扇舞动,即成水里遨游的鱼群。而三四盏纸灯一行排定,河岸与河水、阳界与阴间的界线俨然不可逾越。可以说,《水生》一剧舞美的简洁其实恰恰调动了观众对剧场空间的多元想象。尽管观众眼中的舞台是空荡的,但脑海里能够感知的形象却十分丰富。特别是剧中水生醉酒驱鱼一段,创作者让渔翁平躺于台上,另外两个演员则带着水鬼面具一前一后做出同步的动作,模拟水中的水生以及臆想里空中的水生之灵。原本正立的剧场空间,随着这一举动发生偏转,天空、陆地、水底三重不同的空间层以奇特的角度复合叠加,产生了犹如李白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惊艳之感。同时,《水生》的演员们虽统一服装,却并没有因此泯灭人物特征。面具上水生的苍白、恶鬼的青面獠牙、渔翁等世人草木般青黄的颜色设计,都很好地象征了角色的身份。

  不过,若论《水生》最吸引人的地方,或许还是剧作在主题上的深入探索。《水生》虽脱胎自《聊斋志异》第一卷中《王六郎》的故事,但是实际上只保留了原作中少年水鬼、渔人、饮酒等要素的外壳,剧作的主要情节和精神内核都做了大幅度的创新。相对于蒲松龄所写的那个单纯而乐观的故事,《水生》的改编中有了更多悲剧性的因子。水生因善良不忍杀害他人求得重生,却受到恶鬼肆虐的欺凌,被摘掉双眼剜去膝盖;渔翁怜悯水生所遭受的苦难,亦同样出于善意,阻止水生为解除痛苦随意杀人。这一老一少在残酷的现实下,只能通过饮酒划拳相互抚慰、暂时忘忧。而他们酒醉正酣、兴起而舞的时候,也是观众对其最为同情的一刻。天地不仁,让水生与渔翁对善良的坚守也需要无尽的挣扎。最后水生惨遭烈火焚身,渔翁不得已亲手将他人推入水中以解救水生,更是善意变为恶行的无奈哀歌。在《水生》中,善恶并行存在且相互消长,高潮段落恶鬼面具的背面居然是同水生一样善良的脸,便是这种善恶观的证明。而对于“善”在重压下将滑向“恶”的思虑,则是该剧主题上哲学性的突破。

  诚然,仅有一个小时的时长和肢体动作的模糊性,都一定程度上会对《水生》的内容表达造成些许折损,好在这并不会掩盖剧作带来的惊喜与光芒。通观全剧,静默而极致的肢体表达、精简而新颖的舞台设计、深沉而独到的思想内涵,都让《水生》堪称善恶这个大主题下,一部形意俱佳的戏剧阐释。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