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小说 >> 新闻 >> 正文

著名作家刘醒龙长篇新作《蟠虺》问世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6月11日15:53 来源:光明网
   图为著名作家刘醒龙新作《蟠虺》首发式现场 夏静 摄   图为著名作家刘醒龙新作《蟠虺》首发式现场 夏静 摄

  光明网武汉6月10日电(记者夏静 通讯员张松超)10日,著名作家刘醒龙长篇新作《蟠虺》在汉首发。此书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探讨了楚青铜文化的器物,通过亲情伦理、学术争鸣和官商蝇营等细节描述,刻画了社会转型时期知识分子对学术的追求与献身,立意深刻,是作者2011年获得茅盾文学奖后的又一重量级作品。

  “现在有些作家容易患上‘获奖综合症’,尤其是得了茅盾文学奖这样的文学大奖之后,很难再出好作品。而刘醒龙在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等殊荣之后,再次创作出高水平的长篇新作《蟠虺》,实在难能可贵。”湖北省委宣传部部长尹汉宁说:“当下文学发展的趋势有着独特的特点,虚构体文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写实体文学越来越受欢迎,《蟠虺》能够兼顾二者,就说明作者的创作水平值得肯定。”

  尹汉宁指出,《蟠虺》一书中,作者通过对青铜重器之辩悬疑故事的描述,从一个特殊的角度鞭挞了当前的收藏热和文物热之下的浮躁。现今的文学创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影视作品等快餐文化的出现,影响了人们的阅读习惯。越是如此,社会就越需要经典作品。文学创作者必须耐得住寂寞,摒弃浮躁的心理,才能创作出经典的传世之作。

  武汉市委宣传部部长李述永说:“长篇小数《蟠虺》的顺利出版,是中国文学界又一重大收获,体现了作者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浓厚的人文情怀。刘醒龙善于从生活中寻找人性的闪光点,通过描绘社会万象,雕琢人性板块,塑造出了一个个平凡之中彰显伟大的文学形象。当前全国正在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活动,本次《蟠虺》的创作发行,是武汉文学界对中国梦主题创作的主动作为。”

  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刘玉堂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评价,《蟠虺》叙事立意深刻,细致地刻画了底层知识分子为学术献身的追求,呼唤着人文精神和良知的回归。“《蟠虺》文笔宽敞凌厉,情节细腻,一具具青铜重器足以与君子匹配,展现了当代知识分子应有的精神气节,也象征着楚文化的大气与从容。”

  器与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小说《蟠虺》处处写器物的同时,也在描写人心。刘醒龙说:“形而下的物语膨胀,形而上的灵魂皈依,在青铜时代如此,在信息时代更是如此。曾侯乙尊盘的‘器’,在于它眼花缭乱、令人目眩的透空蟠虺纹饰和至今无法复制的内部构造,而它的‘道’在于其华丽高贵的气质和种种具有神秘兆意的异象。古老的青铜重器在当下的命运关系到文化安全,而在文化安全的背后,还隐藏着国家安全的极大问题。”

  新书的首发式特别选择在湖北省博物馆举行,因为作者的灵感来源就是博物馆的文物。首发式现场,刘醒龙还向博物馆志愿者赠送了新书。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