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学术看点 >> 正文

让电视文艺成为代表时代标识的文化样态(王丹彦)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6月11日09:41 来源:中国作家网 王丹彦

  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第23届电视文艺“星光奖”的评选已圆满落下帷幕。从品类多样、各有千秋的获奖作品中可以看出,近两年的优秀电视文艺作品不仅彰显了广大电视工作者在倾心倾情、精益求精、创新创优中所取得的可喜成果,而且体现出电视人始终不渝地坚守主流价值观、与时俱进地探索新鲜艺术表达、不遗余力地刷新荧屏纪录,表现了在平衡“有意义”与“有意思”、“高营养”与“高科技”的关系中满足受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不懈追求。

  当下,电视文艺创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各行各业更新加快、竞争空前激烈的大数据时代的悄然来临,面对多层面、多类型、多口味且日益增长的百姓文化需求,面对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同建构的互融、互动的文化生态新格局,电视文艺如何在应对来自多方面市场竞争的同时保持较高的文化品位和观赏品质?如何在满足受众精神愉悦的同时滋养人心?如何在汇天下之精华、吸取众媒体之长为我所用的同时,巩固电视文化的主流话语权,催生出更多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精品力作?本届“星光奖”众多作品的成功,为我们带来诸多启示:

  一、既坚守品位格调又追求形式创新,用主流价值观润泽社会大众精神家园。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电视文艺在积极抵制过度娱乐化与低俗倾向的过程中,用绚烂多姿的作品参与构建着中国文艺的绚丽景观,承载着大众期许和时代风尚,努力以丰富多彩、独具匠心的表现形式艺术地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内蕴并将其优化传播,体现出电视文艺这一极具包容性、全息性与大众性的荧屏艺术样态的时代使命担当。

  在本届获奖作品中,从在舞台上弘扬“主旋律”精神的电视晚会《领航中国——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大型文艺晚会》《为人民放歌——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到用真实影像文本建构国家形象的纪录片《中国之路》《超级工程》,从全景式扫描新时期我国文艺事业发展成就的专题片《为时代放歌》,到运用精致视听语言继承传播民族文化的电视栏目《国宝档案》,或是对党和国家重大事件及文化发展战略下的重要举措进行艺术化的歌颂和演绎,都让观众感受到方寸荧屏表达之中的主流价值观带来的心灵震撼;或是不断寻求核心价值观与大众审美的崭新契合点、切入点、融合点,注重宏大叙事与草根视角相结合,实现了“主旋律”电视文艺作品精神内涵的有效传播。而此次获得优秀栏目成就奖的《艺术人生》《回家》《天下父母》《读书》《正大综艺》等更是不断用“坚守”呵护品牌、用“创新”擦亮品牌,在保持栏目于市场竞争中一路长虹的同时,也在观众心目中树立起了文化品牌。

  实践证明,在电视文艺领域,缺乏审美愉悦的空泛说教和丧失深刻内蕴的故弄玄虚都难以成为令百姓真正需要、真心满意、真情欢迎的好作品。只有始终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始终用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艺术观为节目强基固本,始终把创新当作提升作品审美吸引力、艺术感染力与文化影响力的源动力,在创新中自觉坚守,在坚守中卓越创新,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先进文化引领,才能让更多的电视文艺创作在纷繁喧嚣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

  二、既传承文化根脉又探索时代表达,用视听审美彰显中华文脉的深厚魅力。

  近几年我国的电视文艺创作,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有意识地避免了对于民族文化的碎片化、肤浅化、主观化解读,力求让电视文艺作品既承接过往岁月又对接现实生活,既彰显历史厚度又保有现实温度,使其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具有新内蕴、新表达、新活力。在本届评奖中,不少获奖作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从各角度揭示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创造的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同时着力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致力于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电视艺术精品奉献给大众。比如,极受关注却众口难调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一如既往地力求用浸润着泥土芳香的至情至性、折射着道德力量的真情实感、彰显着文脉精神的大情大义来满足最广大观众的内心期待;以豫剧与京剧为主、汇聚全国各地不同剧种的《梨园春》栏目20年来潜心通过多种“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方式弘扬中华戏曲文化,已成为中国电视界戏曲栏目的知名品牌。电视纪录片《百年辛亥》《大鲁艺》,电视动画片《秦汉英雄传》,电视栏目《百家讲坛》以及各台、各类戏曲晚会、中秋晚会、元宵晚会等,无不以浸润着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蕴吸引不同观众群体。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电视文艺创作者不但要保护文化遗产、讲好历史故事、传播文化经典,更要在此过程中守住民族精粹,把握时代脉搏,凝聚社会人心。

  三、既用心做好“常态化节目”又努力孵化“现象级节目”,让电视文艺成为代表时代标识的文化样态。

  2011年,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指出,从2012年起要对我国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意见》对于卫视播出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2012—2013年的电视内容呈现出理性、健康、繁荣的良性发展局面,同时也有力地催生出一大批思想健康、内容积极、形式新颖的电视文艺文化节目。一时间,公益类、益智类、谈话类、选秀类、文化类、竞技类、服务类等节目栏目相继在电视荧屏形成亮点,成为营造良好社会文化氛围的重要力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两年间,广大电视文艺工作者在很大程度上努力克服对模式节目的一味照搬与盲目跟风,积极摈弃奢华炫技的不良风气,从而诞生了一批堪称“现象级”、“事件级”的电视文艺节目,在全社会引发收视热潮与广泛议论,进而成为某一时期内的全民性焦点文化事件。2012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部美食题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便风行大江南北,受到亿万国人的热烈追捧。它以美食作为窗口,不但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而且令其感知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主创者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内蕴,进而感悟中华文化的独特气质和源远流长,因而在国内热播的同时也远销欧美国家,受到了海外媒体和观众的欢迎与好评。而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则将海外引进节目模式做了成功的本土化改造,突出声乐艺术张力,尊崇歌唱才艺,并巧妙植入亲情、爱情、励志、勤勉等令人倍感温暖的“正能量”因素,因此得到相当一部分受众的真心青睐,并在社会上刮起了一股“好声音”旋风。

  “星光”照耀梦想,品质铸就辉煌。群众需要精彩的电视文艺作品,电视文艺创作更离不开亿万百姓。为了不断更好地满足广大观众的精神需要与审美吁求,电视文艺创作者不仅应精心打造“常态化”节目,更应用心打造“现象级”节目,不仅应在操作细节中力求完美,更应在整体品质方面锻造精品,让真正具有艺术感召力的节目成为引领电视文艺发展的创作标杆,让真正有社会影响力的作品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